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gh2251 wrote:許多 Apple M1(恕刪) PC vs Mac M1◎多種外觀及使用模式 vs 需額外裝置這是多家筆電廠的功勞 蘋果只有一家intel這項目是沾光吧◎全螢幕觸控 vs 只有觸控列全螢幕觸控要翻轉或折疊筆電或Surface Pro單面主機才會好用蘋果筆電設計就沒有折疊翻轉功能要說無法翻轉或折疊而螢幕可觸控的產品應該是Surface Laptop系列產品很多都說觸控在這種打開一定角度的筆電螢幕上 不好用螢幕觸控好像跟效能沒有絕對關係 intel這樣也能管到觸控去?◎支援外接多台4K螢幕 vs 只能接一台蘋果應該是初期架構大改 規格限縮尚未開放至標準狀態intel確實可以多台4K然後那貧弱的UHD630讓每台畫面在畫面切換或軟體過場都在卡頓xe可能改善一點◎支援外接裝置 vs 支援外接裝置這個intel講的很模糊 軟硬體湊在一起講節錄內容「PC 讓使用者隨插即用各種外接裝置 vs. Mac 非原生版的不確定性PC 與大多數主流的應用程式與外掛相容,尤其在音樂創作領域如 Abelton 和 Serato。而 M1 Mac 的使用者則須先確認目前的耳機或喜愛的應用程式是否能夠相容。」軟體是軟體開發者的功勞 能在win上用也是微軟功勞 INTEL這項也是沾光周邊硬體部分 需要驅動程式的裝置 win上多 這部分也是硬體商跟微軟的功勞 intel???intel這項目是沾光吧◎支援數百款遊戲 vs 支援遊戲有限蘋果長久在桌機筆電對遊戲這方向的設置就不太重視這跟遊戲商與微軟設置遊戲完整生態架構有關intel那萬年UHD630就不要再來沾光了◎支援絕大多數創作軟體 vs 支援創作軟體有限這部分也看不懂到底是製作軟體 還是AI 混在一起講節錄內容「內容創作效能 vs. M1 Mac使用 Topaz Labs 所推出的全新 AI 內容創作工具,搭載全新第11代 Intel Core 行動處理器可比 M1 Mac 速度快達3.5倍1 。並且當使用 Adobe Premiere Pro 的原生版本時,PC 在某些匯出功能中展現出高達1.36倍的效能優勢2。我們的測試也指出使用 Lightroom's Photo Merge HDR Panorama 工作負載時,效能優勢可高達1.62倍3。」但如果說是軟體製作這部分也是微軟系統功勞 提供容易學習的軟體創作與使用環境才會有非常多的軟體是開發制定在微軟系統上使用小至只支援單一格式轉檔這類小軟體 大至微軟系統用的伺服器軟體(不用intel改用AMD一樣可以達成 intel這項目是沾光吧)----------明明不同比較類型 卻混在一起講 實在讓人覺得りしれ供さ小----------蘋果這只是初代M1產品要酸也先等蘋果用在iMac上的產品 看是神奇還是漏氣蘋果要是漏氣 intel落井下石再酸都還來得及蘋果要是神奇 intel酸話回打臉會很痛
rexlaser wrote:現在這個實際上才是真(恕刪) 想當初P4滑鐵盧,AMD起飛,後來又跑出C2D E6300....那時候罵INTEL的全部倒戈AMD CPU至少被罵了10年不長進吧....還被戲稱是專門做簡報的...如今歷史反過來寫...不知道INTEL要被罵幾年了...消費者基本上就是看當代誰弱就罵誰....畢竟不是第一名就是最後一名Mac一直以來都是特定人士在用,跟UNIX一樣很難真正普及到一般大眾
fox.simon wrote:AMD CPU至少被罵了10年不長進吧 不過AMD該便宜的時候就便宜還算是有一定市占...初期的APU也是蠻不錯用的我印象中intel從翻車到重回領先應該是出了Q6600才拉開差距工程機械的設計在當時注重單核效能的時代又不太討好常常出現一核有難 多核圍觀的情況...M1的優勢是OS是蘋果自己的可以配合處理器的情況做優化Intel與其拿M1出來鞭 不如多注意最近自己跟AMD的差距吧微軟的surface 4680U的版本比1135G7的版本還省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