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眼.不一樣 wrote:
..聽你這麼一說還...(恕刪)
就我個人的記憶,我印象是到965晶片的時代,消費級才開始較多人改用Xeon的CPU,
自己是因為當時剛好在Server廠工作,所以才被強迫了解那些雙路,多路或刀鋒的等級,
至於更早以前的P4時代,除了AMD的FX系列,基本上就不常見到有人用Xeon的規格了.
當初那顆CPU的型號,我都還記得是Xeon X3210 ES
Server主機板晶片和Server版本OS都滿足,CPU的負載就會照順序輪流運算,
可見其實Server光這個差異就跟家用差很大了,家用是不會有如此平均運算分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