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迷思] 多核心有這麼好嗎?

其實能跟伺服就好 負擔低只運轉1跟2核心 其他都待機 負擔大在開起全部

雙核...有用 跟現在RAM一樣 以前1G剛剛好 現在卻沒辦法 要3G 才夠用

況且 運算 圖片類 3D類 影音類 軟體 很早之前都支源多核心運算


but 多核心 還不如 多 WAY CPU 好 頻寬還是有差別


像FSB 1066 才會把 DDR2 800?頻寬榨到極限...
能依作業狀態而調整時脈、電壓的CPU就是好C/PU

上個網、掛個驢、用不到多少負載,能降頻、關多核就很省,

如果多核還不能省電、效能、熱量兼顧,那暫時還是在繼續觀望好了...

多核還有很多值得進步的空間,看需求而定才是正確的選擇。

題外話,現在HDD比CPU還熱是怎樣?
太好了,改在01教召30天......
小弟倒是有個小小的疑問,那就是,您有幾顆腦袋幾雙手?
MacAce wrote:
小弟倒是有個小小的疑...(恕刪)


請問一下,這樣問的意義是???

感覺有些不太禮貌
今年去AMD Taiwan聽的簡報

也證實說K10 就是CPU+VGA 整合在一起

至於能不能做得出來

不知道

呵呵 英特爾已打造出80核心CPU囉

這顆CPUU每秒鐘可執行1兆次的浮點運算 即1 teraflop
執行長Paul Otellini承諾在五年內推出這款晶片

如今 英特爾研究員要把80核處理器引進PC和伺服器,仍有多項障礙尚待克服,包括如何讓晶片與記憶體連結,和如何指導軟體開發人員撰寫支援80核晶片的程式。

英特爾在晶片上採用1億個電晶體,此晶片的尺寸為275平方毫米。相形之下,英特爾 Core 2 Duo晶片採用2.91億個電晶體,晶片尺寸為143平方毫米。這款晶片以英特爾65奈米製程技術製成,但將來根據這款IC設計製造的成品或許會採用更小的電晶體,以符合成本效益。

但80核晶片的主要挑戰,是設法寫出能利用強大效能的軟體。PC軟體社群已開始致力開發支援多核心晶片的軟體程式,但伺服器軟體方面的進展稍微領先PC。微軟、蘋果和Linux社群要想讓PC軟體有效利用到80個個別核心的處理效能,還有漫長的路要走。

英特爾以特製的應用程式,在舊金山展示這款晶片的執行效能--在3.16GHz速度與0.95伏特下,執行效能可達1 teraflop,耗電量為62瓦。英特爾也為這款晶片打造了特製的主機板與散熱系統。

introduction
有個疑問,
多個 single-threaded processes 等著被執行時,
是全都交由 core 1 來運算,還是會分散給各個 core?
另,thread 該由哪個 core 運算,其政策不知是 CPU 自己決定還是由 OS 決定?
多謝釋疑...
以 M$ OS 來說,
平均分配為主, 但是可以指定給某個CPU執行

由 OS 決定,
所以 WINDOWS 與 LINUX,...... 的策略都不一樣.
cwh666 wrote:
呵呵 英特爾已打造出...(恕刪)

80 核心???
沒稿錯吧???
你會不會把8核心看成80核心???
MacAce wrote:
小弟倒是有個小小的疑問,那就是,您有幾顆腦袋幾雙手?


這樣問其實沒什麼意義, 很多computation intensive 的工作, 不太需要人來操作. 一顆腦袋一雙手, 很夠了.

如果有一天那一家公司出了四鍵盤, 或四滑鼠的個人系統, 這個問題再拿出來好了
--- int 3; // break into debugger, http://www.wretch.cc/blog/int3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