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新手一問 AMD的CPU到底輸intel在哪 ?

其實如果不跑一些專業軟體或大型遊戲的話,
用起來是沒什麼差別的,
全部都原廠配置的話,
AMD輸在風扇,
真的很吵...
輸在AMD不夠潮...

套句大學教授的話。

你買電腦的CPU有多少時間是在100%跑的?


儘管如此,我還是買了V2...

因為潮。







===以下正解===

製程、架構、指令集
打個比方,不是很正確

聯電到底輸台積電在哪 ?




製程

fuwewe wrote:
打個比方,不是很正確...(恕刪)


哈哈...聯電數字沒有比較高~~~

如果買電腦只會看頻率看核心數
那AMD應該賣翻了
intel可能馬上推出32核

手機也有四核心效能沒雙核心快
所以比較不是那麼簡單的
電腦工程師,有問題可以找我討論 Raxel
題外話
買電腦看得不是製程.指令集....之流
而是....看你口袋的深度阿
口袋深度,決定你買電腦的態度

AMD VS INTEL
舉個例子
A--10個核心 = 10男優 --每個男優一次只能打一個女優
I--1個核心 = 一個葉問 --我要打10個!!


chiyenms wrote:
沒差那麼多.
...(恕刪)

壓路機架構的一大重點,就是把每個模組內只有一個的解碼器(Decode)單元分成兩個,原因是在推土機/打樁機架構上,解碼器單元已經成為模組內兩個執行緒間競爭的資源瓶頸,畢竟它不是兩個資源獨立的核心。





小夜衣司 wrote:
而且稍微爬文了之後 大家也都說intel的效能比amd的好 到底是為什麼呢 ?!

例如 AMD FX6350 就輸四核的i5的3570
明明核心跟時脈都是AMD的好阿 = = WHY?...(恕刪)

除了整體架構設計,單元設計效率也有差別,舉例來說:

AMD打樁機之後壓路機登場, Steamroller採Radix-8除法器架構

========================================================
對比Intel的前進的步伐,AMD其實還是慢了許多,因為Intel早在酷睿時代的Penryn架構上就已經採用Radix-16除法器了,每週期指令數從原來的2條一下子提高到4條,數據延遲更低,浮點單元以及整數單元都可以從中受益。
========================================================

小夜衣司 wrote:
原來AMD在搞"模組...(恕刪)


這還滿好笑的......

連兩大廠的CPU架構都沒去了解,突然聽到個單字模組(module)?

就可以恍然大悟的樣子......

真的是學習力非常強~
小夜衣司 wrote:
最近想買一台新電腦看...(恕刪)


多爬文吧 一分錢一分貨 但AMD在台灣的確是所有學生的好麻吉
沒指名道姓請千萬不要隨便的對號入座,會鬧笑話滴. 草玩了莓 :)

小夜衣司 wrote:
例如 AMD FX6350 就輸四核的i5的3570
明明核心跟時脈都是AMD的好阿 = = WHY?


怎麼說? 有數據說明嗎?
簡單來講多核心大家都有在做
而且核心數量不是越多越好~
也是要看單一核心的處理效能
以及程式支援程度(指令集)
如果核心數量很高但是單一核心的效能也只有p4等級那也只是自爽的悲劇而已
好多人都脫離了現實 還是被業代影響了思想?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