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全台最速超級電腦 成大引進

我上次去參觀計算機中心
介紹說超級電腦好像有108核心吧
這台最速 大概更多吧!
有關成大引進 IBM BlueGene/Q一事,新聞稿遺漏了許多細節。首先,三年七千五百萬的經費是計畫推動的經費,硬體的建置費用是兩年一億六千萬(側面消息)!新聞稿中也沒有提到何時可以完成建置並上線服務。
要在 Top500 排名,必須要完成建置後執行效能測試,將Linpack 測試結果送交 Top500機構,到時候確實的名次才會知道,現在講排幾名,只是期望值。

Wiki 上可以找到 BlueGene 的詳細資料,我將 Q的部份整理翻譯如下,供大家參考:

Blue Gene/Q 是第三代的產品,2011 年發表。每個處理器有 18 個核心。採用 64-bit PowerPC A2 處理器核心架構,可執行四通道同時多線程指令,時脈 1.6GHz. 每個計算核心有一個四重雙精度浮點計算單元,各核心之間以crossbar switch 連接 32 MB eDRAM L2 快取記憶體,快取記憶體的速度是計算核心速度的一半。

處理器中只有16 個核心用來做計算,第 17 個核心執行作業系統的輔助指令,像是 interrupts,非同步 I/O,MPI pacing 和 RAS。 第 18 個核心當做備援(通常是關閉的)。

Blue Gene/Q 處理器採用 IBM 的 copper SOI 45 奈米製程,每個處理器時脈 1.6GHz 時可產出 205 GFLOPS 的效能, 55 瓦的功耗。尺寸 19×19 mm (359.5 mm2) ,內含 14.7 億個電晶體。處理器安裝在計算卡上,每張計算卡上有共享的16GB DDR3 記憶體(相當於每個計算核心配 1G 記憶體), 計算卡之間以 5D網路 torus 架構相連。各處理器之間的網路頻寬可達 2GB/s。 32 張卡當作一個單元,安裝到一個計算抽屜裡,計算抽屜採用水冷式散熱。每一個機櫃有 32 個抽屜,1024 個計算卡, 16384 個使用者可用的計算核心, 和 16 TB 記憶體。計算卡當於一般叢集電腦的計算節點,但電源,冷卻系統和網路切換器是和抽屜中其他計算卡共用。

每個機櫃搭配一個 I/O 節點,採氣冷式散熱,內含八張計算卡和八個 PCIE 插槽,可接 infiniband 或10Gigabit 乙太網路卡。

2011年十一月,最初的 4-機櫃 Blue Gene/Q 系統 (4096 個節點,65536 計算核心) TOP500 清單中排名17,達到 677.1 TeraFLOPS Linpack,在 Graph500 排名第一,達到 250 GTEPS (giga traversed edges persecond)。 Blue Gene/Q 在 Green500 最省能源超級電腦排名第一,大約 2
GFLOPS/W。


原型 Blue Gene/Q system 命名為 Sequoia,將在 2012 年安裝到Lawrence Livermore 國家實驗室,是 Advanced Simulation and Computing Program 的一部分,從事核子模擬和高等科學研究。這套電腦系統有 98,304 個計算節點,1.6 million 個計算核心, 和 1.6 PB 記憶體,96 個機櫃,佔地 3,000 平方呎( 280 平方米),耗能 6 MW。

2012年初 Argonne 國家實驗室將安裝的 BlueGene/Q 的電腦系統命名為Mira, 這套系統有 49,152 計算節點,和70 PB 磁碟空間 (470 GB/s I/O 頻寬)

-------------------------------------------------
來算一下成大引進的 BlueGene/Q 的電費。成大的 BlueGene/Q 效能要到 400TFlop,需要兩個機櫃,依據 Green500 中的資料顯示:BlueGene/Q 每瓦可以產出的計算量為 2,026.48 MFLOPS/W,所以 400 TFLOPS 約需 197.4 kW

197,386.6 (W) = 400 (TFLOPS) × 1,000 (GFLOPS/TFLOPS) × 1,000 (MFLOPS/GFLOPS) / 2,026.48 (MFLOPS/W)

如果機房環境以 PUE 等於 2.0 做估算,那麼整體的耗電約 400 kW。換句話說,如果每度 (kW-hr) 電以 2.75 元估算,那麼一年的電費將近 1,000 萬元。(註:據了解,南臺灣目前好像沒有 PUE 低於 2.0 的機房,所以以上的估算是相對的保守。)

9,642,600 (元/yr) = 2.75 (元/kW-hr) × 400 (kW) × 24 (hr/dy) × 365.25 (dy/yr)

還不包括冷氣空調的費用。要養這一套設備,每年的電費相當可觀。

幾年前,我做過一些評估,當時只有 BlueGene/P 系列可以參考,拿實際的應用程式在 BlueGene 和一般叢集電腦上的效能做比較,若大家有興趣知道,我再寫續集。


吉法師 wrote:
請問這台超級電腦跑B...(恕刪)


絕對不順的

因為商用server以上的電腦顯卡基本上都很爛-_-.... (主要是根本沒啥作用...除了維修外)

以許多dell 一線商用server 不過是過Matrox G200 內建8MB-32MB RAM

許多IBM SERVER也是

舉例 現在許多人SERVER一買來就裝HYPER-V 或ESXI SERVER..裝完後SERVER連螢幕都沒接.

要接也是用KVM..

sopp0820 wrote:
絕對不順的因為商用s...(恕刪)


是連顯示晶片都沒有吧.
如果還有顯示晶片應該都在 mini Computer 以下.
那電腦不是拿來跑遊戲的所以不能跑 BF3.
硬要拿來跑應該比一般電腦還不如吧.

sopp0820 wrote:
絕對不順的因為商用s...(恕刪)

這不一定啦看用途啦 像Top500前十裡就有幾台是用GPGPU的方式用顯示卡協同運算的,有點像PC的nVidia CUDA作法吧,當然程式也是要另外打造的啦。

像華碩得標的國網中心的案子 你能說顯示卡不好嗎?只是不是專門用來遊戲的用途而己。

華碩表示,新一代ESC4000 超級電腦為世界首創支援雙英特爾(Intel) Xeon 5600 系列處理器的2U伺服器,具有8+1 PCI-E插槽的彈性擴充能力,可支援4張輝達(Nvidia) Tesla GPU或8張Quadro專業繪圖卡,配合智慧型散熱系統,使ESC4000達到雙精度浮點運算最佳耗電效率。

華碩表示,與國網中心合作建置的高效能雲端叢集運算系統,內建88個運算節點,每個節點包含兩顆XeonX5670處理器,並搭配3張Tesla M2070繪圖處理器,提供超過每秒50兆次浮點運算效能,可應用於地震分析、氣象科學、生物醫療及航太科學等研究領域,詮釋效率與節能的極致表現。
一香(箱)、兩香(箱)、三香(箱)、四香(箱)、五香(箱) (老闆聽了很爽一直搬) 老闆,我要張君雅五香海苔一包
嗯,我是比較care這7500萬裡被浮報多少當摳你胸?
7500萬還好吧?

人家是國立大學

而且超級電腦是給學生學術用的...
華碩在國網中心建置的 GPU 叢集電腦,計算節點配置三張Fermi M2070 GPU 卡,M2070沒有輸出埠,不能做顯示用,純做計算加速,不能叫做繪圖卡,只能稱為計算加速卡。計算節點直接連接,計算工作透過前端電腦經由排序環境送到計算節點上,所以不能做即時圖形計算和輸出。

配置 GPU 加速卡的計算節點,目前的瓶頸在 PCIE的頻寬。系統主記憶體和上的記憶體做資料交換的頻寬,受限於晶片組的規格和 PCIE 2.0 的標準,以及主機板廠商的市場考量,GPU 加速卡的效能尚未完全發揮。

華碩在國網中心的 GPU 叢集電腦,三張 M2070 加速卡插在 PCIE x 16 插槽上,但不能同時提供三個插槽 x16全速的資料頻寬,十分可惜。

這種情況要等 PCIE 3.0 標準普及,晶片組和主機板廠商配合,在每片主機板上配置多個保證 PCIE x16 或 x32 全速的插槽,才有可能。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