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AMD首款CPU額外增加背面金屬化,可以大幅提升散熱性能

當初Intel 還特別把半導體業界慣例拿來當作是他獨有黑科技宣傳:特別強調Thin Die + Thin STIM ,但其實12代採用了較先進的製程,晶粒變小變薄很正常,並隨之採用較厚的上蓋thick IHS,說這樣可以提高散熱傳導效率

但到了AMD也有相同作法時,就變成是完全相反的,就會有人到處傳說AMD 7000上蓋較厚不利散熱,又說AMD 7000晶粒較小,也不利散熱

其實懂熱傳學就知道,增加這一點上蓋厚度,根本沒影響,晶粒變小也沒影響(怕有人還是不懂,先特別在這裡說明:因為截面積遠大於所增加的微小厚度),底下文章有論述)

然後,每個人都當作沒看到AMD 7000在散熱上面所做的巨幅改善:首款CPU額外增加背面金屬化Backside Metallization (BSM),而能夠更有效把內部熱能導出,因此在正常使用下,即使是在全核心5~6GHz高頻下,AMD 7000在烤機下可以控制在80度 (不相信自己去搜尋ai optimized主機板的板廠的測試影片)

然後看到AMD 7000把溫度上限設在95度,就急著說積熱積熱,又或是看到收了Intel錢的人拍攝測試影片,故意沒如以上所述優化主機板的供電、頻率、溫度,搞出撞到95度溫度牆,又說是積熱積熱....

當13代瘋狂超頻,即使已經優化主機板的供電、頻率、溫度,又用上360水冷,功耗最高可達1000W,溫度飆高到100度,噪音非常嚴重時....

每個人都說廠商互相競爭對消費者是好事,但偏偏在CPU消費市場中,一堆消費者還樂此不疲的到處傳不實的謠言 ...

只能說Intel行銷確實很成功,但無奈市場不給面子:Intel 今年第二季出現30年首個季度虧損達4億美元,而同一時間AMD仍賺4億美元,是怎麼回事?以出貨量計算整個 x86 CPU 市場,第二季 AMD 市占達 31.4% 歷史新高,意思是Intel市占率仍高。AMD 計劃今年稍晚推出新 Epyc 伺服器處理器,英特爾則將 Sapphire Rapids 伺服器 CPU 延後到 2023 年推出。

簡單講,AMD利用MCM CPU成本上的優勢(同樣性能可以低40%成本),這迫使Intel為了穩住市占率,被迫賠錢賣CPU,賺眼球,然後行銷力度還不能減,不然更慘。然而,真正利潤來源的伺服器市場,AMD則是打得Intel抬不起頭,道理很簡單,對於用在工作上的人來說,他們沒辦法再用騙人的跑分小核而被騙去購買的,他們是看真實的性能與價格。

關於相關論述自己看底下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669532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6&t=6670658
2022-10-21 17:10 發佈
Liu v wrote: 其實懂熱傳學就知道,增加這一點上蓋厚度,根本沒影響晶粒變小沒影響

熱導率公式為k = (Q) *L/(Ac*ΔT),其中k 為熱傳導係數(W/m.k)、Q 為熱量(W)、L 為熱傳導距離(m)、Ac 為熱傳經過物件之截面面積(m2)、 ΔT 為冷熱端的溫度差; 怕你不會代公式 顏色幫你標註



為了無腦吹捧 連基礎常識都不顧了
ค้้้้้้้้้้้้้้้้้้้้้้้้้้้้้้้้้้้้้้้้้้้้้้้้้้้้้้้้้้้้้้้้้้้้้้้้้้้้้้้
jly
jly

這有點像是在電路中 , 如果元件的電阻不小 , 那導線的電阻 , 只要不要過長 , 導線長一些或短一些 , 都不太會影響總阻值 , 除非是元件的電阻很小 , 那導線長短對總阻值就有影響了 !

2022-10-22 13:09
pc8801

我就只說一個,理論需要實際去驗證,也不是一個簡單的axb=c就能解決的

2022-10-23 12:36
全核心 6.0 Ghz 跑 FPU 燒機測試溫度不到 80 度,請問您能提供你自己的開箱測試嗎? 不要只會這邊胡扯

測試呢? 開箱呢? 在哪?

一下說 7950X 需要關閉 CCD 來提升性能

現在又說 All Core 6.0 Ghz FPU 燒機測試溫度不到 80 度

能提供你的測試影片嗎?
pc8801

就理論無限段,實際打不出ok的.

2022-10-23 12:38
Liu v wrote:
當初Intel 還特(恕刪)


不差那一點性能 我會選 溫度低 耗電少的那顆

目前用R9-5950X

等有更進步的能耗比 再換新的
pc8801

5950x算是個成熟的產品了,新規格的說穿了就是變個花弄搞些噱頭的花式擠牙膏

2022-10-23 12:40
https://wccftech.com/amd-ryzen-7000-zen-4-cpus-run-hot-ryzen-9-7950x-up-to-95c-230w-ryzen-5-7600x-up-to-90c-at-120w-rumor/

AMD Ryzen 7000 CPUs Reportedly Run Hot, Ryzen 9 7950X Hits Up To 95C Thermal Threshold at 230W, Ryzen 5 7600X Up To 90C at 120W

In comparison to this, a picture provided by Wccftech shows the Raptor Lake based i7-13700K runs at 80C while consuming around the same amount of power (224W). Similarly, as per Wccftech’s sources, the Ryzen 7000 CPUs run at 92–94C even after being paired with a 360mm AIO Liquid cooler in AIDA64.
————————————————————————
那一点点铁片增加不了多少散热面积,要增加散热面积得做成这样:

舊文重發?一樣是被打臉的份兒。XDD
那塊不鏽鋼導熱係數就是低阿
換上石墨稀不知道會怎樣?

補充:
爬了一堆外國文章,終於讓我查到那塊是銅
hwr
hwr

最好是有腦殘廠商蓋子會用不繡鋼[XD]

2022-10-25 11:53
Nebuchadnezzar

松田桃太 把影片看完,不要只看前面就在下定論

2022-10-25 12:28
jjx874 wrote:
Ryzen 9 7950X Hits Up To 95C Thermal Threshold at 230W, Ryzen 5 7600X Up To 90C at 120W

In comparison to this, a picture provided by Wccftech shows the Raptor Lake based i7-13700K runs at 80C while consuming around the same amount of power (224W)

13700K @ 224W 拿來和 7950X 比,然後說 similar ? 13700K 的PL2 是253W ,現在只跑224W,明顯應該是調低電壓。13700K 跑80度拿來和7950X 跑到230W 比溫度,是想表達什麼?難不成是13700K比7950X 高效嗎?明顯是要誤導讀者。
pc8801

在他來說是在傳道......

2022-10-23 12:41
我就是愛拍照 wrote:
13700K @ 224W...(恕刪)


i7-13700K runs at 80C while consuming around the same amount of power (224W)
想表达什么?相同功率比温度

跑多少w看实际测试的情况

jjx874 wrote:
想表达什么?相同功率比温度

效能差那麼多,相同功率比温度有什麼意義?不然你拿8088 來比不是更好?連風扇都不用就可以跑了。

更何況溫度從來不是重點吧?一個200度 50W 和一個 50度 200W的CPU 之間 ,是200W 的才會使你的房間溫度升高,而不是200度 50W 的。
ya19881217

再舉個極端例子:USB電烙鐵才5W而已 可是溫度卻可以到400度 周遭溫度沒有提升,電暖氣吹出的風50度而已 可功率1500W 整房間都暖了。

2022-10-25 17:08
地圖上的流浪者

感謝上面兩位解說

2022-10-26 11:58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