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型號變長了,數字變成五位數,所以不管是 10x00 都很容易給人高階型號的感覺~
總之為了上 RTX 3080,在 10600/700/900k 三顆猶豫了有點久,最後入手 10700K,
針對 10700K,我只有個要求,全核上 5GHz 就好了,
看到有些人不管怎麼調,就是只有 4.9GHz,
所以板子的預算有稍微寬裕一些,
另外一直看不太懂 TUF 的非 K 型號超頻,所以還是選了 msi z490。

微星的 z490 Tomahawk 最近在國外很紅,或者應該說是 Tomahawk 很紅,
因為這是微星次低階的主機板產品線,散熱跟電供的表現在超頻時有不少優土伯力讚,
個人覺得這塊比貴上 3,000 多塊的 MEG z490 Unify 實用,因為板子上有視訊輸出孔,
哪天不插顯卡了也能當文書板用。

那就買 3900XT 就好了~核心還比較多,

tomahawk BIOS跟板子上都沒有超頻飛梭。
要馬就是用BIOS首頁的CPU Boost,要馬就要進入進階模式調倍頻。

打開 CPU Boost,按下 f10 保存,可以看到系統調整的選項,但還是不清楚會調到幾 GHz。

重開機後,才知道是 4.8GHz。
或許這是微星 BIOS 認可的頻率,但不是我認可的。

進入進階模式的 OC 選單,
把倍頻調成 50,時核固定全核心~

重開機後,順利以 5GHz 開機,此時電壓是 1.356V。
進 Windows 後燒機,烤了 30 分鐘,水冷的溫度在 99~100c 之間,
沒有特別幫記憶體時序優化,跑了幾項測試的分數:

CPU-Z

x264 編碼,60格影片輸出有 1:1 水準。

7-Zip

Passmark

Cinebench R20 還是 AMD 的強項啊~

Geekbench 跑分~
之後就會一直開著 5GHz 跑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