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AMD的處理器真的不好嗎?


Arbicool wrote:
我在系統廠上班;這我...(恕刪)


那就不需要提P4了,P4 mobile只不過是各投路石。
Pentium M才是主幹。

雨宮瑩 wrote:
是喔,那前面不是有人...(恕刪)


誰主誰副都搞不清楚了,我很難回答你。
中央處理器之所以叫中央『處理』器,就是因為什麼事情都要經過他『處理』。
顯示卡之所以叫『顯示』卡,就是因為他只有『顯示』的功能。
你的用途看看影片這顯示強弱一點都不影響。
現在的CPU沒一顆無法支援軟解。

多買一根4G是沒多少錢。但用不到就是浪費。
你自己先看記憶體的使用量。安裝各Ramdisk將沒用到的記憶體轉成Ramdisk來使用。
Potplay主程式跟一段你平常在看的影片。丟進去Ramdisk跑看看。
還是會Lag就代表問題始終出在A6-4455M的效能太貧弱,那沒解。
要是順了,你在考慮要加買DRAM來擴大Ramdisk或買SSD來改善Disk I/O瓶頸的問題。
這裡再雞婆一點,Ramdisk的速度是遠比SSD還快的。
要是你連用Ramdisk都覺得只是順暢一點點而已。那就別花錢買SSD呀。
以我在x碩皇家的經驗,比電基本上是看型號去判定要不要買耐不耐用,不是以amd還是intel去判定的喔,有些型號設計不良,就算你說intel在好,其他地方不好,電腦掛點就是掛了。所以你在買比電是去看型號而不是去看cpu是哪家的

fedora wrote:
如果是我,打字我會外...(恕刪)


不錯啊,以後應該都是平板了吧

以前人唸書都帶桌機搬到宿舍去

現在我們都拿筆電,小巧好帶

以後人應該都用平板了吧

快的話幾年內就這樣了

以後我們的兒子還會問我們以前唸書幹嘛帶筆電?

作筆記幹嘛用手寫?

有更小更方便的幹嘛不用?

效能不夠? 效能會成長的嘛!

以前筆電效能也不夠啊!

效能夠的話平板和筆電其實只差在哪??想想

只差在IO,就只差在輸入

可是一堆方法可以克服這問題

所以現在廠商平板明明不賺錢還拼命做是幹嘛?

因為這是趨勢

發揮想像力,世界是一直在變的!

順帶一題,哈佛和MIT都有線上課程,幾乎什麼課都有

以後上課也不一定要進學校了吧!

以後學校也不一定要那麼多間了吧?
Wow_Senior wrote:
那就不需要提P4了,...(恕刪)


當下這個架構可是有兩年歷史,而且又熱又耗電;當年AMD還急著推伺服器還有desktop USD300的CPU撈錢。

更別說當年還有Desktop SKU的P4 NB。

黑歷史不是你說的一顆投路石

是差點砸死藍色巨人的石頭

-----------------回歸樓主的部分

這種入門等級的CPU還有用途多加記憶體也是浪費錢。

最好笑的是有人還說 windows 7 64 bit底下 RAM 只有 4G 硬碟會一直SWAP;怕人不知道有多好笑嗎?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Arbicool wrote:
當下這個架構可是有兩...(恕刪)


『黑歷史』
1.在日本動漫中,通常將前後劇情不連貫,重大改變的故事稱作黑歷史
2.因為某些原因人民無法知道的歷史被稱作黑歷史。
如日本國內部分右翼分子篡改日本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軍事侵略行徑,使國內一部分青少年不能得知真正的歷史事實;以及中國篡改歷史教科書,把漢族過去歷代的侵略行為均美化為拓展版圖的光輝成就;以及中國共產黨篡改歷史,使國內少年不能得知例如真正抗日歷史、六四事件的真相。

不管對Mobile我們有歧見。跟Desktop的Netburst架構如何如何。
一直都是市場主流的東西,怎麼能用『黑歷史』來形容哩?

Wow_Senior wrote:
『黑歷史』1.在日本...(恕刪)


在你玩糾正別人發文的內容之前先正視自己的發文內容

我用黑歷史的說法的黑表示黑暗的、挫敗的、不願意被提起的意思。

看得出來你也對行動電腦的過去蠻無知的
有關自行車與重量訓練或慢跑可PM交流互換意見,其他一律忽略之。
嘟9375 wrote:
不錯啊,以後應該都是...(恕刪)


沒錯

白天一整天坐電腦前,回家上個網什麼的,如果還要「端坐」電腦桌前,那就一點都不放鬆。

躺在沙發、床上,輕鬆愜意,拿著平板用才是王道。

吃飯的時候,也能邊吃邊看,筆電放飯桌上容易弄髒,平板手拿的比較沒關係。

所以筆電就算再強也沒用,還是有台平板比較好。手機螢幕太小,不適合長時間觀看。

口袋不夠深,買台便宜筆電 + 便宜平板,是很好的搭配選擇。


*********************************************

說說「未來的運算趨勢」

運算速度,除了提昇機器本身的運算速度

其實還有一個方法:「雲端運算」。

美國有一種雲端遊戲服務,叫做:onlive

月費制的,是已經存在的,現在這個時間點就玩的到,非未來世界


和運行的機器平台無關



↑ 可以是電腦或平板



↑ 也可以是手機



↑ 甚至可以是電視機上盒,直接插電視就玩



↑ 玩重量級遊戲(絕不是平板或手機跑的動那種)



↑ 連上線,有很多遊戲可以選,不必下載,不必安裝


它的原理是:「雲端運算」

遊戲事實上是在: onlive 的官方伺服器(超級電腦)運行的

平板或手機上看到的畫面,只是網路傳過來的影像而已。

網路一秒傳 30~60 張畫面(30~60 FPS),是沒問題的。

然後遊戲手把接收玩家的操作,將控制信號傳回伺服器,就可以進行遊戲。

真正完完全全是:雲端遊戲,雲端運算。

如果這種雲端普及後,機子什麼速度,就不重要了,只要能上網,能接收畫面,要運行什麼軟體、什麼遊戲,都沒問題。


不過這個在台灣大概行不通,因為網路太坑爹。

「雲端遊戲」對網速的要求非常高。它一秒要傳 30~60 張畫面過來,網速必須要有一定水準。然後要上傳手把的控制信號到伺服器,上傳的 ping 值也不能太高。


********************************

不過「雲端軟體」的話,不需高網速,因為畫面不是即時的也沒關係。 操作軟體不需要一秒 30~60 張畫面。

比方說:

雲端繪圖(中文)
http://pixlr.com/editor/

這個也是類似的雲端繪圖:
http://www.sumopaint.com/app/

此外也有雲端畫流程圖、線上 ktv ....什麼的一大堆

即所謂的:WEB APP

不過目前來講,這些 WEB APP,都不是「雲端運算」,它們實際上是在本機運算。web 只是提供傳輸軟體過來而已。


但假如以後未來,發展出「雲端運算」的 WEB APP

運算是伺服器在算的,使用的者機子只負責接收畫面,那機子的速度就真的不重要了。

機子速度不重要,成本就可以很低,人手一台。

不在限於大人有經濟能力的,小學生小朋友之類的,人手一台都有可能。

相對的,網路會變成非常重要,沒有網路就無法連上雲端運算,操作雲端軟體,那機子就只是廢鐵一台了。


Wow_Senior wrote:
『黑歷史』1.在日本...(恕刪)


那一段對 Intel 來說, 是過往的不名譽不太願意再提起的

這一點是沒錯

雨宮瑩 wrote:
這邊還有個問題想問問大家,像我這筆台的記憶體是4GB,如果我請店家幫我換為8GB,是不是會加強顯示卡的效能呢?因為店家說記憶體越大,顯卡的處理能力就越好


......

換個店家吧.
發文者您好, 您的文章因以下事由已設定為唯讀狀態:

後續討論已離題失焦、有點火藥味,站方需針對本討論串違規回報進行匯整記錄,故本文唯讀,請見諒。
  • 1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