altoph wrote:RISC V記得是指令集(硬體語言),而不是「架構」 有人總以為講中文有口吃問題,改學英文就好了....20+年前的一堆教授,喜歡亂形容RISC是一切問題的救世主,這遺毒到現在還存在
搶攻AI需求,RISC-V效能提升AI主要有三大部分,包含演算法、資料量、統計等,透過晶片製程、CPU架構的效能,做為硬體加速器,可以有效提升產品效能。目前的AI伺服器當中,RISC-V的CPU扮演加速器的角色,核心仍是由NVIDIA的GPU來運行,業內人士分析,RISC-V近年效能逐步提升之下,加上主要競爭對手Arm今年將在美國IPO,商業模式應會進行調整,甚至傳出要自製晶片,種種條件之下,都有望加速RISC-V的生態圈放大。RISC-V 因為 ARM 授權費高, 現在有廠商用. 未來還不知道 .INTEL 早年也開發過 strongARM 後來 xscale , 不過 未來INTEL 想 RISC V搶回手機市場嗎?WIKI最早由迪吉多公司開發,後來賣給英特爾。它的下一代為XScaleWIKIXscale是Marvell 公司針對嵌入式產品的核心,當初是ARM架構v5TE指令集的CPU。2006年6月,Intel將其通信及應用處理器業務出售給Marvell公司
taiwan2008 wrote:INTEL 早年也開發過 strongARM 後來 xscale , 不過 未來INTEL 想 RISC V搶回手機市場嗎? i社要重回手機市場, 比較可能的時機是:GG 工藝停滯不再前進, 不管 i社有無在工藝趕上 GG ( 沒趕上也能下單給 GG ).那時 水果 高通 SS... 設計出來的 SoC 算力 功耗都差不多, 沒有誰最突出.這時 i社要切入比較有機會.不然, 目前最新工藝永遠都被水果包了, 次一級被 高通 MTK, AMD的 x86 網羅一空.i社要能在手機有作為!? 難啊!現在, 及看得到的短暫未來, 生產工藝 排第一位重要.第二位能不能排到設計還不一定勒.i社的設計一向優秀, 為何會到目前狀況? 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