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SB750的RAID0 效能=笑能 請問有無解決方式?

G-PLUS wrote:
南橋一向是AMD的致命傷,
AMD Fans只好選擇沉默以對。


不,絕對不是這個理由,G+大大你太客氣了,沒直接點出問題點。
這才是A飯的觀點:
『AMD的內顯超強,Intel那個什麼笑能,啥?南橋是啥?那能吃嗎?穩定性是啥?那能吃嗎?相容性是啥?那能吃嗎?』
忘了上次是那一個大大點了一下G31還在用ICH7這顆老南橋,很差。780G內顯超強,CP超高。
我也只不過是打了一個SB600的歷史跟沿革,外加google歷代的討論連結。
啞口了。ich7太老?SB600也不年輕,可謂先天不足,後天失調。

再來點一個,這個也亂搞笑得。
780G跟785G的IGD(內顯)誰強?
有人這樣回:
----------------------
780G是HD3200
785G是HD4200
你說呢?
----------------------
編號多一千就強很多?
但我未曾聽公司的CT驚嘆過,稍稍問了一下他們還說測賽山豬的時候根本就沒差異。
跟專責amd的同事借了datasheet來看。
780跟785的差距微乎其微,叫780+還差不多。(不過5也算+標示了,也罷,要真的有突破性的進步,早就命名800系列了)
HD4200跟HD3200也是一樣的東西。只差一個DX10.1的support.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大大言之有理,主機板廠商現在都在猛攻開核的話題,一堆人看到開核就JIZZ了,其他有的沒的問題都不管了。

有些東西就是這樣,一昧追求CP值,PC開放性的架構最重視的「廣泛相容性」就直接被犧牲了...

蛙鳴之地 wrote:
不,絕對不是這個理由...(恕刪)
老實說我不是來解決問題的
所以一開始我也不大想要發言
但是看到開砲的似乎也沒有要幫忙解決問題的意思
所以原有的一點罪惡感也消失了

所以 就來看我放炮吧
===============================================================
首先 要放炮就要做功課
785G只加入DX10.1?
這種說法我初次聽聞
還請多去看看新聞(老實說也不新了 姑且稱之為舊聞好了)

假設閣下覺得稱呼不合你的意
想必閣下也一定不能接受N牌的改名策略
那我很有興趣閣下的顯卡是哪個牌子的
就我個人推測 想必只有I牌的顯卡才能滿足閣下的需求
不知這個推理是否正確?
===============================================================
至於下面那位的話
我對閣下強調[相容性]的想法深表贊同
可否舉出一些具有[相容性]的產品
以及一些不具有或是極端欠缺[相容性]的產品
來供大家參考參考

敝人實在很怕自己的電腦在不知不覺間已成孤兒
雖然能裝Windows 能玩遊戲 能辦公
但其實根本就不具有相容性
這件事實在太讓我震驚 太讓我害怕了
DeepVoice wrote:
首先 要放炮就要做功課

首先呢?要放砲就要先看清楚文。此外,01可以引言。
可以很方便的挑出你要砲的對象。

DeepVoice wrote:
785G只加入DX10.1?
這種說法我初次聽聞


首砲第一篇我是這樣說的喔:

蛙鳴之地 wrote:
780跟785的差距微乎其微,叫780+還差不多


蛙鳴之地 wrote:
HD4200跟HD3200也是一樣的東西。只差一個DX10.1的support.

兩個組合起來,變成你那句倒也是合情合理。
您到再說說看有啥不太一樣?
說真的。差異比G31跟G41比較還少,你同意嗎?
基本上就是P43/P45那樣的差異而已。
HD4200跟HD3200只差DX10.1的說法的話,
Google查找的到,還蠻好找的,因為蠻多人都點出來了。

DeepVoice wrote:
假設閣下覺得稱呼不合你的意
想必閣下也一定不能接受N牌的改名策略

在商言商的話,我蠻能接受NV的策略的。
在開發的角色話,我會覺得NV真他媽的混。搞啥。

DeepVoice wrote:
那我很有興趣閣下的顯卡是哪個牌子的

目前是ATI的5000系列。
工程樣版在顯卡部門那裡把玩。
我很感興趣是到產品正式發售的時候還會有多少條bug尚待解決。
這可是各指標哩。現在是越來越少了。表示Firmware跟Driver與application的橋接性越來越好了。

DeepVoice wrote:
就我個人推測 想必只有I牌的顯卡才能滿足閣下的需求
不知這個推理是否正確?

現在上網跟你聊天這台的確是intel的顯卡。
沒輒,NB有External的又貴又大又燙。只有內建Graphice的GM系列晶片組的NB
夠便宜,又小,Thermal solution夠佳。
旁邊待著的產品端,則是跟助理借了8400GS跟4830再做對照。沒輒,產品搭配某張卡出了點狀況。
需要沒狀況的來對照register看看能不能解決。
我自身申請的常備卡是4670,刻意挑HIS前端TAE/FAE傳回來最多案例是這牌的。
HDD是Samsung的,沒聽過吧。Mem則是故意買Corsair
家用就一張旌宇9600GSO.去年年底買來準備玩WOW WTOKL。
那時候有多餘的Segate 500G,兩條Kingstone 1G,外加E84可以借。
現在東西還了。自己掏腰包買了E52 兩條創見 2G 最便宜那個啥麼牌。很像hitachi的牌子,250G一顆。
打WTOKL跟CSO都很順。也沒啥要求了。

所以,基本上我的需求要三家卡都有才能滿足。
我用NB工作,要intel
我打電玩,要NV
我還要複製問題,要ATI(有時候還要搬老S3跟M牌出來,還好現在都還買得到而且不貴)
還好我吃這行飯,要不然什麼都自己買就只能吃泡麵了。



居然忘了01要當流量大的營利網站,而不是專業網站,我還囉唆雞婆個雕~一起喊無腦萬萬歲就行了呀,多省事。
南橋相容性跟穩定性, 甚至於效率的部份
我也不想多講啥
那只是口水戰而已

對解決問題沒幫助.

想要事實就自己上 google 自己爬.

----

經十樓的老兄一講我才想到

7200.11 跟 7200.12 的單碟可能不同, 運作的演算法也會有些微差距

基本上建 Raid0 是建議拿兩隻同型號的傢伙來.

不過他的圖現在看起來不像是這麼單純的單碟大小不同的問題
因為碟不同, 較小的那個就會三不五時跑進速度較慢的內圈
那樣的話圖會有比較明顯的 ...

高點 ---低下去--- 到低點 -突然爬高至高點 ---低下去--- 到低點 - 突然爬到高點 ---低下去 ...

這幾張測試目前都沒看到這個現象
所以問題是出在硬碟以外的地方了.

---

我這人向來從不把超頻當正道
開核在我眼中自然也是邪道了

廠商不保證能正常運作的情況, 保固外的範圍
我都不會去越界操作並把它當理所當然

所以, 要是在保證範圍內出問題
我一定會要求廠商要有應盡的責任處理.

電腦是拿來用的, 而且是穩穩的用
為了追求一時的效能, 換來漫長的檢修
這種事情我年輕時已經玩過了

人的生命與時間都很有限
我絕不會想再來玩一次


----

結果到底有哪位先進知道問題跟解決方法在哪嗎...
google 了一下還真找不到什麼中文頁面在講這個
偏偏英文我又看無.


這篇我想了很久要怎麼回

我想每個人只會注意自己有興趣的地方
假設單以遊戲玩家的角度來看
確實780G和785G只有差在DX10.1和SM4.1
除非玩的是像H.A.W.X這種遊戲(基本上A FANS必備....我是沒在玩....也沒在裝)
不然我想任何有看過新聞的人(現在來說是舊舊聞了)
都不會期待兩者在其他遊戲或評效程式上有任何差距

但若以一個會看影片的人
我想UVD從1升級到2所額外提供的
1.雙硬解
2.HDMI1.3
3.DVD升頻
4.其餘雜項
基本上是可以當作一個功能上的提升
當然 其實裡面每一項都可以提反論
好比說雙硬解若兩個影片碼率都很高時會頓
亦或是DVD升頻可以直接ffdshow或avisynth硬幹
但 總還算是個功能吧
=================================================================
Intel內顯方面請恕我對其產品線不熟
買amd系列內顯單純植基於其較強的銳化效果
基本上排除就算925也跑不動的LSF mod或See Saw(換燈片應該不叫跑的動)
目前來看應該是打趴ffdshow + avisynth的組合
也因此沒有在關注其他廠商的商品
對您所舉的例子恐怕也沒法做一個比較好的評論
只是單純被
[780跟785的差距微乎其微,叫780+還差不多]
[HD4200跟HD3200也是一樣的東西。只差一個DX10.1的support.]
這兩句拐進來的
P.S.這邊講的較強的銳化效果是指銳化影片時仍能儘量不出現光暈和色塊
...

經過了那麼多天, 還是沒人針對重點回答.

盡講一些不著邊際的話來跳過.

以為跳過, 無視, 不回答, AMD 的問題就會自動消失啊?

那求救的樓主情何以堪?

現在起, 我要改打 嘲諷 牌.

---

嘲笑目標 : 那些狂推 AMD C/P 值很高的鄉民眾

嘲諷目的 : 使那些說 AMD C/P 值好高的鄉民出來回答如何解決 Raid 問題

目的成功判定 : AMD C/P 鄉民出來完善解決了 Raid 問題, AMD 果然好貨.

目的失敗判定 : 還是沒有 AMD C/P 鄉民出來提供討論解決方案, AMD 果然爛貨. (這夠嗆吧?)

---

適逢 晚 -> 大夜 -> 晚 的代班日.
時間有比較多一點... (雖然必需用來睡以調整時差)

首先我下了幾組關鍵字來找尋 AMD 的南橋 RAID 問題:

一出來就是 01 自己的文章
我想我該把它加入我的最愛.
看得我都不敢把 AMD 列入採購考量.


最後更新.. 我的RAID 5 無故損壞卻不會重建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1142701&p=1

其實上頭這一串有很多可能的原因及外國討論
可以用心看一看.

也許有你要的.

另外,

MSI 790GX-M的 RAID問題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853435&last=9195381

雖然沒點到重點但也搔到癢處就是了.

---

另外也挖到與主題不是很相關但有趣又實用的文.

[軟體] ADOBE PHOTOSHOP CS3 With AMD RAID 0
http://bbs.q-lady.com/redirect.php?tid=138&goto=lastpost

终于搞掂了AdobeCS3套装在amd raid下的问题了...... (對岸的)
http://www.gznf.net/forum/viewthread.php?tid=49203&highlight=

---

挖 AMD 的同時也挖到了 Intel :

Intel新一代伺服器處理器Woodcrest也有RAID問題 遭政府部門棄用
http://www.coolaler.com/archive/index.php/t-130704.html

不過人家 Intel 是一下子就把 Bug 修正了 (遠目)

同時, 看來 AMD 的 Raid 在伺服器端那邊是沒啥問題的?

也就是說 AMD 其實採購上最好的方案出現在伺服器而不是個人 PC?

AMD ... 你好自為之.

---

RAID 那是啥? 能吃嗎?
我個人立場從來就是無視 Raid 機能了
有 AHCI 就好
只要是需要動到硬碟 MBR 及磁區架構
又需要特定晶片搭配以驅動整個硬碟的方案
在有更好的解決配套措施出來以前.
若工作的公司需要, 那我可能會用
但我的個人 PC 都不會考慮

硬碟的工作就是安全存放資料
沒有以上, 當然也沒有以下.


http://www.tomshardware.com/reviews/ich10r-sb750-780a,2374-13.html

雖然不確定,但敝人看到這有趣的東西.......
似乎750本就如此,但更好玩的是在ATI南橋後面還有人墊底(是誰可以猜猜?)
其實我猜Intel的RAID已經是硬體式了,但硬體式不包含RAID 5
所以他才會繼續生產不含RAID型號的南橋(純只是猜測.......)




http://itbbs.pconline.com.cn/diy/9828758.html
(......很抱歉,簡體中文注意QAQ)

另外,在對岸網站有人反應一件相當神奇的事情
有人BIOS全預設連時間都沒改只調RAID,結果RAID竟然奇蹟般的正常了
如果真是軟體式的話......兩個BIOS之間寫不好所以打架?!(汗
咦~這是什麼?能吃嗎OuO!!!
BABUR wrote:
不好意思再多問一點
一組硬碟可以一個RAID0 一個RAID1嗎?
可以使用Write back或卷冊回寫式快取嗎?...(恕刪)


一組硬碟可以一個RAID0一個RAID1 -> 這個可以 由軟體模擬

至於你第二個問題,AMD的應用軟體叫做RAIDXpert,裡面有備份、遠端控制、切分割..等等。

有機會玩玩看就知道了,我有測試過一組硬碟RAID0+RAID1 OK的。
mohicanww wrote:
各位別這樣啊...雖...(恕刪)


您好,關於您說11代和12代梭魚影響效能,這個我懂。
但這兩顆效能大概差10MB/S左右。

且我有提到,同樣硬碟在技嘉SB710板子上跑RAID0,可以跑到200MB/S穩定。
所以硬碟問題影響到是還好。

其實我安慰我自己,好像類似自動降低效能省能源之類的。
不然為啥系統越用測試越跑越快,真的是看到鬼XD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