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w_Senior wrote:A4-3400?你信不信就算你當初用的是A8-3870K你覺得黯淡的地方一樣會很黯淡?問題是HD6000跟HD7000的差異。OK? 真的還是假的 , 是這樣的關係啊 那我要是買 amd 5350 的 apu 原屋 1790HD8400 不就可以播的比 A10-5700 還好看嗎
我也是用 A10-5700 的播放器用純軟解,畫質會比 DXVA 硬解好,細節比較清晰不過硬解對於高速動態的影片,較不會有殘影。軟解殘影較明顯。比方舉例:少女時代跳舞的影片(藍光高清)美腿快速移動時,軟解會有稍微殘影,硬解較不會但軟解細節表現較好,尤其臉部毛細孔什麼的硬解會有"美化效果" 糊掉,失去細節。多螢幕輸出也有會影響,如果同時輸出給三台螢幕(延伸桌面),顏色飽和度會有稍微下降。切回單台螢幕輸出,顏色就又豔麗多了。我只有看 AV 才會一次三台螢幕,同時看三片。看電影之類的,一次看三片沒意義,切回單螢幕輸出,顏色較豔麗。WIN鍵+P 可快速切換。CCC 的設定也有影響,預設值很糟糕,把畫質都破壞了,推薦這樣設:影像加工的,通通關掉,破壞畫質有餘尤其那個膚色更正,特坑爹僅留下邊緣銳化就好,調 5 差不多暗部看不清,可以試著調高 影像 Gamma 值,不過調太高會整個過曝,調 1.5、1.6 左右差不多。另外 WIN7、WIN8 內建有一個顏色校正的功能,那個可以也校正一下。從螢幕輸出時,顏色會較準確。*******************************純看影片,覺的買 AM1 就好了,省電,TDP 才 25W,又便宜。AMD 的顯示,是併購 ATI 來的。幾年前 ATI 和 nVIDIA 在比較畫質,網路上一致公認 ATI 的 2D 平面較為銳利。影片就 2D 的,2D 銳利適合看影片。不打電動,顯卡浪費錢,而且顯卡有風扇、噪音難控制。除非買無風扇的靜音版顯卡。CPU 換 靜音塔扇,輕鬆愜意。顯卡要換散熱器,難哦。雖說 AM1 的散熱器是特殊的,目前市面應該還沒得買塔扇。不過聽說 AM1 的散熱器風扇並不吵。可能和它 TDP 低有關係。AMD Athlon 5350 會便宜是因為它只有雙核心的,且 GPU 內顯也不強(3D加速方面)。HD 8 系列,是比 HD 7 系列,架構更先進。但 3D 繪圖速度的話,還要看 第2~3碼。比方說:HD 7750HD 7790數字都差不多,但第3碼的地方多了 4,3D 加速性能就差很多。查網路,它的命名規則:第1碼: 第幾代產品第2碼、第3碼:8和9定位是高端。6和7是中端4,5是低端产品。這邊所謂的高中低端,應該是指:3D 加速性能,也就是 3D MARK 分數。打電動看的是這部份。而影片是 2D 平面,完全用不到 3D 加速,所以高中低端都沒差,但世代(第幾代)可能有差。
論功耗其實還是有划算一點點.論體積還是有一點省空間.我也不便講這些優缺點.我只講一項.剛剛樓上某樓有提到.記憶體瓶頸.如果DDR再快一點.有發展出來.對APU系列都很吃得開.拿顯卡去比.當然差一大截.如果DDR發展跟顯卡同步.那效能還能勉強達到水平.老實說AMD APU.我也因記憶體而不看好.這樣還不如分開買.除非用到像是需要AM1那種迷你PC.否則我絕不考慮AMD APU.
fedora wrote:AMD Athlon 5350 會便宜是因為它只有雙核心的,且 GPU 內顯也不強(3D加速方面)。 糾正一點:AMD Athlon 5350 是"4"核心,便宜是因為核心時脈超低,還有3D繪圖方面...我只能說 羊毛出在羊身上,便宜真的沒好貨補充:AM1腳位除了Sempron 2650採用2核心,其餘皆為4核心。至於因為顏色而要買顯卡甚麼的...我認為還有螢幕也蠻重要的,要顏色漂亮請選IPS+高對比螢幕,顏色好的顯卡又不打遊戲...大概就是R7 240(Southern Islands架構)效能等同A10系列APU。不過不打遊戲買顯卡...浪費錢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