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囂張了10年有了
終於最後的單核心效能也被打趴在地上了
這些都是事實,建議INTEL應該要面對認清事實了
經過了6年的14奈米製程晶片生產工藝
INTEL應該也已經到了非常非常成熟的地步了
後面1-2個世代的製程世代,應該不可能在拖延那麼久了
如果真的有能力自行突破10奈米/7奈米/5奈米想辦法追上去
在高階的產品在還有資源的時候就應該要努力去追
如果真的機會不大,找台積電代工生產,至少拉近高階的效能表現
14奈米是現在最大的劣勢,但是也可以變成最大的優勢
都6年了,所有的設備和研發費用應該早就攤完了
入門款的文書商用市場,讓G6400這等級的處理器下修到千元等級
推出更精簡的H410晶片組,讓4層板主機板的設計復活
砍掉大部份升級擴充的線路設計那些
千元主板重出江湖,目標市場要明確就是超入門市場
最高供電能到65W就好,搭配高效能CPU就是上不去
也比筆電的45W要好了一些了,腳位維持5年不變
製程保證14奈米5年不做更改,最高6C12T的就好
14奈米的8C以上產品功耗都會拉到比較高
生產出來的晶片事先挑選過G6400是滿核4G
之候對應的產品每一年增加0.2G的時脈,體質好的留起來之後賣
後面生產出來上不去當年度的在推出價格更低的型號
2C4T/4C8T為主要市場,用價格低取得更多的市佔
同時這個產品線也不需要在投入研發費用和行銷資源
對岸要追到14奈米應該還要5年以上
這5年應該也夠讓INTEL維持電腦的市佔
用絕對的成本優勢切斷AMD進入這個市場的可能
將人力和資源整合調整確定
還有沒有能力真的做到架構設計和製程全都自己來
如果不行後面一個10年要用的平價CPU製程要準備
台積電代工大多是先進製程,要拼量和價格的後面是給三星還是自己來
如果要自己來至少要讓5奈米製程能夠成熟
在後一個10年做平價處理器的基本生產工藝
之後應該一定會更換半導體材料了,就不是現在能看的到了
新的材料應該剛開始產品價格一定會比較高
老舊製程也能成為新時代的機會

22奈米是現在最大的劣勢,但是也可以變成最大的優勢
都8年了,所有的設備和研發費用應該早就攤完了
入門款的文書商用市場,讓G6400這等級的處理器下修到百元等級
推出更精簡的H110晶片組,讓8層板主機板的設計復活
砍掉大部份升級擴充的線路設計那些
百元主板重出江湖,目標市場要明確就是超入門市場
最高供電能到15W就好,搭配高效能CPU就是上不去
也比筆電的45W要好了一些了,腳位維持5年不變
製程保證22奈米15年不做更改,最高4C8T的就好
22奈米的2C以上產品功耗都會拉到比較高
生產出來的晶片事先挑選過F3200是滿核1G
之候對應的產品每一年增加0.02G的時脈,體質好的留起來之後賣
後面生產出來上不去當年度的在推出價格更低的型號
1C2T/2C4T為主要市場,用價格低取得更多的市佔
同時這個產品線也不需要在投入研發費用和行銷資源
對岸要追到22奈米應該還要8年以上
這8年應該也夠讓INTEL維持電腦的市佔
用絕對的成本優勢切斷AMD進入這個市場的可能
三山直文 wrote:
22奈米是現在最大的劣勢,但是也可以變成最大的優勢
都8年了,所有的設備和研發費用應該早就攤完了
入門款的文書商用市場,讓G6400這等級的處理器下修到百元等級
推出更精簡的H110晶片組,讓8層板主機板的設計復活
砍掉大部份升級擴充的線路設計那些
百元主板重出江湖,目標市場要明確就是超入門市場
最高供電能到15W就好,搭配高效能CPU就是上不去
也比筆電的45W要好了一些了,腳位維持5年不變
製程保證22奈米15年不做更改,最高4C8T的就好
22奈米的2C以上產品功耗都會拉到比較高
生產出來的晶片事先挑選過F3200是滿核1G
之候對應的產品每一年增加0.02G的時脈,體質好的留起來之後賣
後面生產出來上不去當年度的在推出價格更低的型號
1C2T/2C4T為主要市場,用價格低取得更多的市佔
同時這個產品線也不需要在投入研發費用和行銷資源
對岸要追到22奈米應該還要8年以上
這8年應該也夠讓INTEL維持電腦的市佔
用絕對的成本優勢切斷AMD進入這個市場的可能
你可以自己去發文喔
這樣模仿亂改是很不尊重的行為
請你自己自重囉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