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10年最佳平價升級時機,AMD Ryzen 3 3300X 5分鐘灌好Windows

傑洛米168 wrote:
我最近升級電腦,從E3(恕刪)
7nm的面積太小 熱無處散
同樣核心數用低端製程 面積大就比較有解


E3v2 的die面積大了7nm三倍不只 物理的散熱條件就好很多

牙膏目前14nm動不動也破百度 溫控比較好一說實屬無稽之談

牙膏要轉入7nm一樣要面臨這問題 面積太小 熱從何處去
ค้้้้้้้้้้้้้้้้้้้้้้้้้้้้้้้้้้้้้้้้้้้้้้้้้้้้้้้้้้้้้้้้้้้้้้้้้้้้้้้
傑洛米168 wrote:
我最近升級電腦,從E3(恕刪)

很單純是積熱問題..
尤其3300x又都通通封再一起
所以熱就積在很小一個範圍...
這時候只要達到一定水準的散熱器就夠了,往上砸到上萬也不一定能有效壓制XD
ya19881217 wrote:
7nm的面積太小 熱(恕刪)


E3-1230V2及R3-3300X的額定消耗功率都相同是65W,兩者產生的熱量應該都差不多

R3-3300X的封裝金屬殼面積比E3-1230V2還大,熱交換效率應該是3300X強上很多才對

但我使用上卻是3300X的溫度比較高,我個人的認知應該是運作時脈的差異吧

我觀察3300X跑遊戲的時脈BOOST在4.2~4.3Ghz,而E3-1230V2運作時脈只有3.3Ghz

要效能只能忽略多出來的高溫了(以上個人見解,有錯誤請高手手下留情)

以前的AMD的低價CPU也是靠拉高時脈增加效能搶市場,根本無視高溫的產生
便宜大碗,好想買一顆來玩,以前組個I7還要上來求菜單,
現在口袋喇一喇不用考慮就能買。
傑洛米168 wrote:

E3-1230V2及R3-3300X的額定消耗功率都相同是65W,兩者產生的熱量應該都差不多

R3-3300X的封裝金屬殼面積比E3-1230V2還大,熱交換效率應該是3300X強上很多才對

但我使用上卻是3300X的溫度比較高,我個人的認知應該是運作時脈的差異吧

我觀察3300X跑遊戲的時脈BOOST在4.2~4.3Ghz,而E3-1230V2運作時脈只有3.3Ghz

要效能只能忽略多出來的高溫了(以上個人見解,有錯誤請高手手下留情)

以前的AMD的低價CPU也是靠拉高時脈增加效能搶市場,根本無視高溫的產生

這跟封裝大小無關....
die的面積才是熱導的途徑
die的面積就那樣小 外面鐵蓋散熱面積做到跟足球場大也是散不了



這就足以解釋 為何一樣式65W的處理器 使用7nm會比較熱的原因...因為面積實在太小...

這個問題在牙膏22nm換到14nm時就發現這個問題了...
22nm反而比14nm涼 後來14+++++猛灌頻率又更熱了
ค้้้้้้้้้้้้้้้้้้้้้้้้้้้้้้้้้้้้้้้้้้้้้้้้้้้้้้้้้้้้้้้้้้้้้้้้้้้้้้้
想請問一般作業,上上網,文書作業,在不開冷氣的情況下,處理器溫度是幾度?
klipsch wrote:
想請問一般作業,上上...(恕刪)


3600

溫度大概50左右,用送的爛爛的中型塔散
我覺得中高度作業也可以拉

不過我的有上4.3G1.225V,然後室內溫度應該有個32吧,一般會開冷氣拉,只是之前有要用遠端桌面所以開著

我是覺得溫度不用太擔心拉WWWW
看到都覺得香
也想來升級一下了

熱還好啦
以前I的U正常用也是60幾度在跑
遊戲開下去破90也不用奇怪
江山輩有才人出,一代新人葬舊人
klipsch wrote:
想請問一般作業,上上(恕刪)


上面講完就去買一顆

冷氣定26度,x63水冷風扇設靜音,3300X原廠boost4.3GHz跟3500X 手動4.5GHz的溫度。


看到samsung 970pro 就知道,此篇是不切實際,不符平價兩字的寫照。
標題黨!買了豐田汽車,卻裝了法拉利的車輪 ,試問,台灣誰會買b450 買3300X 去配 970pro SSD?測試win10安裝時間的目的在哪? 誰每天重灌? 整篇下來一頭霧水。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