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henchenwwc wrote:
GG 2nm 的客戶群中, 赫然發現 i社 !
對, 因為目前全球桌機vs筆電處理器大約是1:3
i社目前以出貨量市占率超過70%的mobile CPU為主, 畢竟從MTL就可以知道i社 自有EUV機台數還不夠每年出貨量, 18A自然要先用在PTL生產
至於桌機平台不是i社優先考慮的出貨量, 加上NVL-S本身架構重整比預訂時間晚了近半年, 剛好跟著N2出, 可以把先前跟TSMC的合約走完
MUS wrote:有興趣可以研究2025 VLSI
N2還沒用上BSPD, PPA進步相對較小, 同功率下較N3E可增加14~15%時脈, 或同時脈下可減少24~35%的功率
18A比對Intel 3的話, 同功率下可增加18~25%時脈, 或同時脈下可減少36~38%的功率
再者這次18A 揭露的成果並不僅僅是i社自己說了算, 共同掛名的還有來自Alphawave Semi/ Nvidia/ Apple的作者, 如果你懷疑這三家的員工也會昧著良心掛名, 丟自己公司的臉那就再說囉
stephenchenwwc wrote:
我可是很期待 intel 18A-P 真實產品呈現.
最好是用筆電 U, 或是 桌機 U 推出市場. 這樣, 各處評測產品才會準確.
ASIC業者智原指出,去年10月於18A平台流片(流片),目前已收到樣片、順利對接。
MUS wrote:...2024年10月智原採用18A 流片, 而i社自家的PTL, CWF都在8月就流片了2025年4月AMD採用N2 流片, 業界首發而且還領先蘋果
ace ventura wrote:
怎麼一堆"I...(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