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Intel 公布新任 CEO!前董事會成員陳立武將於 3 月 18 日上任 宣布 Intel 將重回工程導向重建客戶信任

stephenchenwwc wrote:
GG 2nm 的客戶群中, 赫然發現 i社 !


對, 因為目前全球桌機vs筆電處理器大約是1:3
i社目前以出貨量市占率超過70%的mobile CPU為主, 畢竟從MTL就可以知道i社 自有EUV機台數還不夠每年出貨量, 18A自然要先用在PTL生產

至於桌機平台不是i社優先考慮的出貨量, 加上NVL-S本身架構重整比預訂時間晚了近半年, 剛好跟著N2出, 可以把先前跟TSMC的合約走完
stephenchenwwc wrote:
2nm 工藝戰火白熱化, GG SS i社 競爭激烈...


有興趣可以研究2025 VLSI
N2還沒用上BSPD, PPA進步相對較小, 同功率下較N3E可增加14~15%時脈, 或同時脈下可減少24~35%的功率
18A比對Intel 3的話, 同功率下可增加18~25%時脈, 或同時脈下可減少36~38%的功率

再者這次18A 揭露的成果並不僅僅是i社自己說了算, 共同掛名的還有來自Alphawave Semi/ Nvidia/ Apple的作者, 如果你懷疑這三家的員工也會昧著良心掛名, 丟自己公司的臉那就再說囉
MUS wrote:有興趣可以研究2025 VLSI
N2還沒用上BSPD, PPA進步相對較小, 同功率下較N3E可增加14~15%時脈, 或同時脈下可減少24~35%的功率
18A比對Intel 3的話, 同功率下可增加18~25%時脈, 或同時脈下可減少36~38%的功率

再者這次18A 揭露的成果並不僅僅是i社自己說了算, 共同掛名的還有來自Alphawave Semi/ Nvidia/ Apple的作者, 如果你懷疑這三家的員工也會昧著良心掛名, 丟自己公司的臉那就再說囉


我可是很期待 intel 18A-P 真實產品呈現.

最好是用筆電 U, 或是 桌機 U 推出市場. 這樣, 各處評測產品才會準確.

今年就可以了啊! 挑一個產品推出, 其餘要下單 GG, 大家都沒意見.
intel 18A-P 可是萬眾期待. 要不挑顆伺服級的 U 推出也可以.
stephenchenwwc wrote:
我可是很期待 intel 18A-P 真實產品呈現.

最好是用筆電 U, 或是 桌機 U 推出市場. 這樣, 各處評測產品才會準確.


18A-P 是18A低功耗的優化版, 跟N3E的概念相近, 不會是今年下半年首發的18A
Intel 18A試產順利 ASIC客戶贊

ASIC業者智原指出,去年10月於18A平台流片(流片),目前已收到樣片、順利對接。

2024年10月智原採用18A 流片, 而i社自家的PTL, CWF都在8月就流片了
2025年4月AMD採用N2 流片, 業界首發而且還領先蘋果
ace ventura

那個"試產"新聞鍵結確定不是置入性行銷? 新聞只提到"樣品驗證", 完全沒提到"試量產"?![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5-04-25 11:01
eclair_lave wrote:
畫唬爛不用錢?
INTEL要是手上只有1台EUV做intel4/intel3根本平常光調機就飽了還生產個屁


+1

以GG而言
如果只有一台
那這台只會在EUVL部門
根本不會流到產線...
MUS wrote:
18A-P 是18A低功耗的優化版, 跟N3E的概念相近, 不會是今年下半年首發的18A
Intel 18A試產順利 ASIC客戶贊


一般來說
送樣都是挑出來好的送
如果送樣都挑不出好的
那就不用做生意了

Intel的問題不是單純設計的問題...
是設計不出能高良率的設計...
製造部門無法滿足設計要求...

就算是i社要委託GG生產
GG也不會i社想如何設計就如何設計
也是要follow GG的design rule
GG的design rule已經考量到自身的製程能力...
MUS wrote:...2024年10月智原採用18A 流片, 而i社自家的PTL, CWF都在8月就流片了2025年4月AMD採用N2 流片, 業界首發而且還領先蘋果


AMD 今年會推出的新一代 CPU 是使用 GG 3nm.

intel 18A 真有大幅進步的話, 今年就可推出筆電級 CPU.
那怕只是部分型號是用 intel 18A 工藝, 其餘下單 GG.
對 i社 的營運, 理論上是能止血加分滴.
真有那樣好, 那本年要超越 AMD CPU 銷量, 不就是逆轉最佳時機!?
因為 AMD 只用 GG 3nm 而已.


消息滿天飛, CEO 說下半年推出 18A 的 Panther Lake.
可是又有 i社 人, 在公開簡報中, 規劃為 2026年.

i社 就別再賣關子了. 好多支持的 i粉, 引頸期盼哩.
不論是自產 18A 的U, 還是下單 GG. i社 今年勢必要推出新 CPU.
別忘了去年 AMD 只是用 GG 4nm 工藝生產的.
stephenchenwwc

有自信點, 把 快速 兩字移除[笑]

2025-04-25 11:56
ace ventura

我是和川普賣100年無息美債一樣給了 INTEL 100 年超車時間[笑到噴淚]

2025-04-25 14:10
Sinfield wrote:
+1以GG而言如果只...(恕刪)


一般來說

豬屎屋(Design House) 要的是性能
Foundry要的是良率

因為設計出來的性能要好才能賣錢
Foundry的良率要高才不會賠錢, 進而賺錢
Foundry的賺錢能力講良率還太籠統
重點是良率要贏過第二名多少
贏的多
就可以賣價還可以是別人的成本價還有賺頭...

i社是設計與品牌的毛利, 被製造部門的虧損吃掉....
Sinfield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5-04-25 11:47
ace ventura wrote:
怎麼一堆"I...(恕刪)


GAA的製程很需要EUV
因爲FinFET的Fin是EUV一層光罩就可以後續蝕刻出Si 的fin, SAQP就要多層
GAA是 多層Nano sheet
要多次光罩曝光

EUV又很吃經驗
這麼小的線寬繞射很嚴重
理論pattern與實際pattern差很多
都要靠計算攝影學的校正
校正如果用AI,當然要大量數據
比數據當然是GG最多
而且是成功的大量數據

怎麼一堆人天真的以為有台EUV就可以做的出來?
捏出一顆當然有可能
問題是整片wafer有幾顆像樣的die?

如果那麼好做
就不會有GG獨大了~

對於photolithography ,GG與ASML在草創時就有革命情感

從immersion photolithography 開始, 林本堅提出,ASML做出幾台,延續193nm波長的生命,然後把Nikon與Canon趕出市場

到後來EUV研發出問題,GG從試驗機幫ASML debug,慢慢的推出量產機3400系列,EUV製程的量率都是長久的經驗累積,從製造經驗到計算修正技術,累積的護城河深的很⋯

GG是foundry 良率是賺錢的依據,沒有良率早就倒了不會活到現在~
ace ventura

在川普強盜式的威脅和賣台政黨的配合下, 台積電工程師入駐INTEL (無償技術轉移)幫忙量產絕對不是夢[挖鼻孔]

2025-04-25 14:12
Sinfield

小粉紅會把Intel的委託GG加工的合作變成無償技術轉移來炒作...

2025-04-26 0:17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