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ID:win2003 我的POWER晶片故事:1997年,天才西洋棋王 Kasparov 輸給 IBM 深藍電腦,大家還記憶猶新!同年,美國太空總署採用 POWER 處理器執行火星探測計畫。十年間,深藍的 POWER 處理器更深入人類日常生活,不僅廣泛的運用在氣象預測、金融交易、生化科技、製造業ERP流程等領域,甚至當紅電玩遊戲 Wii 都以 POWER 處理器作為運算的核心!
2007年,新一代晶片 POWER6 現身,超越業界的 4.7GHz 時脈,不但將為企業創造效率優勢;內建的虛擬化移動技術,能在不中斷業務運作的情況下隨需調配運算資源;此外獨家的節能科技,更能以相同用電量達成兩倍效能,為企業開創下一段高效能的新紀元。1980 IBM 發佈第一台RISC架構的原型機,成為 POWER 架構的前身。
紀事: 1990 IBM 推出 RS/6000,該系統後來改名為 POWER,意為增強 RISC 性能優化(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With Enhanced RISC)。 1993 IBM 推出可升級的 POWER 並行系統,首次應用多處理器技術,並深受全球各國科學研究中心重用。 1997 PowerPC 微處理器經改良後植入火星登陸車的電腦系統中,執行火星探測計劃。 1998 超級電腦”藍色太平洋”問世,每秒運算速度可達 3.9億萬次。 1999 超級電腦”藍色基因”速度超過 1 Peta FLOP,比當時最快的超級電腦高出 500倍,被生化科技產業用來模擬複雜蛋白質的折疊。 2001 IBM 推出當時世界上效能最優異的 POWER4 UNIX 伺服器”Regatta”。 2003 IBM 和 Apple 聯手推出世界上最快的個人電腦 Power Mac G5。同年推出首款採用 POWER 技術的刀鋒伺服器 BladeCenter JS20。 2004 IBM 突破製程瓶頸,首次結合 SOI(絕緣矽)、應變矽和銅製程三種技術工藝,在 TPC-C 基準測試中突破每分鐘 300萬次的處理極限,刷世界紀錄。 2005 IBM 於 10月甫推出 POWER5 增強版,打破 15項計算領域的世界紀錄。截至 2006年 POWER5 已贏得超過 70 項世界紀錄。 2007 五月,POWER6以4.7GHz 超極速震撼上市,開創效能新紀元。 十年深藍,創造全新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