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價屋:
R5-2600 5950+
I5-9400F搭機價 4800~4900
主版B360+ 2666*2雙通道效能就已經比2600 搭 3200*2 好一點點~ 目前90%遊戲只支援到6~8線程... 扣掉2600沒發揮到的效能 只跟 9400F打個平手~
RYZEN 還要3200雙通道才能發揮95%以上的能力...
我自己也有要組RYZEN(雖然是要拿來工作)~ 不是要DISS AMD~
單純就事論事 嚴格公平的論成本比較~
不去因為要替哪邊說話就只用抽象的大概去比較2邊成本花費...
就算搭Z板上3200*2也因為9400F目前的價位把主板價差打平了~
更別提低於2400的B450 我還不敢用~
這個時期AMD註定會先強上一陣子
現在還拿2600跟9400F說呢
等7月之後都3000系列了
I家拿什麼出來對比一下
而且到I家新桌面U出來的時間感覺還要再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挑什麼呢
都五月AMD產品都準備要解禁了
而且9400F是便宜阿 就沒內顯 這東西平常是用不到 要用的時候你就煩惱了
9400F現在有價格優勢是吧?
別人插2600的現在都準備不用換版升級3000系列的選擇了
下一代的I家換不換腳位
I家在新玩具出來之前拿什麼跟別人比呢
要是到時候真的AMD沒有因為他自己現在比較強 售價就拉抬的很高
如果還是個合理的價錢範圍升級換代
I家有什麼優勢?
那時候還2600呢 到時候A家都直接出清2600換3600去了
還不用換版
再幾個月 再等個兩個月就有了
不是急著要組電腦的人根本就不用考慮目前的I家
首先樓主並未開宗明義的闡述自己的需求是什麼
是遊戲優先呢、還是工作為主?
再者預算大約是多少?
文章標題直接問“AMD的優缺點是什麼?”,看似直率,但卻有些籠統了,總不能讓回文的前輩們從TR2到GE200全系列AMD的優缺點都一一表列吧?
個人感覺樓主是想組AMD系統的,但又怕踩雷,兼又預算有限,所以這才上網問,是吧?
其實無論組I社或A社的電腦,CPU反倒不是最重要的,多做點功課選擇評價好、用料實在的電供、主機板、記憶體模組才是重點。什麼幾NM製程、什麼核心架構、快取延遲之類的,對樓主來說很重要嗎?選擇當下對自己最適合的零組件,在效能與預算上取得最佳平衡點,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再者,組電腦還需要多考量未來升級性,當然如果樓主想要一次到位不考量升級性的話,直接組Intel系統就好,不要妄想現在組z370+i3-8100,未來可以等i7-9900K跳水或等10代u出來再無痛升級CPU,過往的I社CPU演進史告訴我們這是不可能的,換個製程就換個腳位已然成為I社常態,想升級就得去二手市場碰運氣。
如果有考量未來升級,那A社就是首選,現在用x470或b450主板配顆2200g,未來看自己需求再選擇要不要升級ryzen 3代CPU。r3比之I社CPU強不強不好說,但就以往A社的效能提升幅度來說,同價格定位的CPU 普遍高於10%。而隨著時間的推進,未來可預見的各種軟體優化將更全面,驅動程式將更完備.....
這個在K6玩上來而且被坑過的人應該能體會~
INTEL配線路設計OK的主機板就算30FPS也不會卡~ AMD主板亂配配到雷的話就算60FpS也會卡~ K6到am2是大多數主板都會卡...
就算不玩遊戲~ "以前"的AMD就是讓大多數人怕怕的~ 企業也很少用~
最近出ryzen才讓我比較有興趣想組來用看看...
主機板很多人都不知道對使用起來的感覺有多重要~ 那是最近3~4年改善很多才減少坑板... 但多少還是會有坑板...
ps/ps2模擬器跑一下就能比較出好板跟不好的板差別了~ 我都拿模擬器當作主板設計的好不好 的測試~
目前主流就是 R2000跟 8/9代~ 要比當然拿市面上的比~ 拿不存在的東西比個鳥蛋?
我之前對INTEL的手段很不爽但我還是會買~
與其不用腦隨便買還不能掌握效能... 我寧願多花那一點點心思祖個我玩遊戲不會後悔的~ 講一些理論卻沒表示是甚麼樣的前提 嚴格來說沒有可考性和意義... 不同用途需求和考量以及不同人的使用習慣經驗不能混為一談...
散熱器因為"溫度" 而斷腳更是非常少看到人講過(編故事? 造謠? 幻覺? 作夢?)
我在M01也N次說跑應用我會買RYZEN~ 一碼歸一碼~ 應用歸應用~ 對遊戲需求我一定要龜毛~
通用無壓力? B350沒更新BIOS上2600X/2700X 長期或高壓力使用就看到有人遇到問題~
更別提用到非三大廠主板不知道會有啥問題 也不知道就算是三大廠 會不會遇到設計不良的主板...
事實就是產業界很大比例用INTEL... 難道他們有比較時間多?
是要挑的時候閉眼挑然後無法確定會不會有問題還是購買的時候找人好好的選 穩穩的用?
RYZEN還沒出來之前也沒看到多少人買INTEL配錯的或抱怨不知道怎麼分... 也不是說組AMD就可以不用作功課隨便買...
AMD的主板問題 是沒從AM2以前開始用只想隨便不用腦買的人不了解的~
運氣好又沒啥特別講究當然隨便配一下OK能用就好~
更別提AMD也有分 AM/AM+/AM2/AM2+/AM3/AM3+/AM4/TR 有些舊U也不能插新板 AM4的U也不能插AM3...說不用去分甚麼CPU可以裝甚麼板子是認真的? 外面店家是已經自動幫你淘汰掉舊世代了~ 原價屋都還有AM3主板能買~ 只是沒賣CPU~
之前775中期要換到CORE-I的那3年AMD也是換了3次世代或平台
我買AMD,遊戲卡頓時我買了張1080TI來升級就不頓了。
現在的遊戲只要CPU有一定效能以上,效能瓶頸就在顯示卡。
誰會特地買一顆跑不動遊戲的CPU,然後來抱怨遊戲卡頓?
況且目前I社A社同價位CPU,配上同一張顯示卡,
遊戲fps差距在10%以內,
幀數:240 vs 264 , 100 vs 110 , 60 vs 66 , 30 vs 33
在吃效能的大作中,fps也就個位數的差距。
請問同價位的RYZEN與I7,
有哪款遊戲是I7順跑而RYZEN跑不動的?
你要說無關fps,瞬間卡頓要看幀生成時間,
那麼請提出RYZEN幀生成時間普遍高於INTEL,
RYZEN幀生成時間是常態不穩定的測試報告。
否則說跑遊戲INTEL就是順,RYZEN就是頓的說法,
是玄學,而非科學。
基本上,用「感覺」來評斷CPU效能本身就有問題了,
何況是用幾年前對AMD的感覺來評斷現在RYZEN的效能,
問題更大。
然後用這種沒根據的感覺來推薦他人,
蠻不負責任的。
現今AMD的效能大約就是遊戲輸10%,多核贏20~40%。
連以往為人垢病的磁碟IO也贏1~3%,基本持平。
目前AMD給的效能是史無前例的佛心。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