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步評測慢慢被釋出.一如所料, i社在工藝上的弱勢, 讓功耗相對高一大截.這組裝好的系統, 樓上有人說電茶壺機. 我認為叫 "開飲機" 比較適合.想喝幾度, 用啥程式跑就能得到.Ryzen 5000 續賣到明年 Q1.在此道德勸說一下: 臺灣的零售請跟上國際降價.對於看到 12代怯步的人, 可以輕鬆點入手 5000系列.很多 "一般" 的 user, 就缺個好理由換掉手中較舊的PC.就當響應政府五倍券啦~
stephenchenwwc wrote:初步評測慢慢被釋出. 01測試還有版上風大那篇算是非常溫和,十足十給intel面子,畢竟人家也有粉絲要顧...但走出同溫層...YT勇敢點下去才是真世界,讓你沒辦法假的...幾家評測甚至都加入5900X跟5950X PBO,拉到各種打平...,沒平的也追到10%以內...這要怎麼面對明年初遊戲平均有15%增長的3D快取Ryzen?今天看完國外各測廠YT...再回首腦補這兩三個月補到臉腫的文章,還有那些強50%、100%,i5默全秒的中國流出...真的是...前幾天好像在過中元節
loki6865 wrote:01測試還有版上風大...(恕刪) 有些12600K的測試出來了,遊戲真的蠻強的有打到R7R9,畢竟是同一個大核,就像5600X有局部的遊戲也摸到i7,感覺會是超香的遊戲處理器。跟11代一樣吧,最值得買的是i5。
LIKE-SEIKO wrote:大小核混搭 的架構 如果用台積電 最先進的製程做出來不曉得成績會跑到多少 奇妙的是,AMD 不是用自己的晶圓技術,而是借用別人的力量生產,付錢請人來幫打反而沒人說它「勝之不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