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AMD早在2019年7月,第三代Ryzen處理器上市時,就首度在個人電腦中,引進最新PCIe 4.0匯流排技術。PCIe 4.0可以有效提升顯示卡與SSD傳輸頻寬,特別是SSD最有感,畢竟上一代的PCIe 3.0 SSD技術已經很成熟,廠商已徹底挖掘它的效能,PCIe 4.0匯流排的問世,確實能立即解放瓶頸,讓SSD市場不一樣了。隨著時間過去,推出PCIe 4.0 SSD的廠商越來越多,到現在已經算很成熟。

AMD要玩PCIe 4.0 SSD,最少要買B550主機板~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目前B550晶片組主機板最低價三千有找,ASUS PRIME B550M-K就是其中一張。

PCIe 4.0匯流排已經問世近兩年,技術狂熱者早在第一時間就入手,目前還沒入手的使用者,多半擔心預算而遲遲沒有行動。那隨著時間經過,搭建一台PCIe 4.0 SSD電腦的門檻,有沒有跟著降低呢?從CPU來看,最低需求是Ryzen第三代以後的型號,去年已經發售Ryzen 3 3100、3300X這些入門處理器,三千元就可購得,門檻已經大降。

而主機板部分,目前價位較經濟的有B450、A520、B550晶片組三種選擇,彼此各有所長,有點讓人難選。若你的目標跟這篇文章一樣,已經確定要玩PCIe 4.0 SSD,這裡面只有B550晶片組支援這個功能,可以毫不考慮秒選B550。B550除了PCIe 4.0 SSD優勢之外,也確定支援下一代Ryzen 5000系列處理器,升級性會比更舊一代的B450更好。

雖然B550價位是這三種晶片組中最高的,但實際到市場訪價,主機板最便宜入手價其實只有兩千多元,完全在精打細算消費者的預算中。本次測試搭配的ASUS PRIME B550M-K主機板,價位本身就是三千有找,而且還提供4條記憶體插槽,最重要的是支援Ryzen 9 3950X、5950X這些高階處理器,這些都完全沒問題。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這是A520與B550晶片組比較表,可以看到在"CPU Storage Support"這個欄位,A520是PCIe 3.0,而B550是PCIe 4.0,從官方規格就說明A520不支援PCIe 4.0。

PCIe 4.0 SSD, 全線採用TLC!!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這次一共蒐集三星980 Pro、970 Pro、970 Evo Plus,這三款有代表性的產品一起測試,涵蓋了PCIe 4.0王者、PCIe 3.0 MLC王者、以及PCIe 3.0 TLC王者齊聚一堂。

如果你很早就開始觀望PCIe 4.0 SSD,拖到現在遲遲還沒買,那有一個好消息,跟一個壞消息:好消息是產品與選擇更多了,價格也已經穩定下來。壞消息是在這些各廠產品中,清一色都採用TLC顆粒。就連業界龍頭三星在旗艦產品980 Pro當中,捨棄掉使用MLC顆粒的傳統,"墮落"成TLC顆粒。所幸這點有反應在價格上,980 Pro的實售價,其實賣得比970 Pro便宜,就是TLC顆粒成本降低的功勞。

跟成本較高的MLC顆粒相比,TLC在寫入壽命,與高負荷寫入環境下的表現較差。但是在讀取性能方面,MLC和TLC其實差不多,如果你想把PCIe 4.0 SSD買來跑分,讀取效能要跑到PCIe 4.0水準,這部分是沒問題的。

測試平台

CPU AMD Ryzen 9 3950X
MB ASUS PRIME B550M-K/CSM
RAM Crucial Ballistix DDR4-3600 8G*2
VGA NVIDIA GT 1030 2GB
SSD 1 Samsung 980 Pro 250GB NVMe (PCIe 4.0 x4)
SSD 2 Samsung 970 Evo Plus 250GB NVMe (PCIe 3.0 x4)
SSD 3 Samsung 970 Pro 512GB NVMe (PCIe 3.0 x4)
POWER Cooler Master V650 Semi-Modular
OS Windows 10 20H2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本次測試搭配高頻率的Crucial Ballistix DDR4-3600記憶體。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記得把主機板內附的銅柱配件,先鎖到主機板M.2插槽對應的SSD鎖點中,再安裝SSD後鎖上,這樣固定才穩定,才不會發生SSD歪斜甚至彎板的情形。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現在新主機板大多能同時安裝兩支M.2 SSD,有些平台會把這兩組插槽都接到晶片組上,共享晶片組頻寬,效能較差。以AMD B550平台來說,CPU本身有專門留PCIe通道給SSD,讓兩個M.2插槽可以一個接CPU,一個接晶片組,彼此不互搶頻寬,效能較高,這也是跑出百萬IOPS的關鍵之一。

用Ryzen 9 3950X徹底榨乾PCIe 4.0 SSD效能~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這次測試搭配高階的AMD Ryzen 9 3950X CPU,提供16核心的充沛效能,這也是跑出百萬IOPS的關鍵之一。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980 Pro不負眾望,在CrystalDiskMark 8順利跑出超過6,400 MB/s,也是PCIe 4.0的效能。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同樣是TLC顆粒的970 Evo Plus,無論讀寫效能都輸PCIe 4.0的980 Pro一大截。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同樣是PCIe 3.0,採用高價MLC顆粒的970 Pro,寫入效能比TLC顆粒的970 Evo Plus好很多,但讀取差不多。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PCIe 4.0的980 Pro,大幅甩開上一代PCIe 3.0的旗艦產品。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在模擬真實應用的PassMark Performance Test測試軟體中,三者差距縮小了,但還是由PCIe 4.0的980 Pro領先。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Iometer是目前少數可以榨出PCIe 4.0極限效能的測試軟體,980 Pro能跑到6,810MB/s,已經貼近PCIe 4.0頻寬上限。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這三款SSD在專業測試軟體Iometer的摧殘之下,循序讀取效能都能達到PCIe 4.0與3.0的頻寬上限。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循序寫入效能取決於顆粒種類,當資料寫入到TLC顆粒的SSD中,在SLC cache用完後,寫入效能就會降到TLC的水準,打回原形。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這三款在4K隨機讀取項目,表現都非常優秀,冠軍仍然是PCIe 4.0的980 Pro。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超過幾十萬IOPS的SSD隨機讀寫測試,對CPU其實是一大負荷,但在AMD Ryzen 9 3950X平台上,CPU使用率竟只有區區26%。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4K隨機寫入測試仍然是MLC顆粒強項,這邊由上代王者970 Pro拔得頭籌。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將980 Pro與970 Pro同時安裝到主機板上,再到Iometer中設置兩個worker,一個worker對一顆SSD,執行256K循序讀取測試,可以成功打出10GB/s水準的吞吐量。

AMD Ryzen 9 3950X 搭 PCIe 4.0 SSD,實戰百萬IOPS、每秒10GB

將980 Pro與970 Pro同時安裝到主機板上,再到Iometer中設置16個worker,8個worker對一顆SSD,執行4K隨機讀取測試,可以成功得到破百萬的IOPS。這已經是以往高階伺服器才能做到的事,在這個時候,CPU使用率也才一半出頭,Ryzen 9 3950X只用了一半功力,就完全榨乾兩顆旗艦SSD的效能。
2021-03-25 14:48 發佈
NVMe SSD 跟PCIe 速度比較有關係 , 我用Intel 4代CPU i7-4790 裝上SK Hynix PC611 SSD CrystalDiskMark 速度都能跑 Read 3千多MBs / write 2千多MBs
謝謝樓主辛苦測試分享,很想知道如果拿X570跟B550比的話,不知"預期"結果可能會有差嗎?
可以問您這塊主機板搭配3950x 燒機時(關閉及開啟pbo) cpu功耗數值分別為多少呢?
因為我也有這塊b550m-k主機板,目前cpu為3700x,但有考慮上3950x。
sisley4296 wrote:
AMD早在2019年7...(恕刪)
這個好~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