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半導體研發大突破,邁向1奈米關鍵技術!臺大、台積電與美國MIT合力研究榮登Nature

https://www.techbang.com/posts/86716-semiconductor-research-and-development-breakthrough-towards-1

半導體研發大突破,邁向1奈米關鍵技術!臺大、台積電與美國MIT合力研究榮登Nature


台大攜手台積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共同投入的超3奈米前瞻半導體技術研發,在新穎材料分項部分,與麻省理工學院(MIT)合作研究共同發表,首度提出利用「半金屬鉍(Bi)」作為二維材料的接觸電極,大幅降低電阻並提高電流,突破了二維材料原本的缺陷,使其效能幾與矽一致,有助實現未來1奈米以下、原子級電晶體願景,本項研究成果獲得刊登於國際頂尖學術期刊《Nature》的殊榮。

產學研發成果獲國際肯定 榮登頂尖期刊Nature
臺大-台積電產學大聯盟自102年開始推動,投入半導體前瞻技術研發,計畫成效相當豐碩,其中第一期計畫(102年至106年)累計81項專利申請(70件已獲證),培育碩博士生423位已有三分之二以上畢業,就業學生服務於產學研界,107年起執行第二期計畫已邁入第三年,研發成果專利申請計有39件(1件已獲證),所培育碩博士生畢業任職相關產業逾100位。整體計畫成果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前瞻關鍵技術專利布局、新興科技人才培育的貢獻各界有目共睹。

本次由產學大聯盟計畫團隊臺大電機系暨光電所吳志毅教授、臺大光電所畢業的周昂昇博士與MIT畢業的沈品均博士共同合作研究,研發成果獲得刊登於《Nature》期刊的亮眼成績,是對產學合作研究團隊的高度肯定與鼓勵,這是場一流結合一流所產生的傑出產學合作研究成果。雖然目前相關技術還處於研究階段,但該成果能替下世代晶片提供省電、高速等絕佳條件,未來可望投入人工智慧、電動車、疾病預測等新興科技的應用中,民眾都能受惠。


科技部產學大聯盟 匯聚國內頂尖產學聚焦下世代前瞻技術研發
科技部致力推動基礎及應用科技研究,已累積深厚科研能量。協助業界有效運用學校創新研發能量,進而帶動產業之創新與競爭力,科技部自102年推動「產學大聯盟」計畫,透過業界出題、學界解題,鼓勵國內頂尖產學團隊結盟,聚焦下世代產業前瞻技術研發,讓我國優勢產業持續維持世界領先地位。

產學大聯盟吸引國內具產業代表性之業者台積電、聯發科、長春集團、廣達、中華電信、中鋼等參與,累計吸引業界投入研發經費25.89億元,研究領域涵蓋前瞻半導體、高值化鋼鐵製程、綠色化工、5G無線/寬網及先進行動通訊技術等。自102年至110年4月,累積研發成果衍生申請專利561件,共培育碩博士生3,483人次,促進畢業後投入相關領域業界1,210人,有416人直接任職合作企業。

其中,臺大-台積電團隊可說是產學大聯盟的模範生,自計畫推動起即合作投入「7-5nm半導體技術節點研究」,107年接續投入第二期「超3奈米前瞻半導體技術研究」,雙方合作邁入了第8年,科技部補助計畫研究經費達4.9億元,長期支持先進研發設備及研發人才培育等資金,不僅促進各面向半導體技術研究有長足的發展,更助臺大、台積電雙方建立優良穩固的產學合作模式與默契。


科技部持續鼓勵更多產學合作前瞻研發
台灣的產學合作研究發展在國際上已獲得良好的成績,實際研發成果及人才培育也助益產業開發出領先關鍵技術、獲得新興科技人才,是對我國產學合作發展階段性肯定。未來,科技部會持續投入資源,鼓勵更多傑出的產學合作研究發展,讓科研價值發揮最大化。
2021-05-16 3:16 發佈
三山直文 wrote:
https://www(恕刪)


加油,產學合作一定要的
看到此資訊,著實令人振奮

1奈米,這比IBM厲害.

虛心求教坐等,腦補大師、水電大師、落山峰大師...,發表高論及看法

如A社先下單量產,I社製程沒跟上,那.....
tesla123 wrote:
台大攜手台積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


那牙膏廠就....了,剛好台GG去美國設廠,到時這些研發人員

(台大攜手台積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研究)配合導入量產

因為量產時,生產跟研發能互相討論應該可以突破更多難關

PS:不過牙膏廠到時可以利用台GG的美國新廠(官商勾結的話)

美國去年跟今年不是有逼對岸把一些社群軟體商賣給美國公司
tesla123 wrote:
看到此資訊,著實令人(恕刪)


"首度提出利用「半金屬鉍(Bi)」作為二維材料的接觸電極"................整篇文章在說這個重點
跟1奈米有何關係?
台積電壓根就沒開發出1奈米.........倒是IBM真的把2奈米的矽晶剖面圖秀出來了
這是證明IBM把 GAA 架構做出來了.......台積電目前還在FinFET上.......要等2奈米出來才有GAA

倒是IBM在2奈米的接觸電極還是用金屬層.......台積電確認到1奈米時, 接觸電極要採用半金屬鉍(Bi)作為材料
這是往1奈米以後很重要的研發
jhlien wrote:
這是證明IBM把 GAA 架構做出來了.......台積電目前還在FinFET上.......要等2奈米出來才有GAA


TSMC早就有GAA相關的開發了,甚至TSMC前年還在討論GAA導入時間到底是3nm還是2nm,後來拍板認為3nm不用GAA仍可以保持競爭優勢 (詳情自己腦補)

至於IBM說自己有2nm GAA技術....除了媒體,業內大概沒人把它當一回事
1000K wrote:
TSMC早就有GAA(恕刪)


IBM.......
業界都知道Paper可以發的很漂亮
量產就.....
(之前有fab時就.............)
jhlien wrote:
"首度提出利用「半金...(恕刪)

簡單講Bi是二維材料,現在3nm以下基本上都要用二維材料才能做出來。
美國MIT??

這應該出不了美國國境吧?
可能因應前陣子IBM的那篇消息做對比.
人品是做人最好的底牌.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