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i Kawada wrote:小弟給你5分開箱推薦...(恕刪) 換一張3000左右的Z68...你就會知道2600K超上去後,FX8120 8150甚至用水冷超到快5G 都不是您的對手= =您沒發現FX8120 8150都是跟2500K做比較,從來都是避開2600K的數據嗎....當然也可以說是產品定位不同啦XD
...真的要嫌的話.AMD 就一些小地方目前輸 Intel1. 發熱量.看看 AMD FX 用上熱導管的大顆鋁擠, 感覺好像很有質感...Intel 的 i5 居然用跟 i3 / PDC 一樣薄的鋁擠, 中間再塞入個銅心就完事.這散熱器的差距太扯.不過, Intel 敢省料成這樣, 也就代表 - Intel 的 CPU 發熱量明顯低上一個級數.想當年 775 腳位上的 P4 (65nm) 散熱鋁擠都沒做到這麼薄啊...2. 耗電量.雖然待機的部份 AMD FX 極力壓到快接近 SB i5 ,但是 Ivy i5 一出手又把差距拉開.至於全速的部份就更不用提了. 悲劇.3. 每一單核效能使用 VM 灌 Windows 在裡面再開遊戲起來玩, 那效能是一翻兩瞪眼.尤其是你想在裡面把遊戲效能撐到全開.至於為啥這麼麻煩, 某些如東遊丸子(橘子)的 OLG 就是擺明不讓你在一個作業系統下開第二個.雖然 AMD 在更低價位給你更多核心, 但也代表他每一單核的效能贏不過 Intel所以必需靠增加核心數量來維持它在綜合運用效能上不會直接屈居弱勢.看 Intel i7 只用四核實體配 HT 就能搞得 AMD 偽8核 死去活來( AMD 是兩個整數共取一個浮點嚴格說來要說四模組不是八核)實在很無奈.不過換個角度想想, AMD 的單核效能因為明顯居於弱勢,所以很多軟體商都不太敢搾單核效能極限畢竟目前的狀態下, 要是讓 Intel 跑到會喘, 那 AMD 臉色肯定超難看.有個 AMD 在底下護航要求效能最底線老實講還真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哭呀...總結.老實講.以近一兩年來說.真的有預算的問題才會建議組 AMD尤其是 x4 631 那些四核, 縱使單核效能不怎樣但至少有四核能贏同價位的 Intel 雙核.而且單純就玩遊戲而言.AMD 幫大家守住了效能的最底線, 所以沒有問題.餘出來的錢拿來丟顯卡還更好.但如果有效能上的要求, 除非被預算嚴重限制.不然我會建議先推高 CPU , 顯卡頂著用就好了.畢竟顯卡跳樓的速度比 CPU 快多了, 幅度也很大, 案例更多.亙古至今. 你看那張 4850 , 剛出是什麼價位? 後來是什麼價位?你看那張 550Ti 之前還是什麼價位? 現在跌到哪了?遊戲, 顯卡的效能從來就不是問題.在我手上 GT440 都勝任愉快. (而且還是從 8800GT 降轉下來, 03分數差了近萬...)而且顯卡跟不上遊戲了, 拆掉再換一張也就有了.不過沒人認為 CPU 效能不夠了, 拆掉 CPU 再換一顆就有了吧?主機板? 記憶體?根據自己的需求, 慎選真正符合自己需要的東西才有所謂的 C/P值.盲目的買很貴的東西來, 發現超過自己需求太多,或根本不知道除了玩遊戲以外能拿這效能做啥, 然後開始到處尬跑分, 說真的一點意義也沒有.不過我還真希望有尬 VM 內遊戲跑分的測試軟體出來.自從用了雙螢幕之後, 就再也離不開 VM 與效能強大的 CPU 了.而且還要省電跟冷靜. (因為開機掛著溫度太高或風扇太吵都會被我媽發現我偷開電腦 )只是, 砸錢換系統之後卻沒錢買 Windows7 解放所有記憶體空間...下半年的計畫是存錢買個 Windows7 旗艦版...
Yuni Kawada wrote:小弟給你5分開箱推薦...(恕刪) 看你羨慕成這樣子。我怎麼忍心在藏著好康訊息呢?現在只需要花少少的銀子就能把你羨慕得不得了的FX-8150搬回家。FX-8150只需要5990台幣。FX-8150精裝水冷版只需要8500台幣。這比會員招待會還殺,比破盤大特價還破盤。你還在等什麼呢!?現在買回家Po開箱文,贈數名網友五點積分。
真正的問題是在amd的行銷人員可能腦袋裡面住了蠶寶寶要是推土機上市之初就以現在的價位來面對消費者的話要抱著頭燒的就會是intel而不會是amd落個被人訕笑的地步了不過話說回來,不管是推土機和ivy我都不打算購買,這兩個產品都是過渡騙錢用的我等他們的下一代出來才有可能換機,現在我用龍二哥也是沒甚麼負擔,我把錢拿去升級顯卡和ssd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