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AMD 將提供 6 千兆瓦的晶片,OpenAI 可獲得高達 10% 的 AMD 股份

*** 本文谷歌翻譯採用的"兆"是對岸百萬的說法, ***

AMD 要和 輝達別苗頭

https://www.tomshardware.com/tech-industry/openai-and-amd-announce-multibillion-dollar-partnership-amd-to-supply-6-gigawatts-in-chips-openai-could-get-up-to-10-percent-of-amd-shares-in-return

OpenAI 和 AMD 宣布數十億美元的合作夥伴關係——AMD 將提供 6 千兆瓦的晶片,OpenAI 可獲得高達 10% 的 AMD 股份作為回報
==
OpenAI 和 AMD 宣布達成數十億美元的合作夥伴關係,兩家公司將合作開發基於 AMD 處理器的 AI 資料中心。 OpenAI 承諾從明年的 MI450 開始,採購 6 千兆瓦的 AMD 晶片。採購方式包括直接向 AMD 採購晶片或透過雲端運算合作夥伴採購。 AMD 執行長蘇姿豐向《華爾街日報》表示,這筆交易將在未來五年為 AMD 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收入。

兩家公司並未揭露交易的具體財務細節。不過,AMD 強調,每千兆瓦的產能價值數百億美元,因此這筆交易的價值可能超過 600 億美元。

作為回報,OpenAI 將獲得最多 1.6 億股 AMD 股票的認股權證,約佔 AMD 股份的 10%,認股權證價格為每股 0.01 美元,並將分階段授予,前提是 OpenAI 達到部署里程碑。這些認股權證只有在 AMD 股價上漲時才會行使,但具體細節仍不清楚。

這筆交易對 AMD 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勝利,與英偉達上個月宣布的與英特爾的開創性合作形成鮮明對比。根據該協議條款,英偉達和英特爾將共同開發搭載英偉達顯示卡的 PC 用英特爾 x86 RTX SoC,以及客製化的英偉達資料中心 x86 處理器。作為交易的一部分,英偉達還獲得了價值 50 億美元的英特爾股票。

為了因應快速成長的需求,OpenAI 將使用 AMD 的晶片進行推理。 「很難誇大這有多難……我們希望它能非常快,但這需要一些時間。」OpenAI 的 Sam Altman 對《華爾街日報》表示。

AMD 董事長兼執行長蘇姿豐博士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與 OpenAI 合作,實現大規模的 AI 運算。此次合作將 AMD 和 OpenAI 的優勢融合在一起,實現真正的雙贏,助力實現全球最雄心勃勃的 AI 建設,並推動整個 AI 生態系統的發展。”

首次部署將是價值 1 千兆瓦的 MI450 晶片,計劃於 2026 年下半年完成。奧特曼表示,人工智慧建設已經進入了一個「整個產業必須團結起來,每個人都會做得非常好」的階段,不僅在晶片和資料中心方面,而且在供應鏈的下游也是如此。
2025-10-07 0:34 發佈
不知是否根據三樓 TGP (Total Graphic Power) 這麽算?

MI450(X) 一張卡聽說 2500W TGP

6 gigawatts = 6,000,000,000 watts

6,000,000,000 / 2500 = 2,400,000 張卡

但明年第一年先完成 1 千兆瓦 = 400,000 張卡

==

AMD 暴漲至200 鎂

==

之前 OpenAI 和輝達在 9月22日 才達成 10 Gigawatts 合作協議

所以 AMD 規模也不小啊
綜合

https://wccftech.com/amd-instinct-mi450x-has-forced-nvidia-to-make-changes-with-the-rubin-ai-chip/

https://www.tweaktown.com/news/107939/amds-next-gen-instinct-mi450x-forced-nvidia-to-increase-tgp-memory-bandwidth-on-rubin-gpus/index.html

https://www.xfastest.com/thread-305082-1-1.html

看來NVIDIA和AMD正在競相打造更卓越的AI架構,兩家公司都在修改下一代設計以獲得優勢。

NVIDIA和AMD未來的AI產品備受期待,因為它們計劃在多個方面進行大規模升級,包括功耗、記憶體頻寬、製程利用率等等。然而根據一些報告和SemiAnalysis 的一篇X文章,AMD的Instinct MI450 AI系列與NVIDIA的Vera Rubin之間的競爭預計將比以往產品更加激烈,因此隨著時間的推移,架構發生了許多變化。

SemiAnalysis引用了AMD高層Forrest Norrod的言論,其中提到他對MI450產品線持樂觀態度。他聲稱Instinct MI450 AI產品線將成為AMD的Milan時刻,這指的是隨著EPYC 7003系列伺服器處理器的推出,EPYC產品線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更重要的是Norrod明確表示MI450將比NVIDIA的Vera Rubin更具競爭力,下一代產品線將毫不猶豫地採用AMD的技術,而不是NVIDIA的技術。

現在SemiAnalysis聲稱MI450X和VR200 Rubin的設計都經過了不斷的修改,TGP額定值和記憶體頻寬都有所提升。這些調整主要是為了推出一款優於其他產品的優秀產品。例如MI450X的TGP比初始值增加了200W,而Rubin的TGP也相應增加了500W,達到了2300W。同樣Rubin的記憶體頻寬也從每GPU 13TB/s提升到了每GPU 20TB/s。 SemiAnalysis聲稱這些修改與競爭激烈的市場有關。



毫無疑問隨著即將推出的產品,AMD和NVIDIA產品之間的技術差距將會縮小,因為預計兩家公司將採用相同的技術,無論是HBM4、台積電的N3P製程,還是採用chiplet的設計。 AMD過去的產品存在相當大的差距,主要是因為它無法跟上NVIDIA的產品週期,但隨著Vera Rubin的加入,競爭將更加激烈。

目前這兩款產品線的具體規格尚未公佈,但根據AMD高管(尤其是Norrod)的聲明,MI450顯然將搭載該公司有信心獲得市場認可的硬體。同樣在NVIDIA方面,Vera Rubin的GPU也已開始獲得市場認可,例如OpenAI的採用,這表明競爭已經拉開帷幕。
現階段是超大型 HyperScaler 都投很多錢進去買東西。
但這些投資,需要從某些人身上「賺回來」。
總不能只有一直發股票換鈔票,賣自家股票拿到的錢不能算作營業利益。
eclair_lave

這筆交易對AMD來說還是蠻划算的,能進到當紅應用的供應商大額供貨,後面的巨量使用數據回饋及產品改善循環,還有設備維護更新收入等都是正面收穫

2025-10-07 9:53
eclair_lave

再更後面就要看AMD自己抓不抓的住這次敲門磚,提高其他伺服器商的下單意願

2025-10-07 9:58
以前大型資料中心向 Server 商(IBM, HP, Dell)買電腦來建服務,
後來自己用量起來後,大型資料中心自己設計 Server 規格自己發 ODM。

AI Service ? LLM 廠商以前向大型資料中心取用算力,
現在 AI Service 自己維護或是寄放算力設備?

以前 Apple 自己買自己產線專用的設備機台,放在 OEM 廠生產。
chiyenms wrote:
以前 Apple 自己買自己產線專用的設備機台,放在 OEM 廠生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鴻海前往美國設廠,而不是蘋果自己在美國生產?

(少寫的那句話我幫你補)
eye1984

看看三星玩成什麼樣子

2025-10-07 12:48
85683213

三星玩得很好,組裝最賺錢也最穩定;輝達現在不只收回自己做,還自建好幾個雲;S.C. 那些你原本又不會。原本製程就是蘋果開發的當然自己造最好,美國很多中小企業也自己造。

2025-10-07 21:42
是比電力還是比算力?
85683213 wrote: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鴻海前往美國設廠,而不是蘋果自己在美國生產?
(少寫的那句話我幫你補)


要拿新品單有時很需要 get close to customer。

但鴻海的主要產量還是從中國大陸出貨。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是比電力還是比算力?


算力的話缺乏共通基準,且要對股市報也不好報。

報瓦數算是可行方法,以當代或下代晶片的能源效率自己推估。
會有效率誤差與特化改變,以及有沒有用低階高耗能低效率晶片充數的問題,
但目前要以 AI 算力報本身不可行,沒有共通基準。

之前市場是用同家 nVidia 的晶片型號來報,有主流型號同血統的話是可接受的比較級。
但 AMD 的是不同血統系列,特性與進展狀況不一樣。
85683213 wrote: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是鴻海前往美國設廠,而不是蘋果自己在美國生產?


這我來回答
1. Apple 自己不會管理工廠, 工廠不是只有買機台就可以生產, 效率管理與參數調整才是重點
2. 鴻海為何要求Apple consign機台?因為此種機台只有Apple在用, 其他公司幾乎不用, 鴻海買太多同一種機台, 又不能使用在其他客戶上, 對鴻海風險太大, 因此由Apple出錢購買後consign在鴻海工廠內使用
eclair_lave

18A也是直到8月時都還有新聞報PDK才在Ver0.9版,這種準備度自然沒什麼客戶敢跟他賭

2025-10-08 10:02
eclair_lave

也難怪NV是簽買客訂而不是交由代工,客訂表現不佳少買便是,賠也是i生產在賠,交代工要是良率/產出不佳,直接NV變怨大頭

2025-10-08 10:08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