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下jing的影片吧它有介紹用雙機直播的方式,就是一台遊戲機一台實況機,搭配擷取卡擷取畫面這樣實況機直播時,用I3也能跑的動,因為有硬體的擷取卡只負責直播配備就不需要太好,搞不好I3或AMD R3的CPU也能跑遊戲機就只負責打遊戲,可以把預算建構在遊戲機
桌遊?桌上型電腦遊戲?關鍵是玩什麼遊戲,LOL 那種不需要很強的CPU,但吃雞,最新的3D遊戲比如殭屍世界大戰、全境封鎖、惡靈古堡重製、熱門線上遊戲....什麼的,CPU太慢、顯卡太爛也跑不起來吧..如果遊戲本身連 FPS 30以上都跑不起來,單機在玩的時候已經 LAG 嚴重了。即便直播能力再強,直播出去的畫面,頂多同你看到的畫面。那若你是觀眾,能接受有個UP播主在那邊打著 LAG連連的遊戲嗎,自然是看不下去吧。看著都頭暈,3D遊戲幀數不足會很晃。就這個方向來說,電腦起碼要有電競機打遊戲能力,再來談直播能力。那麼古董多核洋垃圾就不用考慮了,因為玩電動不行。往最新的CPU去找吧,第三代 RYZEN 什麼的,R5以上,R7更佳。遊戲直播是電腦要有即時 1:1 H264編碼(壓片)的能力,就是壓縮1秒的畫面內容,只須要 1秒或更低。起碼1080P,退而求其次720P,不能更低了。不能壓縮1秒畫面,要2~5秒那樣子,那樣畫面肯定LAG,無法同步。然後佔用CPU使用率在20%以下,10%以下更好,因為電腦還要打遊戲,或處理畫面合成,壓縮H264不能佔用太多CPU使用率。然後畫面來講,可能不單純只是遊戲畫面,還要錄下主播對著攝像頭講話打遊戲的畫面,把兩者畫面合成起來。如果單純只是遊戲畫面+語音旁白,那除非聲音很有特色、講話幽默風趣才能吸引到人。換言之,電腦不只要打電動行,還要多工處理也給力。打電動偏重單核心速度能力,所以舊代 R7-2xxx 那種就不要考慮了,因為單核心速度沒有3代快。多工處理就是多核心,同價位下,AMD 相較 Intel 要強些。同價位,指的是價錢。撇開價錢談效能,都是耍流氓。
直播擷取卡+1三四千塊就有的東西...純硬體還沒延遲,CPU跟GPU就專心跑好遊戲!如果是桌遊直播、開箱文直播,擷取卡+攝影機都有一些套件組合,看您的需求到哪裡...而組建洋垃圾又是另一門道,除了上面幾樓說的組建風險外,此類CPU頻率都比較低,適合長時間的大量影片轉檔,或是掛模擬器等...要用來即時直播還是要靠GPU的編碼引擎才會快...
loki6865 worte:直播擷取卡+1三四千塊就有的東西...純硬體還沒延遲,CPU跟GPU就專心跑好遊戲! 只是要直播1080p就好的話用gc550即可,才4000多元,直播時還可外接麥克風旁白解說不必用到更高階的gc573再組一台AMD R3 2200G等級電腦,搭配專門做實況機用有硬體擷取盒的沒延遲性,也不需要很高效能電腦R3 2200G建構一台不到1萬遊戲機就用另一台電腦專門打遊戲,可以把重點投資在遊戲電腦再把遊戲電腦的畫面,傳送到實況機電腦透過擷取盒/卡 來直播如果兼顧剪片影像輸出需求,那至少組R7 3700或I7 9700搭32GB的RAM剪片越多核心,時脈越高,效能越好對玩3A大作也有幫助洋垃圾...能別碰就別碰,一方面沒保固,二方面效能不見得比現在電腦強多數實況主都沒在用這種設備直播反而這種雙機直播方式很多
grason00 wrote:只是要直播1080p...(恕刪) 這有人做過測試i7七代 vs R7 1700 用戰地風雲測試 再加開實況測試只開戰地風雲 i7就已經有低幀少於60的遲鈍感次數不多 1700最高幀略小於i7低幀沒小於60過加開實況 i7低幀少於60的遲鈍感次數明顯增加 1700照舊 戰地風雲與實況兩個軟體都沒問題同樣測試 在i7八代核心增加才改善核心效能分配能力不足的問題-------不過還是建議使用影像擷取卡 能大幅減少CPU所需的運算效能一台專門遊戲一台擷取卡 效能不用高 但是能穩傳實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