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oIIoO wrote:請問全美達的CPU ...(恕刪) 我不知道你是不是在質問我。但我還是可以給你連結看看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5%A8%E7%BE%8E%E9%81%94不管怎麼去定義他啦,他都還是運用在X86的市場上面。
OoIIoO wrote:因為當年有用過,所以記得它似乎不是x86 架構的.不過它可以透過轉換去跑x86 指令....那是很久以前的事囉,有錯請指教....(恕刪) 好像是因為專利的問題...所以才經過轉換...所以嚴格說來...不算是x86 CPU..最後TSMC也看好他...幫它生產CPU...可惜CPU效能太差沒起來...
Crusoe..與Intel Itanium一樣都是屬於使用VLIW架構的處理器,就指令集架構精神而言.應該是屬於RISC陣營.與x86的CISC架構並不相同.所以是無法運行的.而全美達當初的做法是撰寫一套軟體指令編譯器.當執行x86指令集時.轉譯程式就會動態編譯指令.達到兼容x86的目標.這樣的做法利於硬體設計的簡化.讓處理器功耗得以降低只是必須犧牲部分的效能在指令的轉譯上..而這產品最後雖然只是個失敗之作..但是它的確讓intel與amd這兩個大頭開始對低功耗的處理器產品認真研發..
cupidchen wrote:Crusoe..與I...(恕刪) OK,那我也大方的承認我認知有錯誤。我以為在X86市場上面販售的都是X86架構的CPU。所以這是錯誤的。但這聽起來也令人感到失望。原來想要在X86的市場上注入活水,必須要從別的架構下手?而且看起來多半都是砲灰的角色。
cpu 分 cisc risc是早期的 ..如 當年 idt winchip 針對windows os常使用指另, 使用 HARDWARE 解比較少使用的 改 rom DEOCODE ..但現在 amd intel cpu 應該都是 risc + cisc 方式 ,只是變 super pipeline + super scaler ..2 個 一起跑unit 就算 super scaler .比較意外的是 atom 改為使用 in order 方式 google 查到 .
最近 ARTiGO A1200 迷你主機 其三圍尺寸只有 24.3cm x 12.4cm x 3.0cm ,非常小巧使得你很輕易就可以找到它的容身之處。ARTiGO A1200 採用了 VIA 自家的雙核 1GHz Eden X2 處理器X86 CPU 和 atom 或 amd apu 比差多少?Vortex-86DX ProcessorVIA Eden X2RDC-100HV=> youtube RDC-100HV 跑步機電子錶不知道和 atom 或 amd apu or geode 比差多少?
andy2000a wrote:不知道 1GHZ 台灣做cpu 會不會比 Intel 1.6G atom 快 ?atom 800MHZ 是很慢的 .但是比較省電 . 你想太多了台灣 (VIA) 作的 CPU, 1.6GHz 都不見得有 Atom 降到 1Ghz 快然後耗電量也比 Atom 高
早到 有用 rdc x86 cpuSitecom WL-153 用 RDC-R3211-G圖片國外 找到Asus RT-N11x86 compatible CPU RDC-3211: AMRISC 20010 R3211GCL3A 0813-D-LQ 8US-D3APA.1removable Mini PCI card with soldered antennas: RT2760T GW68750E0 0806ST and RT2720L and RT9179A It's only 1T2R16mbit (2MB) flash memory: EON 29LV160AB-70TCP H21110A 0802TSC64mbit (8MB) of ram: Etrontech EM638165TS-6G10/100 swithch: IC IP175C LF 0811C13 FPU1274.1M-TEK h50601drg 0738Uvortex86 是 bt plug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