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兩千元晉升雙核CPU,Intel E2160 vs AMD BE-2350

感謝你的文章,了解許多,也的確多讓藍綠兩方殺紅了眼,這樣消費者將是最大受益人!!
frank41 wrote:
謝謝您的比較資訊可以...(恕刪)


其實舊的3800+就比BE-2350快,4000+當然又再快一點。

不過TDP也高了一截,看怎麼取捨囉 :D

G.F wrote:
有時我們真的得感謝藍...(恕刪)


不好意思 在講AMD 平台的第四段 :
BE-2350/2300
.....略,因為Windsor核心是原生2MB的L2快取,做成1MB快取的入門產品會讓利潤變低,Brisbane核心就改成原生1MB的L2快取了,所以BE-2350/2300則是目前最容易買到的低耗電AMD CPU。

--
為什麼Windsor核心的原生2MB L2快取改成1MB會讓利潤變低?而Brisbane核心的CPU要改成1MB L2快取? 感覺2MB的L2快取 成本比較高...,而原生2MB 的L2快取 就直接沿用不就好了嗎?~好用又超值!
金子 wrote:
不好意思 在講AMD...(恕刪)


快取是很佔die size的東西,如果2MB Cache的die為了區分產品線得打成1MB,那1MB產品的利潤就變少了,因為一片晶圓能切出來的die有限,為了降低低階產品的成本,從晶圓裡切出更多die來賣,做出原生1MB快取的核心可以很有效的減少電晶體,進而縮小die size。而且Windsor是90nm製程,Brisbane是65nm,縮小製程可以再降成本,這對低階產品特別重要。
請問 AMD BE-2350 有虛擬功能嗎?

Intel E2XXX 確定沒有
Intel E4XXX 不知道有沒有
Intel E6XXX 確定有

至於 AMD 現有的 64bit 雙核 是否全都有虛擬功能 我就不知道了
借一下圖:



雖然說比較 CPU 時脈已經不是重點了

但是這一顆的 CPU 時脈怎麼才將近 1000MHz 而已??

這顆不是 2100MHz ??

還是哪邊有設錯?


或者是, 這顆 CPU 自己把時脈除半, 剛好一個核心配約 1000MHz ....
這是簽名檔
真的寫得太棒了
打破很多人認為AMD就是便宜又大碗的迷思 , 可以給不知道選哪邊站的買家參考
Intel也有便宜大碗的選擇
不過主機板還是AMD的便宜

很擔心NVIDIA出了Intel平台的IGP~AMD+ATI就趴了


請容小弟發表一下意見.......比"CPU"的3D處理效能是否可以額外加獨立顯卡來比哪個CPU的3D效能較強
不然abit也有出 Intel 的690G板子 , 這樣比較客觀
因為小弟覺得本章的主角應該是CPU而不是主機板

再請問一下........微星G33主機板會不會像技嘉一樣對不同FSB的CPU有除頻限制
賤狗的窩 [Sheng] wrote:
借一下圖:雖然說比較...(恕刪)


呵呵!沒仔細看文喔!

…二來Cool n' Quiet啟動之後,BE-2350待機時會降到5倍頻(1GHz),比Intel EIST的6倍頻(1.2GHz)來的低…

GF大大可能要換一下圖吧!

這跟我上次不小心看到我的筆電怎麼只剩下800MHz一樣,我還以為我的筆電壞了!
被01勸敗了很多昂貴的玩具~~~~
賤狗的窩 [Sheng] wrote:
借一下圖:雖然說比較...(恕刪)


應該是有啟動CNQ(Cool'n'Quiet)技術,因此時脈會隨系統負荷變動,跟Intel的EIST技術一樣。

soasis wrote:
呵呵!沒仔細看文喔!
…二來Cool n' Quiet啟動之後,BE-2350待機時會降到5倍頻(1GHz),比Intel EIST的6倍頻(1.2GHz)來的低…


我眼殘.....

重頭看了一下有找到那段

原來是為了省電所以待機的時候就自動將頻率降低

一直維持全速應該更耗電吧....
這是簽名檔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