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2

AMD APU 狂使用網路行銷洗版,爛C/P值,還在測試裡動手腳,有用嗎?


omio wrote:
我有稍微玩劇院,交流...(恕刪)


像OMIO樓主如果理性的回應:

我也願意答覆一二:

而理會跳樑小丑,那就降了我的格調。

劇院是題外話:

但我相信我劇院的功力,如果不是比財力,純就硬底子學術研討的話,
萬一不幸淪為筆戰、那HIVI這塊領域應該會被我電好玩的,以這個為前題。

以我 六年的LCD HTPC 經驗來說 , 家用TV CRT & PJ 走 S 端子那種搞笑 的 HTPC 不算,那種效果太差了,
我都不想搞, 真正有 60HZ 對應 D-SUB OR BNC 接頭 那樣搞 16:9 crt monitor htpc
有圖為證的玩家我相信台灣不超過五位。

先針對您對劇院表現的疑惑:


那我的回應是 內建hd42xx 跟 ati 5系列來說,畫面的軟解部分表現是一樣的,也就是預設的觸媒,預設的綠色撥
放軟體,在我的電視上是看不出差異的。 至於硬解的部分,ati有一份時程表 說明 uvd 的版本大概到
第幾世代後,暫時沒有更新,五系列最大個改變是針對 hdmi 增添了 次世代音效的 環節。

那五系列的uvd 等等視訊功能版本有沒有比四系列來的更革新,我沒有去記錄這部分,此外由於四和五系的硬解 對於禎面同步率會有大誤差

不用MPC撥放軟體微調的話會有定期的畫面撕裂痕跑出,所以在cpu足以負擔狀況下,我一率都是使用軟解,現在我也使用

5570來軟解,hd4xxx 處於關閉,你說的這個硬解是否真有差異我懶得測,而我的印象只存在於硬解的顏色比較不鮮豔,

軟解比較鮮艷,故你的看法我就不表態了。


然後回歸到你組劇院電腦的菜單,我想這個沒有任何的爭議,你可以這樣組當然完全沒有問題。

不過青菜蘿蔔各有所好,上班族有人中餐要路邊攤打包吃粗飽,有人中餐一定要有冷氣吹有服務生的250元商業簡餐,

這兩種屬性用餐族群或許很難以接受對方的想法,不過都叫做吃中餐,這你同意吧。



而你挑的主機板我完全不會考慮,cpu 亦然。

如同用餐的著眼點不同而已,我的菜單當然有我的考量。
APU其實就只是升級過的 880G

890G 輸給 NV210
APU 輸給 NV220
並沒有很大的亮點
Intel 多了快速轉檔 還比較有趣點

雙顯卡這功能 890G時代也有啊
表現出來的效果也差不多

APU 就像是把 890G強化一下 然後包 Althon 620X4 然後要消費者買單
哈哈~他可能不知道那是什麼東東吧
需要我把客廳的P4 1.4 +VIA的主機板和 S3 顯卡 用N8拍張新照片來回味一下嗎?

omio wrote:
你把VIA放在哪裡?...(恕刪)


傻瓜狐狸 wrote:
五年內的CPU真的要...(恕刪)

enm wrote:
AMD 跟 Inte...(恕刪)


針對 enm 網友的回應

您的經驗分享是不容懷疑的。

而我的看法是:

我自己周遭的親友PSU 都還堪用,都是ZIPPY 之流的。

所以你不應該先臆測別人PSU很爛,所以光買好的板子沒用,要有好的

UPS才對,那我說乾脆不要用電腦豈不妙哉,我這樣講當然是誇大。

討論問題要鎖定範圍,就好比哪種運動是否真能有益身心與否,有個人突然跑來說

不對不對,要服用保健藥品遠大於運動功效,這樣豈不沒完沒了。

發表經驗是一回事,要干涉他人的看法就是一門學問了。

我先前有講其他的零件不討論,不過我還是針對UPS說明我的看法。

PSU 與 MB 都是常時面對電壓異動, 常態下有好的 PSU 與 好主機板 合作

所花費的時間分攤成本風險比值相當合理,而 不斷電系統在線的立場來說

對於延長壽命的功效,遠小於我自己設定五年時間到後整體汰換。也就是說假設

就算能把壽命從十年延長到十五年也沒有用。


而離線式互動式的養兵千日用在一時的成本花費效益不彰。

雖說 PSU 絕對有的正面的助益,但是在我的尋常百姓採購電腦"菜單"中可能是最後一個順位的雞肋。

因為親友居住的環境包含我自己還真的用不到,也沒遇過。萬一發生突波,換掉便是了。大抵我們在論壇上聽到的大數法則的統計皆是 PSU & MB 很爛 導致系統不穩大於網友家裡有供電不穩的環境而導致系統不穩。

以上

570 wrote:
針對 enm 網友的...(恕刪)

伍佰柒~大大~~
這樓成功的歪了..

ForLucky wrote:
哈哈~他可能不知道那...(恕刪)


我手邊有張更軟弱的(應該啦...我已忘記P4 1.8有多軟了)
大家也可以來欣賞一下XD...請點我
但這一張仍然沒有差到1000%
我是傻瓜狐狸...對偷懶這件事特別的勤奮 https://www.fox-saying.com
ForLucky wrote:
這樓成功的歪了...(恕刪)


耶? 歪了嗎? XDDD

--

說真的, 反向思考一下下.

為什麼一般市售的主機板...
(sever級就不用討論了, 一般使用者不會去買那產品, 一般店家也不會拿出來擺)

Intel 有辦法灌水灌到幾萬幾萬在跑
但 AMD 卻除了一兩張天價以外其他都幾千就搞定?

舉個過去的例子

P45 這還不是 x48 等級的高級晶片
主機板價格在全盛時期的產品可以從 NT$3000 一路到 NT$ 18000 以上都有人在喊
可是同期的 790FX / 890FX (FX這還是最高等級, P45可不是Top)
價格最低從 NT$ 3500 開跑卻好像怎麼灌水都到不了 NT$15000 ?

光一個 ROG 系列
同板廠設計出來的同期產品價格對比
就會發現 AMD 總是比較便宜的那一方 (價格的差距也滿溫馨的足夠讓你顯卡再跳一兩級也不是問題)

究竟是廠商的定價當中有暴利的問題
還是說有其它因素存在?

以長年觀看台灣南部 (台南.高雄.屏東) 報價單, 商場的實體入貨狀況來看.

Intel 總會有人捨得擺技嘉的 DQ6 , 華碩的 Deluex / Premium , 微星的鈦金...
反觀 AMD 呢? AMD 高階產品線去了哪裡?
單純攤開報價單, 不要說 AMD 有 DQ6 , DS5 / DS4 都不見得有.

老闆, AMD 晶片的 DS3主機板哩?
我跟你說, 這 DS2H 比較讚啦.

這是不是告訴我們 :

Intel 要買好的主機板就要花很多錢 , AMD 就不用

其實是被設計好先入為主的消費概念?

如果兩造晶片的主機板最低起始價格都可以是一樣的
那麼為什麼到達頂端的價格卻差距可以這麼多??

到底是 Intel 的主機板價格被嚴重灌水
還是板廠不敢在 AMD 主機板上灑跟 Intel 主機板同等級的料?

從各大板廠官網上的產品圖片裡, 用料細心程度似乎可以說明一切?

---

APU 的晶片與主機板價格, 我覺得應該也是因為板商跟 AMD 的刻意操作
現階段 APU 不是拿出來跟 Intel 產品線打對臺的產品
因為最主要的 CPU 效能並沒有贏. (甚至也沒贏自己人太多)

但是若要把 APU 調整成可以打對台的價格
那也不妙, 這樣子, CPU 效能差不多的 AII x4 家族就會因為 APU 內建的顯示強過 880G
整個被打臉, 這樣他的 AII x4 以下 CPU 還要賣嗎? 還能賣嗎? 賣得出去嗎?

然而, 如果只是要討論 GPU 贏不贏的問題, 何不去找顯卡?

真的有遊戲這方面需求的人多半最後還是得要摸摸鼻子上顯卡的.

AMD 跟 Intel 把顯示包進 CPU 內部某程度上反而使一部份消費者模糊了這原始的觀點 :

從單純比 CPU 效能到去比 CPU 旁邊(裡面)那個 GPU 的效能.

買 CPU 就是同一個價格下買到 CPU 最好效能.

以前 AMD K8 在討論區上面把 Intel P4 巴假的不也是基於此道理?
有人會去討論當時沒成氣候的內建顯示 ATi X300 / nVIDIA 6150 效能誰勝誰負?

講更早的難聽話, Intel 第一次出內建顯示 815G 晶片, SiS 與 VIA 各自推出的內建顯示晶片
真的會有人去討論它們的 3D效能嗎?

默認定律就是想玩遊戲就去買一張顯示卡.

現在不過是因為硬體科技進步, 讓內建顯示可以略為暫代一下最低階顯卡的3D工作
這樣卻也成為一個標準配備的要求了.

說來說去要感謝 nVIDIA , ATi 跟 AMD 的努力, 讓大家可以開始期待內建顯示會很好很強大...

說真格的, 比起討論 APU 的問題, 我還比較想去等推土機.

AMD 內建顯示的優勢是在 : 平台成本價格一樣, 但是顯示贏了

可是現在的 APU 並不是這樣的策略走向.

現在會吵的問題只在於 :

AMD 的 APU 平台明明就不是現階段 "那個價格下最好的效能平台"
卻硬被灌水灌很大, 還要說他是最省錢的組裝, 矇著眼睛說瞎話, 造成群眾反感罷了.




Jog Black wrote:
~ SORRY......(恕刪)

20年前組一台,然後今年組一台,他組了20年的電腦,
完全無誤XD
簡單的說就是AMD的CPU太弱,製程太落後,只好狂打GPU,但是intel在內顯上進步頗大,造成悲劇的搭載笑能被狂電的cpu晶片的APU,推土雞已經太晚出ivy都快出現了。

omio wrote:
文長,又有個人情緒抒...(恕刪)


完全同意

amd業務已經到達噁心的地步 = =

之前也狂發什麼1w 或1.5w主機玩什麼遊戲的文章

整個就是無言

  • 3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