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7750 跟E6300來說
當然是E6300(45奈米這顆)會比較好 (不要買錯了 買到舊的CQD 兩個都較E6300..=.=)
目前如果以CP值來說
雙核心低階市場
INTEL比較吃香
原因是INTEL在超頻過後的效能是AMD雙核心無法比擬的
至於你不超頻的話 兩者就沒啥太大的差異
至於雙核心的中高階市場的話
老實說好像沒有CP值可以言
原因呢?因為AMD現在還無法推出跟INTEL同效能中高階的雙核心 所以無法比較
我個人認為AMD目前比較有CPU值的部分 只有在45奈米基礎下的X3 跟X4系列
還有BABUR兄
AMD 板不用3K啦 AM2+ 780G的版也是有2K以下的!只是看你敢不敢用.=.=
raxel wrote:
為何一定要搭G45反...(恕刪)
因為G45算是Intel唯一拿的上臺面的內顯主機板吧....最起碼我是這樣認為的
樓上有提到影片解碼是其一...G45這方面還是很虛弱....更差的就別提了
3D效能...G45只有780G一半,更差的就不用看了....
南橋差更多...你說的G31或G41搭配的是.....ICH7 你知道是什麼時代的東西嗎?答案是4年前的945時代...
個人覺得連G45要說成跟780g同等級都有點牽強了....何況其他的G43..甚至G31
不過如果有另+顯卡就不再以上討論範圍了,像我是用P35+4850
BABUR wrote:
你說得很對
但因為...(恕刪)
我看了很多遍都沒看到樓主有說他有買外顯....你從哪裡得知的呢?

ksten wrote:
看了本板有人請推薦C...(恕刪)
如果沒有3D遊戲需求,只是要看看影片跑跑2D遊戲,或是影音平台(轉檔等)買AMD平台CP值高,不論是你要組
雙核+780G(跟I社雙核比)
飛龍II三核+780G(跟I社高階雙核初階四盒比)
飛龍II四核+780G(跟Q9系列比)
780G的內顯足夠應付一般使用者的需求,這兩天幫朋友看一台之前組的5200+ 配780G,在影音編輯方面也夠用,而且還能完跑跑卡丁車XD,不過當你需要跑一些3D GAME的時候,還是配張顯卡比較好,如果是這個情形AMD優勢只有在差不多效能下的CPU較為便宜而已。
如果預算在5000左右,另接顯卡,最近E6300+2000塊左右的版子 CP值會比較高!
但如果預算拉高到7000-10000 CPU+ MB +另接顯卡,會是AMD比較划算。
上面有位仁兄所說
初階I社
中階A社
高階I社
是沒錯的,但是5000的預算我認為只是初階的組合而已...
組E5200 2250元 + MSI P35 EFFINITY 2000元
不會超頻沒關係 , 有超頻JUMPER , 直接切到266
由200變266 從原本的200*12.5=2.5G
變成 266*12=3.192G(超頻後0.5倍好像 跳不出來)
其他BIOS的東西都不用動他,電壓那些也都不用動,全部預設值 直接跳JUMPER就可以
只需要看說明書 , 找到主機板上超頻JUMPER , 給他變一下 , 很簡單吧 ?
(這樣新手應該都會 , BIOS動都不用動)
而且非常穩定 , 原廠散熱也很足夠
我這樣測試過 , CPUMARK 大約是450分上下
跟E8400原廠不超頻 分數差不多 , 還小贏一咪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