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AMD 力挺 x86 生態系,直言 Arm 架構已無優勢

近年來,得益於亞馬遜等雲服務大廠紛紛自研Arm架構伺服器CPU,蘋果Mac產品向自研的Arm處理器,高通面向PC市場推出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等帶動,Arm已經在伺服器市場和PC市場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今年7月,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as對外透露,Arm來自資料中心市場增長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人工智慧。從2021年開始,隨著AI熱潮的爆發,使用Arm晶片的初創公司數量也激增了12倍。目前在使用基於Arm架構的處理器的伺服器客戶數量已經增長至7萬家,自2021年以來增長了14倍。

Bernstein Research的預測顯示,2023年,全球近10%的伺服器採用了Arm伺服器CPU,其中半數由AWS部署,其雲端中已有超過200萬個自研的Graviton晶片。

另外,隨著蘋果公司的Mac產品線全面轉向自研的Arm架構的M系列處理器,高通面向PC市場推出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以及輝達攜手聯發科推出基於Arm架構CPU的個人超級電腦 DGX Spark等廠商的驅動,Arm在PC市場的份額也在持續增長。

在今年的COMPUTEX 2025展會上,Arm就曾宣佈今年出貨到頂尖超大規模雲端服務供應商的算力,近50%是基於Arm構架。Arm也預估PC與平板市場,Arm構架將佔整體出貨量40%。
而Arm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進展,主要得益於其在AI計算性能與能源效率方面的出色表現,並且相對於x86方案來說,其在綜合成本上也更有優勢。

不過,在近日的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 2025)上,AMD計算和圖形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 Jack Huynh 對當地媒體ComputerBase表示,x86 正在強勢回歸,Arm 相較x86 已無任何優勢。

比如在AI性能和能源效率方面,AMD也與之前英特爾一樣,駁斥“x86不夠高效”的錯誤印象。它們認為無論搭載AMD Ryzen 或Intel Core 的處理器,筆記本產品在保障性能的前提下,都能提供更長的續航力,且能充分運用強大的x86生態系統。這將使得Arm 無法在整體使用體驗上勝過x86。

雖然搭載蘋果的M系列處理器的Mac產品,以及高通驍龍Snapdragon X系列PC都帶來的出色的能效表現,但是隨著AMD 與英特爾分別加速推動新的AI PC晶片,Arm CPU的這一優勢正在消失。

比如而英特爾的Lunar Lake 在NPU 性能高達120TOPS,能源效率也大幅升級。宏碁聲稱其Lunar Lake 筆記型電腦在 65 WHr 電池和 IPS LCD 螢幕基礎上,電池續航時間可長達29小時;華碩也聲稱其基於Lunar Lake 處理器的Expertbook筆記本可以提供長達 29 小時的 Netflix 播放時間。

AMD 最新推出Strix Point 與Strix Halo 的APU 在性能/能效比也達到了最佳水準,因而在筆記型電腦、MiniPC及掌機等產品中獲得廣泛採用。重要的是,AMD 旗艦款Ryzen 9 AI MAX+ 395,整體高達126TOPS,高於Arm 的解決方案,足以證明x86 已經相比Windows on Arm 更具優勢。

AMD明確表示,AI PC只能從一台好的PC中成長起來。Jack Huynh 解釋說,AMD 的首要目標是為“完美PC”提供硬體和軟體,他還出現在 IFA 2025 上聯想等一些合作夥伴活動。在這方面,實施AMD雄心勃勃的路線圖並保持合作夥伴可以信賴的節奏非常重要。

當然,這並不代表Arm PC時代已經結束,但至少能夠讓x86的地位仍能穩固,特別是在英特爾的Panther Lake 與AMD Medusa Point 等新一代產品陣容的支撐下。
2025-09-10 11:12 發佈
ya19881217 wrote:
AMD 力挺 x86 生態系,直言 Arm 架構已無優勢
近年來,得益於亞馬遜等雲服務大廠紛紛自研Arm架構伺服器CPU,蘋果Mac產品向自研的Arm處理器,高通面向PC市場推出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等帶動,Arm已經在伺服器市場和PC市場佔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
今年7月,Arm首席執行官Rene Haas對外透露,Arm來自資料中心市場增長的很大一部分是由於人工智慧。從2021年開始,隨著AI熱潮的爆發,使用Arm晶片的初創公司數量也激增了12倍。目前在使用基於Arm架構的處理器的伺服器客戶數量已經增長至7萬家,自2021年以來增長了14倍。
Bernstein Research的預測顯示,2023年,全球近10%的伺服器採用了Arm伺服器CPU,其中半數由AWS部署,其雲端中已有超過200萬個自研的Graviton晶片。
另外,隨著蘋果公司的Mac產品線全面轉向自研的Arm架構的M系列處理器,高通面向PC市場推出Snapdragon X Elite 處理器以及輝達攜手聯發科推出基於Arm架構CPU的個人超級電腦 DGX Spark等廠商的驅動,Arm在PC市場的份額也在持續增長。
在今年的COMPUTEX 2025展會上,Arm就曾宣佈今年出貨到頂尖超大規模雲端服務供應商的算力,近50%是基於Arm構架。Arm也預估PC與平板市場,Arm構架將佔整體出貨量40%。
而Arm之所以能夠取得這樣的進展,主要得益於其在AI計算性能與能源效率方面的出色表現,並且相對於x86方案來說,其在綜合成本上也更有優勢。
不過,在近日的德國柏林消費電子展(IFA 2025)上,AMD計算和圖形事業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 Jack Huynh 對當地媒體ComputerBase表示,x86 正在強勢回歸,Arm 相較x86 已無任何優勢。
比如在AI性能和能源效率方面,AMD也與之前英特爾一樣,駁斥“x86不夠高效”的錯誤印象。它們認為無論搭載AMD Ryzen 或Intel Core 的處理器,筆記本產品在保障性能的前提下,都能提供更長的續航力,且能充分運用強大的x86生態系統。這將使得Arm 無法在整體使用體驗上勝過x86。
雖然搭載蘋果的M系列處理器的Mac產品,以及高通驍龍Snapdragon X系列PC都帶來的出色的能效表現,但是隨著AMD 與英特爾分別加速推動新的AI PC晶片,Arm CPU的這一優勢正在消失。
比如而英特爾的Lunar Lake 在NPU 性能高達120TOPS,能源效率也大幅升級。宏碁聲稱其Lunar Lake 筆記型電腦在 65 WHr 電池和 IPS LCD 螢幕基礎上,電池續航時間可長達29小時;華碩也聲稱其基於Lunar Lake 處理器的Expertbook筆記本可以提供長達 29 小時的 Netflix 播放時間。
AMD 最新推出Strix Point 與Strix Halo 的APU 在性能/能效比也達到了最佳水準,因而在筆記型電腦、MiniPC及掌機等產品中獲得廣泛採用。重要的是,AMD 旗艦款Ryzen 9 AI MAX+ 395,整體高達126TOPS,高於Arm 的解決方案,足以證明x86 已經相比Windows on Arm 更具優勢。
AMD明確表示,AI PC只能從一台好的PC中成長起來。Jack Huynh 解釋說,AMD 的首要目標是為“完美PC”提供硬體和軟體,他還出現在 IFA 2025 上聯想等一些合作夥伴活動。在這方面,實施AMD雄心勃勃的路線圖並保持合作夥伴可以信賴的節奏非常重要。
當然,這並不代表Arm PC時代已經結束,但至少能夠讓x86的地位仍能穩固,特別是在英特爾的Panther Lake 與AMD Medusa Point 等新一代產品陣容的支撐下。


+5 分.

我 的 論點 在於 MS 數 10 年 的 X86 程式積累.
kkcity59

家用端是如此 但雲端鮮少跑WINDOWS X86機器一樣以lINUX為主

2025-09-10 17:07
家用端不只是 PC.

家電 汽車 等控制運算, 可以用 ARM 等.
得益於主流成熟工藝已推進至 6nm,
這些邊緣控制的發熱量更低, 有利於使用年限.

很多板子上的 IC 是連散熱鰭片也無.


手機無法被 x86 系統取代, 便是個好例子.
這還只是 5~10W 規模.

更低瓦的控制器, x86 想推進, 有難度. 例如 SSD controller.
ya19881217 wrote:
近年來,得益於亞馬遜...(恕刪)
ARM PC只有蘋果有賣起來
就算AMD能設計ARM桌面系統用的CPU 蘋果也不會用
對X86 PC一點影響也沒有

有影響的是win自己的ARM PC
目前依然任由X86 PC按在地上摩擦

所以AMD繼續賣X86 CPU就夠了
就算全轉為ARM intel也會受到影響 intel目前狀況也不會比AMD更能爬出X86進入ARM
AMD 到時再說

簡單講
除非丟失台GG產能順位
不然AMD老神在在 繼續提升他X86 CPU效益就好


 
skiiks

口嫌體直

2025-09-10 21:18
vincent700523

所以持續買AMD股票就對了,還有PS6趕緊出阿 [真心不騙][^++^]

2025-09-10 23:51
至於X86筆電續航 大家都知道 都要先除半
X86通常隨著效能增加 功耗不是等比級數上升 效能到某階段會爆功耗
要有跟M1相同效能勢必爆功耗
維持在高續航電力就是快速減少

ARM是高效能依然可以低功耗 即便最高效能也不會超過設定功耗

去看看蘋果M系列 單核贏過目前市面所有桌機CPU單核
比同核心數的X86 CPU更有效能也更省電

實際帶出門 ARM整天不用插電
X86筆電4~5小時就掰了
想維持ARM續航限制功耗 低效能慢不順


 
我反倒覺得X86架構在筆電/掌機/小型主機/NAS等中功率情境,
能量使用效率被ARM架構裝置棒打,
X86本身架構的疊床架屋是其中一個因素,
但是ARM的指令總和數量也是有在增加當中,
感覺架構上的差異並不是很明顯。

因此我個人認為
主要原因應該是Windows長達40年左右,
長期系統上的指令與程式累積,
無用的背景程式與長序指令充斥著系統,
以及傳統桌上型電腦的能源管理直接使用在筆電等中功率裝置,
造成能源使用上的浪費。
這點光是在Windows掌機和Linux掌機的續航能力就差得很遠,

再者就是Apple的筆電和手機,
基本上硬體製作和軟體優化是同一廠商,
可以做到最好的配置,
且過時的指令與架構該丟就丟,
不給合作的應用程式廠商任何憐憫與拖延的時間。
因此在續航和性能過往都還能微勝Android,
直到近期Android手機晶片、與部分筆電晶片,
在硬體上奮起直追,才被前者突破,
後者也在追近中。

因此我是認為,純64位元的windows,
甚至是簡化版本的windows系統開發是必要之重,
對於某些長續航的商用筆電和掌機是必要的。
grason00

Win10官方有出經簡化的ltsc版本,看能不能出比ltsc版本消秏更少資源的版本

2025-09-12 7:40
chanp

屎山架構 vs 屎山代碼[囧]

2025-09-16 11:31
ya19881217 wrote:
華碩也聲稱其基於Lunar Lake 處理器的Expertbook筆記本可以提供長達 29 小時的 Netflix 播放時間


這段新聞稿明顯有錯,Expertbook P5 63Wh,應該99.9%怎樣也跑不出29小時串流播放 ,

本地播放續航力對使用者參考性太低,並且實際上X86跟ARM CPU還是有一段差距。

最可惜的是Lunar Lake沒下一代了,如能繼續強化CPU多核心效能就好了。

PS.WoA(高通&輝達)多年後應該也可能到10~20%市占吧,AMD PC應該會超越40%。
vincent700523

最近看到新上市的HP OminBook 5 X Plus官方續航已經有34小時了 (本地播放 FHD OLED 200 nits + 電池59Wh),蘋果M4應該跑不出這續航,但M4效能是強很多。

2025-09-11 0:03
因為那些控制器不需要複雜的指令組
所以晶片設計可以變得很簡單
更加省電
X86 做不到亦不愿意做這種要求

stephenchenwwc wrote:
家用端不只是 PC.

家電 汽車 等控制運算, 可以用 ARM 等.
得益於主流成熟工藝已推進至 6nm,
這些邊緣控制的發熱量更低, 有利於使用年限.

很多板子上的 IC 是連散熱鰭片也無.


手機無法被 x86 系統取代, 便是個好例子.
這還只是 5~10W 規模.

更低瓦的控制器, x86 想推進, 有難度. 例如 SSD controller.
uodam64402 wrote:
我反倒覺得X86架構在筆電/掌機/小型主機/NAS等中功率情境,
能量使用效率被ARM架構裝置棒打,
X86本身架構的疊床架屋是其中一個因素,
但是ARM的指令總和數量也是有在增加當中,
感覺架構上的差異並不是很明顯。

因此我個人認為
主要原因應該是Windows長達40年左右,
長期系統上的指令與程式累積,
無用的背景程式與長序指令充斥著系統,
以及傳統桌上型電腦的能源管理直接使用在筆電等中功率裝置,
造成能源使用上的浪費。
這點光是在Windows掌機和Linux掌機的續航能力就差得很遠,

再者就是Apple的筆電和手機,
基本上硬體製作和軟體優化是同一廠商,
可以做到最好的配置,
且過時的指令與架構該丟就丟,
不給合作的應用程式廠商任何憐憫與拖延的時間。
因此在續航和性能過往都還能微勝Android,
直到近期Android手機晶片、與部分筆電晶片,
在硬體上奮起直追,才被前者突破,
後者也在追近中。

因此我是認為,純64位元的windows,
甚至是簡化版本的windows系統開發是必要之重,
對於某些長續航的商用筆電和掌機是必要的。
你講的就是蘋果走的路

桌面系統
蘋果MacOS 10.15 在2019年10月7日移除32位元支援
微軟2021年w11 移除32位元支援

手機系統
iOS 2013年9月進入64位元 在2017年iOS 11移除32位元支援
安卓 2014年進入進入64位元 2019年移除32位元支援

當時手機硬體距離32位元極限尚遠
蘋果一舉進入64位元系統跌破3C界所有人的眼鏡
但蘋果不是好高騖遠或搞噱頭
真正要的是長指令集運算與減少運算次數 達到省電的效益

至於64位元系統的另一個益處能大於4GB記憶體 當時不是重點
蘋果在2019年i11才有超過32位元限制的4GB記憶體

而谷歌根本沒想到要64位元化 被蘋果刺激到才趕快把安卓64位元化
(蘋果提前數年就準備好 谷歌是匆忙中重寫64位元系統 硬擠出一個問題一堆的64位元系統)
隔年2014年發表64位元系統 到64位元軟體普及還在之後兩年
受益於64位元化 2015年起安卓手機迅速加大記憶體到4G
解決安卓長期以來32位元3GB記憶體不敷使用的窘境(註)

註:直到現在 安卓因為系統原罪 記憶體用量是iOS的2~3倍
效能使用方式錯誤(以攜帶裝置來講)
才會蘋果憑藉著小記憶體 手機依然順暢 還能倒打安卓


簡單講
蘋果兩年前推的6GB記憶體至今依然順暢
而安卓則需要12~18GB記憶體才能維持與蘋果一樣順暢
要是跟蘋果一樣6G 安卓會出問題

而蘋果能靠更少的規格取勝是另一個故事
那是一個極度優化的使用生態 硬體系統軟體都極度優化 一種最接近理想鄉的使用生態


 
skiiks

高通設計的失敗作810 820都是 以及後續給三星做的也都噴火龍 只是噴火程度不及810。高通後續噴火龍少較被提起 是有獵戶座墊底 更耗電更燙 還換不出效能。三星負優化高通拉近兩者差距那又是另一個故事

2025-09-16 12:22
skiiks

對使用者對廠商來說 軟體優化才最有效益。手機不像電腦資源豐富 在各種限制條件下 優化軟體節省硬體資源 才能有效利用 以及延長使用期限

2025-09-16 12:26
arm還是有一定市場
一些小裝置不可能採用X86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