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Intel已经放缓了桌面CPU的升级速度 两年才会升级一次

嘟9375 wrote:
所以我才說增加gpu核心數量

但同時要降低頻率

來限制發熱


光是增加 GPU 核心數量來取代頻率提昇, 並不會直接降低耗電
關鍵是在要在不需要時, Close 掉不會用到的區塊 (電源管理)

*雖然有個面積法則在, 但塞太多不要的核心, 最後還是會增加耗電
基本上是夠用就好的邏輯

至於單核也可以作同樣的事, either 關掉不會用到的區塊 (ARM 一直在作的事),
或是降頻跑 (Intel 和 AMD 一直在作的事)

chiyenms wrote:
你的盲點太多, 預備...(恕刪)


的確我的用詞不準確

因為不是專門研究這些的

不過我想應該還是能理解我的意思啦

看得出來你們都很有料

我只是來取經順便拓展一下知識

看看自己的眼光準不準

如有得罪之處就多包涵


chiyenms wrote:
光是增加 GPU 核...(恕刪)


是說如果假設電池技術提升

不考慮耗電量的情況

增加核心數降低一些頻率

是否能限制發熱和提高效能?
嘟9375 wrote:
A) 是說如果假設電池技術提升

不考慮耗電量的情況

B) 增加核心數降低一些頻率

是否能限制發熱和提高效能?


你的 A 和 B 兩個論點, 中間不需要有關聯性.
然後前面講過很多次, A 那個部份是不需要的假設.

用大量低耗能核心的話是個方向. 前面第二頁 (#13) 也講過了, 廠商早就作出了這種東西
(更遠一點還有分散式運算, PS2/PS3 Grid, 還有 SETI@home 這些東西)
某些用途可以用大量的低耗能小晶片來堆, 得到低功耗 (或低設備成本)

但只適用於一些 易於在相互之間獨立 (Multi-thread) 大量輕型任務 (Thread) 的用途
不適合用來解一般使用上會感到 "效能不足" 問題的重型處理任務
(少量的重載 Thread, 且成果有前後依賴關係, 不適合用多核跑多工來分攤者)
嘟9375 wrote:
是說如果假設電池技術提升

不考慮耗電量的情況

增加核心數降低一些頻率

是否能限制發熱和提高效能?


可以 因為時脈提升和效能成正比 但是電壓V的平方和時脈成正比 因為GPU也不是線性元件

而 核心規模增加 電流I會增加 電流I和功耗P成正比

國中應該都學過P=IV

有廠商特別在筆電GPU上面搞了低電壓低時脈版本

但是核心規模卻很大的

但是這麼做會增加成本

讓筆電GPU運作在500Mhz會比1GHz節省 2^2=4倍功耗 效能只會下降1/2倍 功耗下降1/4倍

但是讓處理器的核心規模倍增成本也會倍增 效能同時也倍增

所以可以搞出512平方毫米的手機GPU 但是這樣一顆光是IC成本就3萬 時脈頂多讓它運作在100MHz

那光是手機終端售價可能就高達10萬台幣

abc003 wrote:
電壓V的平方和時脈成正比


哪來的這莫明奇妙的規則...?

不要用奇怪的三段論法

因: 電壓的平方和 "功耗" 成正比
又: 時脈和功耗成正比
所以: "電壓的平方和時脈成正比"?

這完全不對吧...

chiyenms wrote:
你的 A 和 B 兩...(恕刪)


我所提的是指GPU的部分而不是CPU

簡單來說我想知道現在生產手機處理器的廠商

會不會減緩行動CPU的提升

而像INTEL和AMD一樣

改為優先提升行動GPU的性能
chiyenms wrote:
哪來的這莫明奇妙的規則...?

電壓的平方, 是在同等電流下, 和 "功耗" 成正比

不要用奇怪的三段論法

因: 電壓的平方, 是在同等電流下, 和 "功耗" 成正比
又: 時脈和功耗成正比
所以: "電壓V的平方和時脈成正比"?

這完全不對吧...


是同等電流下 電壓和功耗正比 因為P=IV

你要提升CPU的主頻要增加電壓 功耗一定會增加它的平方倍 因為CPU GPU都不是線性元件
(電壓一增加就大幅增加電流 因為他不是線性元件)

而要加倍提升核心規模 電流加倍只會讓功耗加倍 電壓不變

所以可以搞出大面積 低電壓 低時脈 高電流的大核心面積GPU 這在技術上不是問題 只有在成本上才是問題

如果把泰坦或GTX780的那種大規模的核心 GPU主頻降低到100~50Mhz他是能夠運行在手機上的

而降低了電壓10倍 功耗會降低100倍 效能只會降低10倍而以

廠商不這麼做的原因不是技術做不到 筆電上早就把大顆的DIE SIZE核心 降低電壓時脈 這樣在做了

主要原因是成本 泰坦的成本很接近2萬多台幣 一隻IPHONE5只有200美金製造成本 終端售價650美金
嘟9375 wrote:
我所提的是指GPU的部分而不是CPU

簡單來說我想知道現在生產手機處理器的廠商

會不會減緩行動CPU的提升

而像INTEL和AMD一樣

改為優先提升行動GPU的性能


這需要回頭看 使用者端 = 用戶 = 市場 的需求

短期內的話, 你可以直接去找各廠的產品 Roadmap.

但不要忘記, 晶片只是個 "工具", 它是為了滿足某種目的而被製造與使用.
而不會是 "因為技術的進展或演化, 這個產品就會在沒人干預的情況下, 自動走向某個方向"

abc003 wrote:
是同等電流下 電壓和...(恕刪)


所以如果電池縮小的情況下

行動處理器的確可能比現在大上許多? (因為手機內部空間變大

不過成本也會提升不少就是了

就看消費者對於行動GPU效能是不是有那麼大的需求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