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資料統計]APU!?我們等待了多久?

a750828 wrote:
不過個人還是關心Bu...(恕刪)


偶也很關心這個

不過.....好久阿.....

期待今年8月AMD對bulldozer架構進一步的解說

a750828 wrote:
不過個人還是關心Bu...(恕刪)


I'm sorry.我先道歉。我腹黑看到都是悲觀的。
除非效能有爆炸性的成長啦。
要不然用PII下去當核心基礎的玩意。
怎麼把每瓦效能提高?
你懂我意思喔。
假設現在是1000/200每瓦效能超低的5而已。
除數不變(基礎還是一樣)那被除數沒大幅度增加的話。怎麼能拿下那樣的稱號?
效能要成長10倍吧?10000/200,就是50了

------------------------------------------------------------------------------------------
還有喔,這離題太遠了啦,我開樓是要資料統計。
別害我被鎖樓啦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蛙鳴之地 wrote:
I'm sorry....(恕刪)


應該不會拉...

推土機照目前的進度應該還要三個月的時間才會出現...
樓主大大果然是AMD打手~


有那麼討厭AMD嗎?


看你每次發文都在炮AMD


CPU也不能只有INTEL~


誰也不想看到他獨佔整個CPU市場~
其實蛙大說的也不算錯,AMD本來就delay太久了...

但是今年下半年開始,從NB這邊看到的結果讓人驚訝,
一堆以前從來沒用過A家的OEM都開始採用APU的架構出筆電,
老實說這會對Intel造成小小小小小的影響
真要下結論的話,我覺得那12億和解金不止是讓AMD開始賺錢,也讓OEM開始放手讓A家來試試看
有些投顧開始喊A的市佔要到3成,從目前各家導入的狀況來看...好戲在後頭

看遠一點,未來PC市場GFX的重要性會越來越大
SNB的GFX可以衝到1.3Ghz硬幹,但是架構上還是差N+A很多,
GPU裡面的design已經不會輸CPU,很多眉眉角角的東西要考慮....
把時間推回到2006,AMD/ATi的merge真的是非常聰明的一步,說是將軍抽車的險棋也不為過

但說實話,明年的確是Intel非常關鍵的一年,問題不在A or N
而是面對ARM的挑戰,必須要在4~6Q的時間內開始趕上
否則手機這塊,永遠只有流口水的份

ycweng wrote:
不是封裝在一起,是G...(恕刪)


我覺得yc大真的是說到重點了...事實上.這也是當我首次聽聞這個amd引以為傲..並視其為反攻市佔的終級兵器-FUSION APU這項產品的ROADMAP後,我心裏浮現同樣的疑問..毫無疑問的.無論是從任何面向來看,SoC的確是這個產業必然的趨向.這也代表CPU與GPU終將成為一家..所以..FUSION無疑是正確市場發展策略..而AMD難得的在GPU上的技術及專業,擁有優於對手的競爭優勢,所以.在產品發展上.強調擁有較高3D性能的顯示處理器似乎也是非常合乎邏輯的..況且..即使不論3D效能.INTEL在顯示驅動方面的紀錄也是讓人不敢恭維...所以..不只是AMD這樣認為..我想多數的愛用者..也期待著APU能給對手迎頭重擊..只是..這樣的思考邏輯似乎有盲點..而且這個盲點才是真正主宰成敗的因素...這樣說好了..從SNB及FUSION可以看出其實兩家廠商都清楚的知道未來的產品走向..然而..何以會有這樣的趨勢..除了製程的精進外..我想市場成本導向是最重要的因素..對多數消費者而言.永遠不變的消費取向那就是"俗又大碗"..最顯而易見的莫如從早期電腦機殼內滿滿的外接裝置到現在幾乎一張主板搞定一切的比較中.就能充分了解..看到這裡一定有許多人心中暗罵"廢話..這些連白痴都知道.而且FUSION不就是這樣的產品嗎..有何疑問"..我想心理會這麼想的人.平常必定是PC GAMER.因為只有將顯示卡功能自動的等於遊戲效能表現的玩家..才會真正覺得物超所值..
這樣的邏輯建立在假設雙方位階相同且定價相近的產品..可以得到更佳的3D效能...但別忘了雖然整合在一起..這項產品名稱仍是中央處理器.產品附加功能的差異.是否會成為主導消費者選擇的因素關鍵仍在於產品主要功能的效能表現是否相當..還有附加功能對消費者來說是否造成使用上的重大差異..說的更清楚些..對APU來說.鎖定最大的消費族群來自於PC GAMER.但看這些年遊戲產業的變化..任何人都無法否認PC GAME有如日暮西山..這樣的族群勢必越來越少..即便有死硬派的PC GAMER(例如..小弟本人)..但這些人會死守PC GAME的絕大因素來自於對更驚人的遊戲特效更逼真的遊戲畫面..這卻是APU所無法企及的層次...老實說..我覺得產品定位真是有點尷尬..或許有些人會說..錯了..沒落的只是單機的PC GAME.而OLG仍然擁有廣大市場.沒錯..但一般OLG為了不讓玩家在設備因素上而造成須負擔額外的採購成本的考量下,對於遊戲的基本配備需求通常都是設定在5-10年前的產品規格..這樣才能更容易讓新玩家加入..而OLG是否得以得到熱烈迴響的關鍵因素正是玩家的多寡..對這些人來說..GPU是否能支援DX11根本不重要..因為根本不需要..而OLG事實上比單機GAME對處理器性能的要求來的更高..這也是不爭的事實.玩家會如何考量其實一想而知..沒錯..我真正想說的是..雖然3D效能的確是APU一個絕佳的賣點..但處理器部分的效能表現卻仍沒長進..個人來說..我並不看好這項產品的未來發展..或者應該說..我並不期望他能為AMD帶來任何契機..這樣的看法.或許會被某些人認為我是某某FAN..只是故意想唱衰AMD混淆大眾視聽..只是是否一件好的商品.真的是讓人唱一唱就會變衰.這值得大家好好深思一下..

轉眼又要2011年了..就目前來說雖然.市面上放風聲的多卻仍舊見不到實際開賣的商品上架,我想APU的續集應該
在明年才能正式上演..原定在2011才會出場的SNB卻在2010年底翩然上市..而且相對支應的晶片組.各大主板廠也都相繼推出全系列產品以搶攻市場..AMD卻仍讓大家再一次的繼續期待..讓我不禁的聯想到某政黨的響亮的競選口號..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蛙鳴之地 wrote:
剛剛看了友站一篇很有...(恕刪)


可以補一下NV,
有了Tegra2,估計在2011年可以在平板/PDA手機中拿下一定的市場佔有率,
這應該也是APU和SNB推出後,NV被侵蝕低階市場後的另一出路。
連微軟都要出支援ARM架構的WINDOWS系統(雖說還要幾年,但我覺得拿WP7直接改一改應該就能用了),
代表NV這步棋下得很好。

至於AMD在CPU上的發展,可預見的是和INTEL的差距會漸漸拉遠,
以AMD自己發布的資料來看,AMD強調"模塊"效能,另一方面也表示單線程的效能並不是強項,
推土機相對於龍二哥效能的增加幅度並不很大,如果高階能和SNB對到就算是成功,
何況到時後推土機上了,Ivy Bridge也快上了,又變成追趕的局面,
INTEL的研發能量,對製程的掌控,各方面的支援,雄厚的資本,這差距都不是AMD追得上的。

所幸在軟體沒有突破性躍進及雲端技術的普及下,多數使用者對運算能力的需求並不高,
AMD在中階以下市場還是能吃的到不少份額,而且強調CP值的老招式還是能繼續用。

只從3D效能來看APU的影響可能看小了APU本身要達到的目的,
整合DX11的APU優勢,效能上一定可以展現出來,不單單只是轉檔而已,
而是如流覽器甚至OFFICE等一般使用者會用的軟體都會支援硬體加速,
這一定會越來越普及,這是趨勢。

在和INTEL和解後,
許多OEM廠(尤其是筆電廠商)用AMD的產品越來越多,
但對於AMD能提升多少市占率,我覺得成長一定有,但要大成長,難,
以目前20:80來看,在2011年能追到25:75就算大成功了,
別忘了AMD的老毛病就是產能不足或是下給台積電的單不夠積極。
cupidchen wrote:
我覺得yc大真的是說...(恕刪)


支持你的言論+1 (你打了多久阿)
APU只能對筆電市場產生一定的影響,對桌電而言影響不大
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桌電是"高效能"取向,不是平板電腦省電輕薄能用就好
未來桌機的市占也會下降吧,台灣有很好的桌機市場發展潛力
只是因為台灣太多人的觀念都停在"能用就好"
不需要高效能
不了解桌機的優勢
不想花3、5萬去買電腦,寧可把這筆錢拿去買唉鳳、ipad

能同時兼顧電影、電視、、動畫、漫畫、遊戲、小說、音樂、聊天、買賣、知識搜尋這麼多功能的
就只有桌機而已,真的是投資報酬率很高的東西,為什麼就是不懂呢

約翰約翰 wrote:
可以補一下NV,有了...(恕刪)


而且intel能進攻的範圍太大太廣了,AMD只能固守PC伺服器、桌機、筆電市場而已

光這點就不足以挑戰intel

感覺上就只是為了不讓intel中反托拉斯而存在的一間公司


PhysX wrote:
支持你的言論+1 (...(恕刪)


因為坐在桌機前=宅

用筆電/IPAD....=潮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