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浪費網友資源,最好的做法就是不要敷衍回應!既回答不了樓主的疑問,也沒法引起討論讓參與回應的網友享受"真理愈辯愈明"的過程...但偶而穿插一些無"厘"頭回應博取版友會心一笑,我個人倒是覺得無傷大雅。不知道128bit 跟 256bit 的CPU被拿來做什麼用?
ycweng wrote:以該題目的87年(1998年)來說,super scalar的設計對於CISC跟RISC處理器來說都已經很普遍了 在業界來說,應該是,但是對計算機概論的作者及學校的講師則不一定,平均都落後好幾年,這真的是台灣奇蹟啦.我不是說這些題目及答案是正確的,只是說,當時真的是這樣出.有學習到正確的知識當然知道這是錯的,但是只有翻過舊的計概書當然以為是對的.要回答別人需要自己有正確的知識,可是要看懂別人在寫什麼,一樣必須要有足夠的知識.這也是為什麼有人說,要先看一下計算機組織等書的原因.
Dumb wrote:一開始用motoro...(恕刪) 早期用MOTO的處理器是68K系列的沒錯後來由IBM APPLE MOTO合作的PowerPC系列有601 603e 604這些............還有G3(700系列) G4這些最後還有G5 不過應該是末代的
感覺上有很多網友相當利害, 能點出很多重點,考題的問題, 個人覺得是出題者不用心, 那時 PENTIUM 應該出來了...在PENTIEM 之前的CPU 大多是這樣的....(但 8088 好像也不是, 有20條 位址線....,還可打開 A20 可以多一點MEMORY)那時的教育, 沒有那麼多元化, 課本說的就是唯一的真理, 沒什麼人敢問...而且, 也不一定是錯的, 因為很多 CPU 都是將暫存器跟資料線做成一樣大....不過忽然想到, 若一個 8位元暫存器的 MCU 可以處理16位元的資料,因為指標暫存器可以定址到16BIT 的位址 (像8051)是否可以說是16位元的MCU 呢??不過, 好像大家都不這麼說..... 大家還是說 8051 是8位元的MCU....
libraleu wrote:(但 8088 好像也不是, 有20條 位址線....,還可打開 A20 可以多一點MEMORY)那時的教育, 沒有那麼多元化, 課本說的就是唯一的真理, 沒什麼人敢問...而且, 也不一定是錯的, 因為很多 CPU 都是將暫存器跟資料線做成一樣大.......(恕刪) 變成談位址線了?但打開A20是從80286開始,8088並沒有A20這條位址線(A0-A19),這跟論述降息與次級房貸對經濟面的影響不同,小弟是覺得針對現實已在的事物不考證,而用"好像"、"差不多"、"也不一定"的態度就是草率的開端,出題目也一樣.....
libraleu wrote:感覺上有很多網友相當...(恕刪) CPU 比較注重的是運算能力而且一般而言會是指整數運算部份這其實是有典故的早期的浮點運算單位是外掛的多媒體運算指令也是這些年加入整合的所以也有人說要看ALU的能力當然,早期CPU設計時ALU資料的寬度也是跟CPU外埠的data bus相同除非有pin limit的需求或者記憶體控制介面有不同需求也就是說從cpu外埠的data bus已經看不出內部整數資料運算的大小可以看出 CPU內部各個 unit 的設計需求已經針對各自的問題點進行強化從 AMD 的 module 設計也可以更凸顯這一點程式寫作上牽扯最直接的也是整數運算所以也可以從硬體直接支援的最高整數型態長度來看 (跟依據 ALU的意思一樣)當然 ALU 進行 64 bit 運算並不代表一次就是 64 bit 進行演算也可能被拆成 32 bit 來做所以各家設計的方式不一,也會影響alu說法的準確性從軟體的層面來看就似乎比較適宜anyway多少位元就交給CPU設計廠商去定吧
ycweng wrote:小弟是覺得"好像"、"差不多"、"也不一定"的態度就是草率的開端(恕刪) 工程師的慣有毛病....... 我是覺得 看對象,不精確一點也沒有關係,畢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知道這麼清楚.
羽楓飄淚 wrote:只是說cpu進展這麼...(恕刪) 我想以目前的製程技術來看應該是商業跟市場考量羽楓飄淚 wrote:有些回應的大大都說到作業系統方面的問題,導致這麼慢演進!但是AMD INTEL這種製造商不是只看微軟的臉色來發展cpu吧!像是linux是開放原始碼的,要修改成64位元應該也是很快阿! 我想前面幾位說的應該指的不是開發速度軟體商跟硬體商跟花成本去做的話AP跟driver的改版其實可以很快重點是使用者的接受程度尤其是企業使用者這是龐大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