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目前曝光的消息來看, Ryzen 8000 系列還是很值得期待,尤其再次升級的內顯,有機會能順跑一些 3A 遊戲,對於一些追求高性能的筆電來說,這顆處理器將會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基本上就是將一顆旗艦 CPU 和一個中階獨立顯示卡放在一起,其目標可能是以一顆處理器來取代一些高性能筆電中的 CPU + 獨立顯示卡的組合,不乏是個新思路。News爽
rockliang wrote:從目前曝光的消息來看...(恕刪) 覺得是不錯 據說還有40cu版本 效能對標RTX4070現在中階卡的價格一點都不中階想當年的頂級卡皇 9800GTX 首發價也才1萬多台幣現在的RTX4090 都膨脹到5萬多了
這要搶的應該是一般中度使用者族群.直接買8000系列即可.針對使用低階顯卡的族群很有吸引力.不過我猜應該還會有純CPU的型號出現.畢竟這中階GPU價格應該不便宜.這就chiplet架構的優點, 組合彈性大.畢竟針對重度使用者, 就是要買獨顯.買個CPU如果還要帶個用不到的GPU, 那價格就沒競爭力.
rockliang wrote:基本上就是將一顆旗艦 CPU 和一個中階獨立顯示卡放在一起,其目標可能是以一顆處理器來取代一些高性能筆電中的 CPU + 獨立顯示卡的組合,不乏是個新思路。 其實這種設計不見得受筆電廠的歡迎內顯走的是中低階性能, 用意是取代CPU+中低階獨顯這種文書+輕度遊戲市場當內顯來到高性能的時候, 在CPU+iGPU會有很大的核心規模而且很集中所以不像目前CPU跟獨顯分離較遠, 能夠有大一點的面積可以設計散熱這表示CPU+iGPU需要考量更快速散熱和局部乘載更大電流的走線, 筆電重心也容易失衡再者這樣的CPU會衍生出不易搭配的sku, 整體規模不小往往不會再搭獨顯, 變化有限就AMD下單TSMC來說, 她也得考慮這樣的大核心單片晶圓切割數量有限, 價格會很貴所以等於只會是一條量不大的獨立產品線老實說內顯其實該作的是規模不大但可同步輔助獨顯, 進可攻退可守, 例如780M已經很夠了而且應該設計成可和自家的RX系列顯卡協作輔助轉檔或者是在獨顯遊戲時協助分攤直播需求否則iGPU 空有一身規模又沒獨顯強, 在有獨顯的時候就是閒置耗電, 反而是浪費了
MUS wrote:其實這種設計不見得受...(恕刪) 我想AMD可能會分為兩部分策略談,筆電部分,頻率或功率可能會調降(貧血版),桌機部分,頻率或功率維持正常(滿血版),適合家中裝桌上型主機但不想另裝顯卡的消費者購買~
簡單來說,就是打算出一個讓消費者沒必要去買 50級別的顯卡也大致夠用的 CPU ,不要求高畫質 , 1080 30~60fps 夠用即可過去的內顯,還是不太能玩 3A大作,未來打算出效能可以玩的產品甚至 CPU 內建足夠容量的顯存要是真的推出, 甚至連 intel 也跟進 ,確實是好事一件 ,遊戲公司也是一個利多 ,對於遊戲的推廣有幫助
如果能有中階GPU的性能並將價格壓到20K以內應該有競爭力如果還是要到30K那跟現在的局面似乎沒有區別另一個問題是AMD的GPU驅動...能不能多招些高手來寫AMD-GPU更新驅動戰未來!! 讓他成為過去的口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