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12代還真的有點料,降頻後能耗比接近蘋果M1?

ya19881217 wrote:
影片重點都以R23來(恕刪)


講白了就是i皇的頻率定得太過灰燼

結果反而掩蓋了12代原本外星科技的亮點

反正i皇擺明是追上來了

我也可以繼續原本兩家平台各一的策略
那個YTLIVE我想也是個轉生幾次的帳號了
寫出那種怎麼看都很詭異的文法
跟某個在很久以前就被停權的帳號說話習慣有87%像
在背後說人壞話是很過分的行為,所以要在對方面前說 這樣才能對對方造成傷害
YT Live

轉你墓..黑爽沒? 你兩個87%像,讓人噁心的從不是產品 是人

2021-11-06 17:42
strategicweapons wrote:
看來之前遊戲腦力算的小核能耗是真的


但你要知道
大家賭爛Intel很大一部分原因
就是遊戲腦力整天在這裡唬爛
我不曉得Intel給他的好處是不是幻覺
但被他騙去買爛貨的人的損失可是千真萬確的

3年過去了終於讓他唬爛到這一次
乾脆請他改ID叫腦力預言大師好了
而聽信他的唬爛才買10代11代的人
想換買12代
請找這位橫空出世的預言大師討賠償
luelue666

我買11代,我是看礦渣價便宜就買了,正好當時用的是6代主板+7代奔騰,我最近半年要影片轉檔需要效能就買了,沒啥好後悔的。

2021-11-06 19:29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strategicweapons

結果我自己研究了 IO就30W了 15W分給16核應該是只能用待機頻率跑 可以預見會是慘絕人寰的分數( R23大概5000)

2021-11-06 23:55
peggydoggy

給樓上,裡面有女朋友拖油瓶IO晶片,應該很難。

2021-11-07 11:43
看到有人很激動,我幫AMD說個話啦
極客灣對12900K進行降頻同時
有提到使用最低能燒機過測的電壓,所以也可以說降頻同時也有降壓
而預設5950X並吃不滿預設PPT,大約僅3.7G 120W左右
配合PBO 2降壓可以達成3.9G 120W左右
確實現階段R9處理器依然相當優秀

但是~
AMD我認為最大的嘲點就是裡面的烙賽GF IO DIE
以5950X來說處理器滿附載下有高達近三十瓦來自IO DIE
待機時的耗電量IO DIE也貢獻了十幾瓦(CPU核心僅不到2W)
對比5000G系列待機耗電僅個位數來說是相當劣勢的
遊戲中IO DIE的耗電就更明顯了,基本上直接貢獻了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台積電7奈米確實強,但都被烙賽GF IO DIE拖累XD

目前大概除了ZEN 4官方有確認採用台積電5奈米核心+6奈米IO DIE
如果ZEN3+存在屬實,只疊快取我是覺得不夠
IO DIE不換,AMD能耗優勢就很難拉大(被GF IO DIE抵銷)
考量人家12900K還比較便宜,降點頻跟你比能耗也不虧,是吧?
(除非AMD價格也很具競爭力)

總之現在2+1廠商競爭,對消費者只有好處啦~
浦燒肉丸子

目前還是GF的忍忍吧...以目前的情況即便IO不變換成3D快取也是可以在耗電量差不多的情況下再進一步的提升...我覺得事情沒這麼悲觀...

2021-11-07 0:51
ロリ大大

沒有悲觀啦,只是帶有期望

2021-11-07 1:08
aasbaaae wrote:
講白了就是i皇的頻率定得太過灰燼

結果反而掩蓋了12代原本外星科技的亮點

出於行銷也好,出於偶包也好,為了讓12900K的多工可以和5950X打,強行把12900K拉離甜點,其實12代TDP和頻率的甜點應該在12600K身上。
你和我意見不一致的時候以你的爲準。我又不是林北,爲甚麽要教你?
aasbaaae

確實如此~看來又會是親友裝機菜單上的霸主了

2021-11-06 20:13
神祕幻影

多工肯定是打不過5950X的, 因為溫度飆到100度 (一樣用360水冷下)基本算非正常使用, 12900K 建議大核設在4.5~4.7G

2021-11-07 10:41
ya19881217 wrote:
1.降頻操作到4.4G 效能等同5950X默認 功耗110多W 甚至比5950X 140W低一點
2.IPC效能 12代4G=ZEN3 4.75G
3.R23下 小核8核能耗僅17.3W 單單小核成績就快追平M1處理器15W
看來是Intel的包裝問題。製程上來、架構改進,表現自然不會差到哪裡。酸民只會瞎論Wintel作弊、K版功耗如何,卻沒想到陣容齊全的12代一般版接著上市,那才有戲看。

AMD讚,幫他鼓掌;Intel強,也請保持風度。
微醺鸚鵡 wrote:
看來是Intel的包(恕刪)


對阿聰明的消費者不就是哪個強哪個CP值高就用那個嗎?何必要單替一邊說話,還是沒腦子

兩個廠商甚至於是三個廠商相爭,消費者才會得利阿,不然一間廠商獨大,我們口袋的錢錢就要不見了
ロリ大大 wrote:
看到有人很激動,我幫AMD...(恕刪)

你之前不是很关心140w下的纯8大核的性能
目前看起来r20 大概7000-7500左右 打140w的5800x还是绰绰有余
这就是你最爱说的能耗比了
======
12代实打实的硬实力进步=大核同功耗下提比起11代升幅度达到38%(比起tigerlake 提升19%);反胜对手21% (原来11代其实只不过是输对手15-16% 被吹的跟什么一样)

12代设计上的突破带来的进步=大小核搭配的成功 (之前各种担忧,大小核多核性能无非完全叠加,单核会发挥不出来等等疑问目前看起来大致上不能说完美解决也没有多大问题)
透过搭配小核的组合,12900k 10大对比8+8 额外增加15%的多核 ;12700k 9大对比8+4 额外增加8% ;12600k 7大对比6+4 额外增加11.5% 的多核效率

达到的成果就是同功耗下, intel 10大(8+8) 多核打平amd的15.5 ; 9大追平对手的11.6;7大打平对手的9

====
这个结果可以继续推算出到了笔记本上面又是发生的情况:
6+8能表现出9.5大 打对手的8大 会变成
9.5x1.21(来自相同功耗下的性能差距) vs 8 =
11.5 vs 8
能获得比对手多出44%的多核优势(不同功耗下,差距不同40w下差距应该会缩小,100w时差距会更高)
游戏脑力

就diy来讲,可以骂主板贵. 没性价比(暂时性).但就全产品线来讲,意义就不一样了.极客湾的评测很好的表现出这一点.而不是只局限于个别型号之间的对比.那种对比太肤浅

2021-11-06 19:56
ロリ大大

價格沒差我不介意,又不是買不起,但你吹成這樣都不買了,如何說服他人購買?

2021-11-06 20:33
搭配Windows 11的PC/NB,還是不行。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