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坦白說這樣比仍然不算公平,不管是價格上或定位上,但是既然 Intel 在 11 代桌上型中階處理器有 11400、11500及11600 三顆之譜,這裡就直接拿 11400 來比較吧!列一下目前這三顆的零售價格:
Intel Core i5-11400:5,800
Intel Core i5-11500:6,700
Intel Core i5-11600:7,700
價格都差一點點,效能也都差一點點。

65W,14nm 的 Rocket Lake。認真說 11 代的桌上型處理器,Intel 推的不勤,反而在行動版的 Tiger Lake U 跟 Tiger Lake H 打得極兇,有一半原因是為了推 EVO 平台。其實 AMD 5000H 在行動裝置的表現也很亮眼,但一直沒機會玩到 AMD Cezanne-H 筆電,這裡就不多談。

UHD 730,不知道為何 Subvendor 會是 ASUS。

3DMark 的分數是 634 分(5600G 1516分),634 分是什麼概念?Battlefild V 用 1080p 來跑,可能會跑不到 30fps。

Blender 總共花了 60 分 52 秒(5600G 55分52秒),會差那麼多,Core i5-11400 基頻只有 2.6GHz 也是原因之一。就算 Boost 之後可來到 4.4GHz,仍然不太有辦法彌補效能差異。R5-5600G 的基頻則是 3.9GHz。因為與 AMD 的處理器架構不同,就不比較 L3 快取的部份。

Cinebench R23 多核 9252 pts,單核 1374 pts。通常渲染繪圖的成績看單核意義不大,最主要是幫助判讀單核效能,但應該很少人會一邊開著其它重量級軟體佔資源、一邊算圖,仍然是以全核運轉要花多久時間把圖算完最實在。(5600G 10629pts)

Cinebench R20 多核 3578 pts,單核 524 pts。(5600G 4083分)

Corona 花了2分32秒算完。(5600G 2分07秒)

x265 轉檔 28.75 張,稍微遜色些(5600G 32.99fps)

x264 轉檔 48.08 fps(5600G 54.77fps)

PCMark 10 4448 分。(5600G 6380分)

Passmark 2915 分 (5600G 6051)

Winrar 14376 分。(5600G 20507)

7zip 53434 MIPS。(5600g 68568)

V-Ray 5 6852 vsamples(5600g 7514)

V-ray 4 10383 ksamples, GPU 55 mpaths(5600G 11331 ksamples)
紅字者勝,R5-5600G 完勝

遊戲效能的部份呢?之前測過一次 Core i7-11700K 的效能,說真的懶得再測一次了,因為 Intel 目前的內建繪圖核心離用最低畫質跑主流遊戲還是有段距離,而且載入很慢,有些還無法正常運行,要不是畫面不正常,就是無法順利進入遊戲。
一樣回到與 5600G 的比較。不論在功耗或是遊戲效能上,5600G 都是完勝的,若真要說 5600G 有啥劣勢,就是身為 APU 目前只支援 Gen 3。不過這也是 APU 的定位所致,若不需要內建顯示核心,5600X 一樣有支援 Gen 4。
所以了,若有玩家仍舉旗不定,大可以需不需要內顯來做採購考量,若不計較 20% 的運算效能,X版與G版處理器就差在這個 Gen 4,電力效益比都不必太擔心。
只是,最後也要幫 11400 平反一下。因為它仍是地表最便宜的當世代 6 核心桌上型處理器,只不過效能價格比還是略遜 5600G 一些。真要最便宜,只有它可選,但願意多花一點來上 5600G,效能絕對是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