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鐵金剛 wrote:搞不好一兩年之後,一般使用者也能用組普通桌機的價格,享受X399平台的功能.... 這種感覺已經有過了當intel還在4C8T時 AMD竟然有8C16可用 多核效能差了快一倍之前模擬器多開會頓就是卡在CPU還有餘力 頻寬卻用盡的問題而B55的pcie4.0真的徹底解放3.0頻寬不足的問題再次迎來家用電腦的一大突破 讓效率大提升intel想度過這次效能比拼的絕對弱勢大致上就是跟著下放家用U膠水 以及直跳PCIE5.0即使是10nm膠水效能也還追得上AMD些許 不至於像現在被海放再除錯個兩年穩定膠水架構直跳PCIE5.0 可能用途不大 因為可能4.0都用不完頻寬了只是規格超前部署 5.0用來騙騙不懂的(照AMD簡報歷程R345用PCIE4.0 推測可能要R6R7才會上PCIE5.0了)製程要能跟上台GG 效能才有機會超車目前這幾年想跟上是不可能而五年內跟不上 大概也不用想超車AMD了AMD R系列推出起算intel在製程的硬傷下 可能往後十年期間 在效能上都無法超越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不恥下單抱著忍辱的態度 跟AMD搶單台GG最新製程要是意外包下最新製程首批 效能還可以超越AMD幾個月不過先來後到的優先順序 可能在價格一樣的情況下 台GG給AMD順位是優先的
skiiks wrote:這種感覺已經有過了當intel...(恕刪) 太深奧的東西我不懂,但以前爬文過,多少奈米製程似乎跟CPU本身架構有關,如果只是單純搶台積電7nm產能、甚至5nm產能,AMD捏爆%也搶不過INTEL 。
小龍鐵金剛 wrote:當然還有一個可能就是不恥下單抱著忍辱的態度 跟AMD搶單台GG最新製程要是意外包下最新製程首批 效能還可以超越AMD幾個月不過先來後到的優先順序 可能在價格一樣的情況下 台GG給AMD順位是優先的 對台GG的最大利益要把 AMD養大,這樣才好跟 intel講價錢和產量,把產能均分給 AMD和intel,讓兩家都變有錢,這樣才能提高 chip的價錢,就像高通、華為、蘋果,大家都在搶產能,每家都願意幫忙分擔最新製程的研發經費,也願意搶下第一批的產能
Intel 90%不可能對台GG下單CPU。從以前到現在,I家就是CPU設計跟本家製程互綁。Ryzen最大的突破不在效能,而是它的設計規劃在效能精進之餘,還將製程代工給脫鉤;給GF做,給台GG做,未來給其他人做都可以。這才是對I家而言的致命噩夢。
baby51763 wrote:R3-3100,CCD [CCX-2C4T(8MB)]+[CCX-2C4T(8MB)]R3-3300X,CCD [CCX-4C8T(16MB)](恕刪) 今天也看到這個資訊。不知道對這樣較低強度的使用情境來說,其中的效能差異感官是否察覺的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