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zen4这种ppt 感觉是泄气了。
当中提到的st 提高大于15%
如果st提升普遍超过20% 她又怎么会说大于15%呢?
而amd向来爱用r23, 这个单核15% 怕不是就是来自r23 单核分数的数据
结合各种消息来看,从ces上面就一直强调全核5ghz 频率很高等等给人感觉。
zen4 io 双ccd加起来总面积270mm2 (比12900k的 202mm2要大)
根据调查我调查到这次zen4 采用的是 台积电5nm hp工艺 。也就是高频低密度工艺
这次zen4的ipc很可能是真的翻车了。ipc远远我理想中的期望=大于25%;连15%都肯定是没有
小于10% 甚至5% 倒是很可能
然而说zen4 ipc翻车,倒不如说amd本来没有要大幅提升ipc,只是粉丝强加的念想。用的5nm hp是高频低密度的
这个5nm hp的密度也就比6nm hd高一点点。
如果要大幅提高ipc每个核心就要大幅塞入更多晶体管,而选择了低密度的5nm hp 就已经打算放弃大幅度塞入更多晶体管 (为了节省成本?)又加入内显之后 3个die面积加起来还是比12900k来的大
5nm hp有高频优势,这也就解释了amd为什么一直在宣传zen4的高频。
根据过往,amd一定会强调ipc 如何 如何 ,zen1 ipc如何暴打 以前的推土机,zen2 ipc提高18% ,zen3 ipc又提高18%
ipc的提高是zen的骄傲。但这一次完全不提ipc,只强调高频。
这样我就当它有10% ipc 提升根据amd自己的15% 以上单核提升,是没有10% ipc 提升。
10% ipc 提升其实还是不如12代。
那么6核的zen4 和纯6核的alderlake amd有什么优势吗?可能就剩功耗优势
zen4 单核可以飙到5.5ghz ,看来全核5.2-5.3问题不大。 而alderlake 大核同样可以。
如果intel 出一颗 纯6核不锁频的12500k ;啊不就跟amd的 7600x 一样了吗?而且理论性能还要强一点。
==============================
抛开什么大小核不说,啊这不就回到
zen2 对 cometlake的情况?
比如 10600k vs 3600x ,10700k 对3800x
10600k比3600x 强5%,功耗高25%
10700k 强5%,功耗高25%
但是这里3800x。3600x 是先出半年,10600k,10700k是后出半年。
而zen4 打alderlake,是alderlake先出接近一年,zen4 后出。
等于相较cometlake 出来那时,intel现在额外获得了1.5年的时间优势。
如果cometlake那时 双方是时间上打平的,现在就可以说intel 已经领先1.5年。
============================
我原来的预期是单核30% ,多核35-40%
主要建立在ticktock完整发挥下 ipc 提高25%加单核频率提高5% ;多核频率依靠更高功耗提高10%;
结果amd打脸我,
选择了高频低ipc提升路线,
单核频率提高10-12%,多核频率提高20%;ipc却只有5-10%
(之前有人说我脑补 可以把我那篇文章搬出来。80%的晶体管密度提高加一次完整的架构改进 ;同功耗下的理论极限是35%。而amd只做到20%-25%,因为他们选择了只有40%的晶体管密度提高和同功耗可高出5-10%频率的工艺)

一般人都能轻易看出来的问题amd会看不出来?
amd可是猫腻高手。
每字每句每个数据都是精心琢磨过。
关于31%和46%的疑问。
amd zen4对比12900k比较的就是这张图黄色的柱状项目。
那张图显示是比12900k快46%,然而从嘴巴说出来的却是31%为什么?
猫腻就出在这里
4ghz的5950x 在这里比12900k快17%
4.8ghz 再加5-10% ipc的16核zen4 比12900k快46%
一来一回只比5950x快28%,依靠的是更高的全核频率和更高的ipc 同时更高的功耗。
5950x 跑blender这一项大概135瓦, 而5950x 跑到全核4.8ghz 在这一项功耗要爆到260瓦;要快出28% 要跑到5.15ghz, 需要功耗300-350瓦。
这样看来16核zen4 可以用170瓦左右做到。功耗成功降低了一半。(一个工艺节点加一次架构改进 使得相同性能下功耗降低一半算是合理啦 大家要求不要太高)
16核zen4可以看作是功耗超到爆的5950x。
整个分析就已经很合理,单核15-20% ,多核25-30% ,功耗增加20%。这就是zen4交出来的成绩单。
I9 12900K 297秒;7000 16C 204秒
AMD比INTEL快31%:297*0.69=204.93
換算性能,將一次Blender運算視為1000
AMD每秒能處理4.901960784
INTEL每秒能處裡3.367003367
相除獲得1.455882350
四捨五入得AMD比INTEL強約46%......
其實不用那麼複雜
INTEL秒數除以AMD秒數就知道答案了

所以很抱歉,沒人想看你腦補
連基本數學都沒學好補什麼
不要連別人用官方提供的數據算出來的值也要腦補

游戏脑力 wrote:
amd可是猫腻高手。...(恕刪)
关于31%和46%的疑问。
amd zen4对比12900k比较的就是这张图黄色的柱状项目。
那张图显示是比12900k快46%,然而从嘴巴说出来的却是31%为什么?
猫腻就出在这里
4ghz的5950x 在这里比12900k快17%
4.8ghz 再加5-10% ipc的16核zen4 比12900k快46%
一来一回只比5950x快28%,依靠的是更高的全核频率和更高的ipc 同时更高的功耗。
amd昨晚跑的那个项目
12900k 297秒, amd zen4 16核 203秒
amd 5950x 多少秒?大概是253秒。
也就是253秒提高到203秒 这样的程度。

516秒 vs 439秒
516/439= 1.175
=====
297/X=1.175
X=297/1.175=252.7
5950x 放在amd昨天跑的项目上上会是253秒。
所以
253/203=1.246
也就是相比5950X,24.6% 的提升 。
这样够清楚了吧
特定项目比12900k强多少没用。因为可以各种找自己最有利的来比。
比自己现任产品强多少才有有用。 你们要的答案 ,24.6% 我之前没有细算
非要逼我认真出手 才得到满足?
loki6865 wrote:5nm 工藝的紅利, 一部分要拿來把功耗降至更接近合理程度.
從Zen2就一直飛出24C消息...後來都證實芭辣
想也知道那個超小PCB根本塞不下...
8核心, 是一般人對 7000系列最平衡的選擇.
相比 Ryzen 5000系列, 六核心是最平衡.
7900X 如果是 16核, 已經是很高的功耗了( 不要拿i社那不顧功耗來比 ).
想要更多核, 也許等兩年後, GG 3nm 工藝時再來說吧! 畢竟是消費級.
而且, 增加算力的方式還有一些, 透過架構大改, 增加單核心的電晶體數,
更先進封裝, 增加快取...等.
7000這一把, IOD 換成 GG 6nm, 系統肯定是比較順.
忘了說: chipsets 據說也是 GG 6nm 的. 傳說有的版本有兩顆.
哈哈...不要問我, 都是"聽說的".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哪來的數據?你的圖上(恕刪)
再幫大家提醒:請大家"絕對"不要相信嘉義胖哥與游戏脑力的論點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