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要組新電腦,可是有個困惑...I or A ?

是我一定選Phenom II X3 720+ASUS M3A78-EM (先用內顯)

原因很簡單 :

1.你自己都說了''目前只有上網+音樂+影片+CS''這樣用780G加減用可以的.更何況你是中階解析度1280*1024而已

2.2年後支援四核遊戲普遍後X3-720可以不升級繼續撐著用而E5200有可能嗎?2年後花錢升級Intel四核(還有775腳位嗎?)就算有3000~4000元內全新盒裝品有可能嗎?

3.2年左右升級AM2+或AM3腳位的Phenom II X4只花3000~4000元有可能嗎?以AMD來說不是不可能!!

4.HD4830當然比較強.但是目前你的用途不需用到HD4830!再加上現在顯卡跳水快新品也出的快!半年後要買比4830強同樣3000~4000元的卡你覺得不可能嗎?

5.看你自己需要吧!反正用不到的顯卡買了也沒意義!

6.現在普遍還是雙核較實用.所以你也可以先用X2-7750(但是溫度高.風扇轉數高相當吵.尤其夏天來了.不然就加買600元左右的改裝散熱器.因此7750+散熱器總價也不過2600元左右)看你自己吧!
等以後四核降價+普遍後再升級四核也不錯!!

***以上說的CPU升級只是大略猜測!!必竟以後的是沒人敢肯定!!
其實從你的文章中 就已經有個大概了不是嗎?
當然是選方案一囉
都說會再買新的顯示卡了 何必多花錢去買4830
如果以CPU來講的話AMD PII X3 720 效能可以跟INTEL E8XXX來比擬了 (兩者都不超頻的情況下)
且如果以後想玩WIN7 的XPM E5200只能吃鱉(沒有VT)
再說三核心能做的事情比雙核心可以做的事情要來的多來的順暢(EX:轉檔 解壓縮)


順便抱怨一下
買INTEL的CPU實在是很麻煩 要考慮周期 又要考慮指令集 還要看幾顆電容 最重要的是前面的事情你都知道了 但就是買不到!!
cupidchen wrote:
既然已經確定主機有遊...(恕刪)


嗯...老實說,這三年多來我只玩CS、星海1、戰地風雲2、泰伯倫戰爭這些遊戲,
但是最近幾乎沒在玩遊戲了
目標全部鎖定在未來的星海2、決勝時刻6 (錯過4~5代,所以等6),以及遙遙無期的暗黑3(據說2011)
shuashin wrote:
買INTEL的CPU實在是很麻煩 要考慮周期 又要考慮指令集 還要看幾顆電容


週期跟幾個電容...

不就是超頻發燒友在找的.


一般使用者在跑.
不超頻, 超小的, 不求大超
二電容還是五電容的 E5200 基本上都沒差
我弟手上各有一顆
他自己用, 五電容的也不會因為他是五電容, FPS 就比二電容的多個三張.



至於指令集這種事情.
真的講要煩惱, 兩家都有一樣的煩惱

買了 CPU 之後不久的將來要用時
發現某軟體只食 Intel , 某軟體最優化卻朝 AMD 發展

難道此時應該兩個 CPU 都買嗎?



另外, 780G 的 3D 顯示能力要是有比 7600GT / 7900GS 高
再來討論我們 1280 x 1024 可以跑得動最近的 3D 遊戲
(古早如 CS 那種就不提了, 7300GT / 6600 以下都能跑)



我用 7600GT / 7900GS 跑 NFS11 / NFS12 / COH : OF
只開到 1024 x 768 , 特效在中低, 7600GT 就已經在喘氣了
特效到高, 哇靠, 7900GS 張數所剩無幾.
3x 張就算了, 1x 張的是怎樣.
( 用的是 E6750 OC 400 )



780G 要是有這種水準, 我一定二話不說
將來的掛網機就挑它來用.



---

決勝時刻 5 , 4
特效開到中高, no AA, 7900GS 張數在 30張上下 in 1280x1024
現在我用 8800GT , 特效全開, no AA , 張數約在 55張至 65張.

---

買 AMD 不就是為了那個 CPU 的 C/P 值乎?

人家都說了 要等遊戲出來再買顯卡 幹嘛要扯到獨顯跟內建哪個比較強呢?
總比你現在買4830到時候還要賣掉 再買新的好吧
萬一獨顯故障 也有78G的內顯撐著
話說78G版好像也沒比P35貴多少
且跟動輒5千多的E8系列比起來 (效能可能還沒PII X 3來的好)
何來無CP值可言呢?

我們討論的是版主說的兩個方案 跟這有有關西嗎.=.=?
況且我說的那些挑CPU的事情 好像是題外話對吧?....
9感覺得出來版主是較傾向方案一,既然已經心有所屬,就別再三心二意,其實就這兩項方案的配置而言都有其優缺點
取捨之間就在於每個人對主機效能要求的著重點有所不同而已,所以,別人的建議都再多也只具參考價值,還是以本身需求為出發點才能真正符合使用上的需求..
我之前的建議是著重於獨顯(4830)與780G之間的效能差異,而推荐的,畢竟對於遊戲玩家而言,運行得順暢及華麗的特效畫面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而報酬率最高的投資,當然是在顯示晶片..

如果這項前提未能成立時(如您所言目前無法有讓你動心的遊戲),我的建議自然也就無效了,而且的確同樣的金額半年後可以購買到的效能肯定會比現在來的高..不過..最後總成本也增加了..這點卻不能忽略..

另外,對於有人回應說intel的處理器很麻煩因為,還要考量指令集或週期,甚至xx電容版..
我是覺得這叫欲加之罪..先談指令集好了..我想大概是指處理器是否支援的sse4.1及4.2等simd指令集,Intel在進入45nm時代之後新的45nm系列產品添加了Intel SSE4指令集,在運行軟體可支援的情況下,提供更佳的性能及更低的處理器負載(降低功耗)而SSE4指令集共計為兩個版本:4.1和4.2,4.1包括47條指令,4.2則僅包括7條指令。4.1版本隨著45nm Penryn發布,但SSE4.2版本只在Nehalem上發布,真正擁有完整的sse4系列指令集支援.基本上,45nm之後的雙核四核處理器都已支援sse4.1,除了低階e5雙核系列之外..要有完整的sse4就必須上i7,這樣的做法無非是為了產品的市場區隔..對消費者而言..一分錢一分貨要享受更優異的效能自然得花費更高的成本,真正要考量的自身經濟因素,至於指令集芸芸..考不考量結果都相同..這有何麻煩之處我實在不解..更何況難道amd全系列cpu所支援的指令集都相同嗎?先不說之前的三核四核亂開事件..amd在Phenom x4 加入sse4a指令集,難道不是嗎? 兩家廠商的差別大概就是sse4a僅"4"條指令,講難聽些就是有跟沒有一 樣!所以因此可以避免掉考量指令集的困擾??如果真那麼會困擾,那amd的處理器版本才是多得讓人困擾,而且同樣的處理器還有分自動升天版跟無法升天版.."運氣好讓你上天堂不好你就住套..."這麼多的差異,不就會讓人產生躁鬱症..煩上加煩!
說到底這些所謂的麻煩都是自找的麻煩....難道不是嗎?

另外談到周期或版本(stepping)的差異.更是兩家都一樣..哪家處理器晶片沒有這些分別..而intel會有較多人去討論及注重的因素在於晶片生產週期的可超性差異所致,但amd除了最近的Phenom II系列外,之前的處理器晶片在超頻性能上幾乎是乏善可陳...自然就不會有人去Care生產週期...對intel的處理器而言stepping的版本差異,可能有些功耗或超頻幅度上的差異,性能上不會有太大差別,但Phenom x4初推出時TLB BUG..會讓處理器產生錯誤的計算結果而屏蔽掉會有15%的效能減損..不是直到B3 Stepping(產品代號由原本的9x00變為9x50)才修正..
狀況也不見得來的比較少..如果intel因為生產e5200 5電容版而讓人覺得麻煩難搞,何以amd處理器就就不會有你所謂的"麻煩"困擾...
這樣的論述基礎..實在讓人覺得難解?...坦白說..要複雜的確挺複雜的..光是製程的stepping的差異,就足夠讓人暈頭轉向,但要簡單也可以很簡單..一分錢一分貨是絕對是顛撲不破市場鐵則..如何在有限的預算內..讓電腦能穩定且有效率的執行需常使用的運算效能達到最好,這才是所有考量的出發點才是吧..
單純講獨顯故障還有內顯撐
Intel 也有 G31
好, 它高清硬解跛腳
那換 G41 吧.
也沒貴很多.



買個東西順手添保險是不錯

但是我會說 :

樓主你想半年後再升顯卡
認為那時比較有顯卡的 C/P (因為高階可能會降價)
那不如讓 CPU 跟主機板到那時再一起買即可.



現在煩惱這個做啥哩
萬一星海二出來發現你現在買的 CPU 都跑不順
那就糗了不是.



---

4830 不見得要賣掉啊.
他現在是花費上的 $$
E5200 + P35 + 4830 = X3 720 + 780G , 兩個同價嘛.

4830 可以留著做備用卡
將來顯卡哪張壞了可以拿出來頂 (等於內顯主機板功能, 還比內顯強)

如果買新卡錢錢不夠
也可以變賣多少湊點 $$
何樂不為?



單純以往後不升顯卡考慮的話
前者一次到位為優

單純以往後升顯卡為考慮的話
還是前者好.

為什麼?
反正樓主都有打算要升
4830 如果可以讓樓主多頂半年或一年
往後升個 5xx0 也不錯

萬一 4830 就可以搞定
哇, 那升級的錢可以省下來, 更好

如果 4830 也無法滿足樓主
那樓主也應該能很清楚連 4830 都不夠
他應該挑哪一級的顯卡下手
不用再猜猜看買到哪會剛好

Anyway
不擔心 780G 的 3D 效能 (雖然已經比 Intel 好但絕對不會比你弄一張獨顯好)
又想要 CPU 較多核心較好效能
AMD 這組較好

反之, 就我說的那樣, Intel 比較好



但如果樓主已拿定主意要買 AMD
只欠臨門一腳

我會說 :

樓主你現在去找 780G 的遊戲實測
看看你接不接受 780G 的表現

OK 就敗下去.

沒什麼好講的.


16樓的兄台阿....我說的那些是我自己再找INTEL CPU的心得
不過你也說的蠻對的 有些指令及普通人根本也不會去碰...

我也不是說AMD CPU就都不錯
只是拿PII X3 720 跟E5200來比較而已
至於不是9X50的飛龍1代 的確是個失敗的作品....

enm兄說的也沒錯
現在的問題就是星海二還沒有出
所以一切都是未知數 who knows?
如果我講話有比較激動的地方 請見諒
大家都是把自己的意見提出
要怎弄看他個人 說不定到時買的電腦根本不是我們上面說的那些也不是他想比較的那兩種....

shuashin wrote:
...


其實如果認真去找
對我來講, AMD 的較難理解

習慣 Intel 網站簡單易懂的排列
五碼即可斷定 CPU 機能型號的網頁

AMD 那怪怪的長流水號才讓我頭疼

同樣一個 x2 3600+ AM2
型號差就有兩個 (快取大小有差!! 有 512k x2 也有 256k x2 的差距!!)
如果把步進又計入
還有 65W , 35W , 89W
卻全都是 x2 3800+ 的

即使是 4400+
也有分前期版跟後期版

最可怕的是同樣都是 5000+
竟然存在有那種 2.7GHz 跟 2.6GHz 的差別

以上都舉例, 不完全正確, 因為 AMD 型號太雜, 我背不起來...
但只要你肯查, 真的會找到這些差別



對我個人來講
買 AMD 的 CPU 更像是在踩地雷
我也碰過網拍上照出來的流水編號
拿去 AMD 官網查無此 CPU
丟到 google 上去才在中國網站上看見有人討論及把玩...

老天, 這也是很可怕的.



論認識 CPU 的難度
兩家其實都一樣.


一堆網站測試X3 720效能都跟E8400差不多了,怎還有人說720跟E5200差不多?? 那這樣E5200不就跟E8400差不多,中間的E7XXX系列定位在哪??半年後如果有720跑不動的遊戲,E5200更不用說了,且樓主目前的用途780G綽綽有餘,何必多加張顯卡在那邊浪費電!?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