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很可怕 wrote:我很懷疑董閒是不是1450...(恕刪) 或者很多是61398在賺外快尤其其中一家處理器商近年跟一個要翻牆的國家走很近.....回題樓主說的意思我很有感受這也是目前我還在考慮組那家的原因因為基本需求是裝置多卡使用不想降速就只能選擇TR或是i9a家最少就是24核耗電多溫度又高價格也上了一段區間沒有大量運算需求的普通應用根本不用這樣多核心組了依舊能用只是感覺很浪費i家簡單講.......依舊再擠牙膏所以心裡就有些排斥但以消費級應用面來看才是最合理的十多顆核心抑制了耗電跟發熱量相對的可以將單核心的基礎頻率再往上提昇價格也不算太貴(價格區間...我是以三萬為一崁)3950X就是一個很平衡的產品可惜pcie總線數量少不符需求又想說句老抱怨.....為何不出3955X(3950X的核心數跟頻率加上TR的pcie線數量)有這需求的使用者其實不少所以這一次i9最高階10980一到貨(聽說是10顆)馬上被搶光
Howdy Mate wrote:有想組R9 3900X(恕刪) 賢董可是CPU版上的寶貝。創造性地提出了「A牌CPU的L3快取會塞滿,兩個核心同時要資料,塞滿了就不曉得該把資料給哪個核心」的卡卡理論。同時,作為「寫程式的」專業人士,也敏銳地指出了「雲端主機絕沒有以SSH進行管理」,以及「type 2 Hypervisor」就是「開兩個虛擬機器」等常常被普羅大眾誤解的知識點。
Howdy Mate wrote:有想組R9 3900X(恕刪) 這裡爬一下文有網友說有點後悔組畢竟應用面不一樣(我猜該名網友的需求跟我雷同...)會卡卡的原因猜測是消費級塞太多核心運算夠快多工也足但是資料卡在記憶體頻寬也有人說是卡在儲存IO上我個人認為應該卡在記憶體頻寬無誤畢竟多通道可不是設計放著跑分好看用的討論串<<<
ra1xp wrote:覺得應該是假議題,畢(恕刪) 惡魔印記666 wrote:這裡爬一下文有網友說(恕刪) 感謝大大們的回覆看討論串的案例似乎都開到2x以上了基本上我的使用案例不會開到這麼多頂多 6~7 VM就頂了所以應該是沒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