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呢? 需求到底是什麼呢?
5K 以下,
絕大多數只是單跑很多款不同需求的遊戲就攻 Intel , 因為顯卡可以不斷的換上去.
但如果是需要多核運算的就攻 AMD , 因為同價位下兩者的效能雖然相近但是實際的核心數量卻不一樣.
例如 i3 2120 與 AII x4 651
前者真實雙核後者真實四核.
但前者單核效能較強, 後者就算超了也不容易把單核差距縮小...
不過前者只有雙核, 一旦碰上指名四核的軟體, 嘿嘿, 那就不一定了.
---
如果只是玩遊戲.
基本上 Core i3 2xx0 已經打遍天下無敵手.
極少數碰上需要四核心或更多核心的遊戲才會讓 i3 在 Athlon II x4 面前吃土.
例如 GTA4 (俠盜獵車手) , MLB2K11 (美國職棒大聯盟2011) , NBA2K11 (美國職籃2011) 等指名四核心以上有更好效能表現的 "大作"
只是玩泡菜遊戲的話, Core i3 或 Athlon II x4 都能上.
但如果是轉檔, 繪多圖層什麼的...
極度強烈建議加點錢上 i5 , 然後上個 SSD , 你不會後悔的.
大家都預設的話, 位於 6k 區間的 i5 很超值.
還不用超得死去活來.
---
會說如果有必要要加這 1k 的原因很簡單.
買東西就是要一次到位.
如果預算不能一次到位, 那就要針對需求門檻下手去改低甚至砍掉
但這樣的東西買回去一定會很痛苦的想著哪天又要砍掉重練, 何苦.
多年前, 我幫人出過機子, 是自己連上的砲班班長,
他要抓 1w5 一部給他老婆上上臉書, 1w7 是另一部他要跑遊戲.
以當時的價格他又要求顯卡的級數,
所以最後前者那台只能給他 CDC E3 ,
後者只能照他多核要求給他 AII x4
沒想到回去之後跟我說效能不夠...
雖然比原來的散步龍要快, 但卻還不夠...
原來他要跑的東西居然不光只是吃顯卡的遊戲還有其他應用. 這下告非心了.
幸好自己另一個小砲的砲班士官長跟那家店很熟(因為老主顧), 在轉介下加錢重組
1w5 加到 1w7 改 PDC E6
1w7 的那隻最後不知道我那小砲的士官長怎麼跟那砲班班長講的
加一加跳上去之後居然變身成 i5 750 ...
然後隔沒幾天就回來說那效能有夠讚...

有的時候, 如果價格是死的, 那就要讓自己的需求適應價格.
如果需求很重要, 那當下只好再加點預算了.
不要買那種省點小錢卻因此達不到自己需求的東西.
到頭來還是會想要把他換掉的, 結果一樣是在浪費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