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Intel已经放缓了桌面CPU的升级速度 两年才会升级一次


abc003 wrote:
32NM到22NM ...(恕刪)


所以我說如果在續電力不再是問題的時候

apple會不會再增大晶片面積

換取gpu性能

我認為是會的

因為s600和a7的成本似乎也只要20美元

再增大一些對於成本增加也是有限

如果續航力再不是考量的重點

apple的確可能大幅提升行動裝置的gpu性能
abc003 wrote:
32NM到22NM ...(恕刪)


CPU的部分 移動處理器可以提升到和桌面處理器一樣

GPU卻沒有辦法做到桌面級的畫質 因為這不是單純的讓介面變順暢

而是底層的硬體需要複雜的Shader後處理特效和幾十億的三角形多邊型 還有上GB的顯存材質



你可以參考


[小惡魔的電腦教室] 4-2.顯示卡規格解說,附帶該死的3D圖學
嘟9375 wrote:
所以我說如果在續電力...(恕刪)


你的盲點太多, 預備知識不足.
這樣子只會雞同鴨講, 不會有什麼有意義的討論
一些基礎的東西要自己先去作一下功課.

1) 同時代的東西要和同時代的東西比

桌機的先天限制就是比移動性裝置少, 設計上限制條件少的東西, 就可以達到更好的 CP
至於要不要增大晶片面積, 是個問題很大的敘述
比較確切的應該是增加上面的電晶體數量與效能, 而不是面積
不然很久以前 .25 Micron 的 CPU 時代, 晶片面積那麼大一個...

嘟9375 wrote:
因為s600和a7的成本似乎也只要20美元
再增大一些對於成本增加也是有限


2) 晶片成本基本上是和晶片面積成正比 (同樣技術水準與製程, 且良率到合理水準以後)
封裝算是外加成本, 不過主成本還是在 Chip 的造價本身
量少的話則是光罩攤提的成本比率會提高

嘟9375 wrote:
如果續航力再不是考量的重點


3) 要用相當量電氣的 Tablet 等行動裝置不可能不考慮續航力 (計算機, 手錶那種微耗電的除外),
你這個 "如果" 至少在未來 10 年內沒有意義
除非你要一直帶著 Adaptor 到處跑, 然後接上電以後行動裝置也就不 "行動" 了


abc003 wrote:
32NM到22NM ...(恕刪)


因為我是從intel桌上型處理器來判斷的

上上代32nm i7和22nm i7來比

效能沒提升很多,功耗也沒下降很多

所以我才認為22nm似乎沒進步很多

可能現在的i7 gpu性能增加許多是能耗降不下來的關鍵吧?

至於蘋果gpu強不強

看每代iphone發表時所用的gpu就知道了

通常都是當時候最快最好的行動gpu
嘟9375 wrote:
上上代32nm i7和22nm i7來比

效能沒提升很多,功耗也沒下降很多

所以我才認為22nm似乎沒進步很多


一個是生產技術 (工具), 一個是設計
請先去從基本的 Intel Tick-Tock 開始看起

至於功耗有沒有 "似乎沒進步很多", 這個要看你的預期與選的比較基準
一般來說, 接近臨界值之後, 會有較多的限制因素影響冒出來
嘟9375 wrote:
所以我說如果在續電力不再是問題的時候

apple會不會再增大晶片面積

換取gpu性能

我認為是會的


更高的功耗因為物理定率限制了手機的表面溫度

手機會超過上百度那會把你燙傷 把塑膠殼都融化 手機有無法裝上塔扇 導熱管等等增加散熱面積

因此表面積有限的手機不可能用高功耗 不是不電池的問題

是物體的功率和表面溫度相關的物理定律

只能從提高能耗比的方面來做 也就是降低功耗同時提升效能

abc003 wrote:
手機會超過上百度那會把你燙傷 把塑膠殼都融化


在這之前, 光是人機界面的溫度標準就不會過了.

abc003 wrote:
CPU的部分 移動處...(恕刪)


我認為cpu部分反而沒辦法做到跟桌面級一樣

因為頻率上不去

高頻帶來高熱量

而行動裝置不能這麼熱

所以頻率部分會妥協

核心數如你所說

除非軟體配合

不然也沒必要做到很多核

因此行動處理器在製程提升下將來會跟現在的桌面級cpu實力相當

但如果是在除去耗電量這一因素之下

cpu的提升應該不會是第一選擇

GPU才是

話說後面怎麼整個討論串都離題, 在談這種 Basic 101 的事情?


abc003 wrote:
更高的功耗因為物理定...(恕刪)


所以我才說增加gpu核心數量

但同時要降低頻率

來限制發熱

但壞處是chip面積增加

成本變高

所以才說要毛利高的大廠來做
  • 1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