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能耗與效能不是空想亂套 筆電產品研發經理談Tigerlake-U詳細數據

各位,我已經完整的看了網上各種實機測速。
可以說對intel新u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
可以說跟我之前各種“吹”,各種跑分圖(過去1-4個月來的各種帖子跑分圖 )基本吻合
我有被打臉嗎?完全沒有耶
我在知乎上面看了很多,評價都相當好,可以感受到風向開始出現轉變。當然了還有些冥頑不靈的腦粉在那邊各種酸言酸語,但也被更多理性的人反擊。

a吹樓主果然第一時間把r15 跑分丟出來。
而且複製人家的原文專門挑不利tigerlake的部分,順帶帶幾句比較能聽到好話假裝平衡一下。人家最後的總結卻怎麼不說了。

關於顯卡部分也專挑一些小毛病放大帶風向
遊戲的實機測速部分隱藏起來。
直接放對方那句tigerlake xe遊戲相當於mx150/mx250 來引導風向,讓人誤解為mx150的實力跟apu相當,很厲害啊。結果一看實機幀數,贏renoir apu 30-40%,樓主這風向果然帶的厲害啊

還有既然都丟r15了,怎麼不順便丟r20出來?是不是優勢沒那麼大所以就不放了?
r15,40w對80w 最強體制的4900h領先1165g7(1185g7都沒出來呢)1.9倍
退到相同功耗40w對40w,不就剩下1.5-1.6倍優勢左右?而r20那邊優勢也就剩不到1.4倍,這還是體制最好的4900h,4800u大概也就不到1.35倍而已?
儘管r20相對r15沒那麼偏(r15由於運算方式,放大了amd的優勢),但還是偏a。放到現實運用
相同功耗下多核優勢剩下不到30%了。聽清楚,這裡說的是多核優勢。
也就是,硬解,壓縮,轉檔,渲染著一些。實際上嚴重懷疑硬解,轉檔 4800u同功耗下相比1165g7還有多大優勢?所以4800u 相對tigerlake 1165g7唯一優勢也就a吹們最愛嘴的渲染了。
至於其他方面...cpu,gpu,ai,續航什麼的.講到這裡,a吹自己腦補好了。

先做個預告,等搭載tigerlake 筆電真正上架那天,伴隨著網上各種媒體的實測,我在搬出我過去幾個月發關於tigerlake和內顯的帖文一一做對比和完整的總結,看看到底誰被誰打臉了
游戏脑力 wrote:

還有既然都丟r15了,怎麼不順便丟r20出來?是不是優勢沒那麼大所以就不放了?...(恕刪)


樓主附圖有R20的比較啊?

你眼鏡掉了大概??
eclair_lave wrote:

你眼鏡掉了大概??


遊戲腦力

腦力跑去玩遊戲了,無法負荷其他事情
DKS2000 wrote:
腦力跑去玩遊戲了,無法負荷其他事情


請不要攻擊廣大真·游戲玩家。
顏羽飄 wrote:
最近賺不到錢的某大陸...(恕刪)


產品研發經理火雞!?
誰呀!?
ideapad的產品線有他講得這樣!?
你信喔?
抱歉要是thinkpad產品線的大頭上媒體報導講我才信幾分
不過用膝蓋想也知道為啥要化名不敢用真名
以市場和整機成本角度來看,
intel 新武器完全弱了,目前AMD根本不急著端5nm的新菜出來,只要換代前把7nm的價格調低,感覺intel銷量還要掉一波

nvfans wrote:
你自己打自己的臉吧,...(恕刪)
eclair_lave wrote:
樓主附圖有R20的比(恕刪)

被嘴了 急忙添加上去咯 ,昨天可沒有r20
另外樓主說的那個經理總結的6點 從r15 (最i黑)的跑分來看,是不精準的
‘’總結為六項:
1.CPU單核性能創歷史新高,同時能耗比相較前代也有顯著提升;[但能耗比與對手相較無明顯優勢]
2.得益於規格的提升,核顯性能有了本質的變化,跑分不輸MX350,遊戲也可以媲美MX150/250標準版;
3.僅有4核是硬傷,對比紅方陣營沒有多核優勢;
4.對於內存類型非常敏感,使用DDR4-3200的板載SDP內存會嚴重拖累其性能;[換個內存,性能損失28%]
5.遊戲中功耗不算很低,完整性能需要散熱良好的筆記本(能解25-35W的);[四核跑滿更需42W~49W]
6.核顯驅動存在一些硬性bug,需要不斷優化提升體驗。
’‘

第一點,“但能耗比與對手相較無明顯優勢”?
從r15中可看到 tigerlake 40w和4800h 81w 時 全核頻率都是4.1,是一樣的。
所謂的能耗比沒有明顯優勢?算上ipc 就贏了15%以上。tigerlake 頻率只要到3.5左右就跟4000u 4.1g相同能效,而如果tigerlake 3.5ghz ,所需的功耗當然比4.1ghz時少很多。所以這句話,只看到頻率,沒把ipc考慮進去。

第二點,跑分不輸MX350,遊戲也可以媲美MX150/250標準版
這句話同樣容易讓人誤解好像Xe內顯跟renoir apu差不多,因為4900h 遊戲就跟mx150能打, 極限條件下可以非常接近mx250 .但認真看了一下人家放了的裡面的遊戲測試 ,Xe實機遊戲贏4900h 34% ,對方只拿了3個遊戲做對比,也強調自己測試的數量不夠多,但絕不是故意拿對Xe有利的遊戲。

3,僅有4核是硬傷。
這是經理主管觀點,
本人並不苟同,因為intel 的4核跟amd的8核在相同功耗下,實機跑多核運算真實實用軟件(這也是每次看到拿r15作為標準就搖頭)才知道差多少。我的分析裡面提到大概差30%左右,到時候看是不是這樣。
很多所謂專業評測只看了r15跑分就直接下結論,這位也是一樣,跑的還是80w對40w,他要測試的是極限性能ok,但但下定論時卻沒把超薄本上的比較是相同tdp這一點考慮進去。並不是他們的評測不厲害,不是他們的數據有誤,而是一種慣性,而我就能馬上考慮這一點把對比拉回到一個較為公平的平台上考慮。
多核差距如果只有30%,其他方面全部屌打,這在低壓u中不是屌打是什麼?

4對內存非常敏感
這點很好理解,我們都知道gpu效能越強,對內存/顯存的要求越高,以xe內顯的效能,ddr4 3200mhz左右肯定是瓶頸。反之,4900h apu 3200mhz 已接近夠用,給到lpddr4 4277mhz也不會強多少。
Nelson5 wrote:
以市場和整機成本角度(恕刪)

呵呵 張口就來
這個結論下的有夠廉價
游戏脑力 wrote:
被嘴了 急忙添加上去咯 ,昨天可沒有r20


昨天樓主初PO上我就有看到R20的圖,你可以再胡言亂語一點沒差
游戏脑力 wrote:
4對內存非常敏感
這點很好理解,我們都知道gpu效能越強,對內存/顯存的要求越高,以xe內顯的效能,ddr4 3200mhz左右肯定是瓶頸。反之,4900h apu 3200mhz 已接近夠用,給到lpddr4 4277mhz也不會強多少。


這一點依據哪來的?

XE的記憶體瓶頸根本都還沒啥媒體測試可以確認,雷諾瓦的也沒有(嚴格說有,只是也沒有詳細評測報告)

3200/3600/4266各種頻率上不可能沒有明顯差異,不然也不必支援LPDDR4 4267,評測機也上到LPDDR4 4267去
eclair_lave wrote:
昨天樓主初PO上我就(恕刪)


對方說了很多。下的那6點結論有點草率和不精準。
樓主故意專挑那六點來放大引導風向讓人誤解

知乎上網友的評價都大多都是正面的。人家提到的是核顯暴打雷諾
樓主專挑的6點誤導成跟雷諾差不多

知乎網友從r15 40w對80w的測試中考慮到各種因素後認為實際多核運用時,這差距會大幅縮小。4800u有多核優勢,但比起相對icelake,相對tigerlake已經小了很多;其他方面全方位屌打,瞬間變得不香了

第三樓放了那個遊戲中的破圖等一些小bug,卻不提對方測試中內顯部分的其他優點,繼續放大抹黑酸

帶風向的文就是這樣....

乍看之下好像我被打臉了。結果認真去一一比對,tigerlake的綜合表現跟我之前發過幾篇跑分洩漏,cpu 內顯 基本吻合。

比如我發過3dmark cpu測試中 1165g7跟4700u相同功耗下 多核跑分打平 ,單核電暈
從r15,r20這兩個知名amd御用跑分軟件的測試中倒推回去,基本也就差不多了。當然了,我們還是等上架後實機到手測試看看是不是這樣。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