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wewe wrote:
打個比方,不是很正確...(恕刪)
哈哈...聯電數字沒有比較高~~~
如果買電腦只會看頻率看核心數
那AMD應該賣翻了
intel可能馬上推出32核
手機也有四核心效能沒雙核心快
所以比較不是那麼簡單的
電腦工程師,有問題可以找我討論
Raxel
chiyenms wrote:
沒差那麼多.
...(恕刪)
壓路機架構的一大重點,就是把每個模組內只有一個的解碼器(Decode)單元分成兩個,原因是在推土機/打樁機架構上,解碼器單元已經成為模組內兩個執行緒間競爭的資源瓶頸,畢竟它不是兩個資源獨立的核心。

小夜衣司 wrote:
而且稍微爬文了之後 大家也都說intel的效能比amd的好 到底是為什麼呢 ?!
例如 AMD FX6350 就輸四核的i5的3570
明明核心跟時脈都是AMD的好阿 = = WHY?...(恕刪)
除了整體架構設計,單元設計效率也有差別,舉例來說:
AMD打樁機之後壓路機登場, Steamroller採Radix-8除法器架構
========================================================
對比Intel的前進的步伐,AMD其實還是慢了許多,因為Intel早在酷睿時代的Penryn架構上就已經採用Radix-16除法器了,每週期指令數從原來的2條一下子提高到4條,數據延遲更低,浮點單元以及整數單元都可以從中受益。
========================================================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