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廠比如 HP、AMD、聯想、華碩...等等的都有出。
例如:Opteron A Series
DIY 組裝的,目前很難買到零組件,ARM 伺服器多是賣整台的。
零組件,目前市面能買到的 主機板+ARM CPU 焊在一起的準系統機板,除了樹莓派,還有 nVIDIA 的 Tegra4、K1 之類的(價錢不便宜)。
作業系統只能是 unix-like 的,支援 ARM 的 Linux 或 BSD
Linux 有些發行版支援 ARM 架構,比如 Ubuntu。
微軟的只能在 X86架構 使用。
Android 雖也可以用,不過安卓用於伺服器用途,軟體比較少,功能不夠強大。
**************************************
其實現有的「安卓電視盒」,只要安裝適當的 APP,也可以當簡易伺服器、NAS 、BT下載機的。
PLAY商店上就有很多 server 類的APP,有單一功能的,也有大補帖整合包的。
淘汰不用的 手機、平板 也可以拿來架伺服器(提供 WEB,PHP+MySQL、FTP、samba....等功能)
電視盒比較合適,因為有多個 USB 孔,有的還 USB3 的。
手機/平板大都只有一個 USB 孔,插電線充電後,就沒多的孔可以 USB OTG 外接硬碟、RJ-45網卡等等。
利用安卓設備來當 簡易伺服器、NAS、BT下載機...等等,非常省電。
平均耗電約 2~10W(變壓器 5V2A 的,吃電最高不會超過 10W)。含外接硬碟,24小時連開一個月,電費不超過 25元。
假設ARM的性能可以逼近x86
另外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應用
現有x86架構的軟體,不要全部轉移
光企業要轉移的軟體,那些費用可能就遠遠超過ARM的硬體+電費了
Intel之前的IA64,最大的問題就是現有的軟體無法轉移上去
要微軟開發一個ARM的Windows並不是問題,之前Surface 2就已經有ARM版本的Windows了
光上面的軟體要轉移,這種超大工程企業很多都不想碰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