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3

CPU 發展為何停滯不前?

jeeyi345 wrote:
呵 我覺得有耶
支援多執行序的軟體數....
...(恕刪)

唉!只憑"覺得"卻不求證,就是最大的問題....

隨便抽下面的幾個應用如IExplorer、Explorer、Google Desktop、Nero InCD、PaintShop Pro...等好了,可觀察有幾個執行緒.....


nickjusynick wrote:
殊不知~全球視覺領導廠商nividia 揚言GPU 將會取代現行的CPU
一顆GPU代號TESLA 內部有240顆核心 是CPU所望塵莫及的...(恕刪)

GPU作為"特定用途"的Co-Processor輔助CPU是非常適宜的,"特定用途"如今也開始變廣了,這是好事,但100%完全取代General Purpose的CPU,不可能...
其實只要把"電"傳輸改成"光"傳輸,效能會大躍進,只不過現在不知道有沒人在做耶!?
講那們多有的沒的,真正還是要靠製程實驗室那些研究人員來顛覆近代矽晶片半導體所沒有的新思維,新方向,新架構
IBM我等你啦,唯有量子電腦是取代矽晶片為首半導體產業的唯一光明之路
hihihihihi10 wrote:
IBM我等你啦,唯有量子電腦是取代矽晶片為首半導體產業的唯一光明之路
...(恕刪)

很抱歉,我還是必須從技術以外的角度來潑些冷水....

一旦量子電腦運轉成真,所有目前最安全、最普及、基於超大質數的加密解密機制將會不堪一擊,姑且不論對於金融跟經濟層面的衝擊,各國的國安密碼也將一戳就破,不管是那一個國家先研發出來,除了基於國安理由先藏起來自家用於破解他國密碼外、或作為另類金融核武之外,會不私心將此技術管制到天荒地老、甘會輕易佛心將此技術外流商用化、普及化嗎?

那如果也盡快將學理上絕不可能被破解的量子密碼商用化,作為量子電腦的配套呢?一旦個人、公司、國家、甚至恐怖份子的密碼都變成不可破解了,各國的國安單位跟情治單位,包括擁有最多優秀密碼專家跟數學數論專家的美國國家安全局以及家大業大的中央情報局,還要在江湖上混嗎?

Chernsha wrote:
想請問瞭解的大大們,
現今 CPU 的發展為何停滯不前?...(恕刪)

如果由某種角度來看
CPU是退步的
以前386 486時期CPU是小小一顆不用風扇
現在CPU是小了點
但配一顆很大的風扇
以前CPU是單倍頻
後來出現486DX 2-66才有雙倍頻出現
內頻提升一倍到效率約只有提升33%
到了P-75也延用486 DX-2的概念
以50×1.5倍頻去跑
如果以66外頻去超到100
可以明顯的感受到CPU變快了
後來的CPU就一直拉高內頻來賣
從開始的1.5倍到目前的10倍頻以上
但其實倍頻越高效率越低
最後只是空轉發熱
因此單核CPU在達到3.0G以上出現了大瓶頸
效能無法再上去
因此只好加大快取記憶體、提高外頻、降低倍頻數來提升整體效率
為了提高外頻只好加大CPU及記憶體的頻寬(腳越來越多)及週邊設備的改革升級
到後來發現單核的發展又出現瓶頸
效能無法有效再提升
只好發展雙核及多核
配合一些行動電腦低耗電及輕薄需求
只好降低整體頻率及電壓...
不過可預見的
CPU如果要效能再提升
將來腳位一定會越來越多
因為CPU的所有訊息都要經過腳來傳輸
越多腳就能一次傳送越多的資料
RAM的情形也和CPU一樣
skye1123 wrote:
是沒錯,但是在電腦的世界,沒有這樣的問題
如果你可以把他想作4個人每個人開一段路,起點不同,每個人確時只需開一個小時呀...(恕刪)


恕我直言

你所說得這個想法應該是Pipeline(管線)觀念
而並非是多核心啦

管線早就行之有年囉

不過管線跟多核都有資料相依即效能大減的毛病
早期管線CPU在分支預測地好壞是效能瓶頸的所在
不知哪個大大可以分享多核最大的硬體瓶頸在何處呢




ycweng wrote:

很抱歉,我還是必須...(恕刪)


大大你說的有理阿 只是我一想到 量子電腦真研發出來,對人類科技真是一大突破
想當然,這東西不會給一般民眾使用,不知我有生之年是否有幸看到這產品問世呢??
無心插柳柳成蔭

這一篇看似簡單的提問,居然引出了後續這麼精采的討論

受教不少~
ycweng wrote:
唉!只憑"覺得"卻不...(恕刪)

原來如此,真是不好意思
那可以請教一下為什麼在做耗費cpu工作(遊戲、轉檔、解壓縮)時
我的雙核心只有一邊高呢
另一邊涼的跟什麼一樣
MagicBurst wrote:
量產以後就便宜了阿~...(恕刪)

Intel的愛妻不是已經量產市售了?
怎麼一顆還要那麼貴..........
  • 1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