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gji121 wrote:因為不想讓Xeon...(恕刪) nVIDIA 的 Tegra 系列(Tegra 3/4/K1/X1) ,不是 Intel 公司出產的它是一家做顯卡的公司,還蠻有名的,nVIDIA (英偉達),雖然中文名稱也有一個"英"字,但和英特爾沒有關係,並不是 Intel 子公司或關係企業。該公司也有生產 ARM處理器 和 平板。Tegra系列 的特色是:整合了強大的 GPU(192核心以上)除了3D繪圖加速,還有 CUDA 指令集可以輔助浮點運算。是目前所有 ARM處理器 中,內顯 GPU 最強大的。↑ 圖中展示 Tegra 的內顯性能,3D動畫,細節栩栩如生相比 PC 電腦用的 中低階顯卡,也不會太遜色。關鍵是:耗電低。市面有些安卓遊戲機,就是用 Tegra 處理器的。nVIDIA 還特別推出了一個 GAME ZONE 平台(類似 Steam 那種可以購買遊戲的軟體市集)。裡頭的遊戲都是專門為 Tegra 的強大內顯設計的,別的 ARM處理器 跑不動。所以 Google PLAY商店 上不會看到那些遊戲上架。*******************************Tegra K1 的安兔兔跑分(網路上搜尋的資料)約 高通驍龍 800 那個程度最新的 Tegra X1 安兔兔跑分約 高通驍龍 820 的程度不過安兔兔測分,著重在 CPU 部份,跑圖形只是隨便過幾個3D模型,也沒有測 CUDA 性能。是測不出 Tegra 的 GPU 真正實力的,安兔兔分數只能用作參考 CPU 部份的性能。並不代表 GPU 部份的性能。GPU 除了打遊戲,因為浮點運算能力很強,可以用作各種演算。例前面有網友說的:氣象模擬、人工智慧AI、語音辨識、圖形辨識、各種科學分析........關鍵是要有「軟體」啦。因為它是 CUDA 指令集的,也有相關的 API 開發套件/框架,開發軟體算友善。PC電腦上,原先就有很多利用 CUDA 來加速演算的軟體,舉例比如:壓影片/直播 的軟體,可以開啟支援 CUDA 來加速。CUDA 算是很成熟的 GPU 加速技術,使用歷史已經有很多年了。開發教學和經驗,容易搜到和學習。
任何東西都存在瓶頸,安謀也不列外,只是現在還不只知瓶頸會在那個階段而已,說不定還沒超過intel60%的效能就無法提升了!而intel過去也遇過很多瓶頸,例如︰散熱問題,高頻問題。突破瓶頸方式︰雙執行緒,雙核心,多核心,多功,64位元,CPU內建顯示。現在intel應該是又遇到新的頸瓶而無法提升效能。
msnman63 wrote:任何東西都存在瓶頸,...(恕刪) ARM卡關卡更大吧...誇康一代神U 801之後的問題有多少不用提了吧NV那個地瓜功耗問題太大,只能用在車載機之類的市場...至於INTEL...我前面已經提過Stratix 10了
孫浩彧 wrote:其實 CISC 還是有很多優勢 Intel 的 IA64 故事可精彩,大家可以古哥一下 最後 Intel 被迫回到 X86,順便把 X64 也吞下去 不過還好 AMD 不爭氣,Intel 可以繼續快樂擠牙膏 說AMD技術打不過Intel的。應該都是Intel推出core系列後才比較有接觸的人。如果一路從486年代看過來。雖然大部分還是Intel領先。但AMD有段時間可是不輸Intel的。無奈AMD的產能跟行銷都不夠力............
evildjkay wrote:不,其實AMD最大的問題是出在GlobalFoundries上 GlobalFoundries 有一半責任 不過以核心來說,AMD 的 ZEN 核心也勉強趕上 i 2年前的水準 希望明年Q1 ZEN 準時上市,明年下半年 10 奈米也能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