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很喜歡用多少核多少核來比較。
但cpu真正最關鍵的硬指標永遠只有一個那就是單核效能
單核效能的能耗比/發熱等等是cpu實力最至關重要的指標
在相同功耗下,誰的單核效能比較強就是誰的cpu比較強 至於價錢那是良心的問題,不是實力的問題
這裡拿幾個比較直觀的對比
amd從3000u跳到4000u,同功耗下,amd的單核效能提高了30% 取得飛躍式的進步 成功一舉反超了原本領先20%的intel u, 然後再透過多核戰術進一步拉大優勢(多核只是策略,並不是實力)
比如amd的4500u 用6核 6核打intel的4核8線,這樣的打法已經有額外20%多核跑分優勢,再配上單核同功耗下10%的反超優勢,一舉取得了30%跑分優勢讓人錯覺以為amd已經取得intel高達30%的優勢,這是amd向來擅長的策略玩法。實際head to head /大約為10%的優勢,但也只局限在1g-4.5g的範圍,因為超過4.5g,amd cpu會撞牆 功耗爆升
amd從3000u跳到4000u 單核同功耗取得30%的效能進步,大概就是這一切的根源。其他的‘優勢’只是變法在玩,不要被糊弄了
而amd取得單核這麼大的進步的原因也很清楚: gf 12nm(intel 16nm)升級到台積電 7nm(intel 10nm),晶體管密度提高了接近3倍。這個跨度,相當於intel的1.2代
那麼接下來amd還有機會再創造這麼大跨度的飛躍嗎? 個人認為不太可能了,因為amd接下來晶體管密度提升不會再出現隔一代出現接近3倍的提高。未來隔一代晶體管密度提高50%就很不錯了,當然本人認為 amd的 7nm還有一定優化潛能進一步壓榨能耗表現 但這方面amd的實力和intel還是有一段落差
再來看intel,intel 過去多年一直停留在skylake架構 透過能耗優化不斷在壓榨14nm能耗表現,每年都換來大約6-12%的同功耗性能提升(這在筆電比較明顯,在桌面相對有限,這原理跟cpu能耗關係有關)
去年intel終於換架構和換工藝 從14nm提高到了10nm,架構也換成了sunnycove
我們可以看到換架構之後,intel取得了18%的ipc提升,但繼續延續了之前一切無法攻克的功耗問題(相比初代10nm i3-8121U也算是克服了一半啦)這樣的結果就是相比前一代cometlake,同頻功耗更高,同頻ipc更好,換算結果就是同功耗下的效能僅僅提升了3%,這比透過優化14nm提高的效能還少。
tigerlake--為什麼會是intel飛躍性的一代?
有人說除非有外星科技,黑科技?才能換來tigerlake相比icelake的大幅提升。本人認為並不是,其實只是回歸intel從14nm跳到10nm該有的性能。晶體管密度提高超過2倍換來的同功耗下性能提升。從最近各種跑分數據基本顯示出 ,在相同功耗下,tigerlake相比icelake提高幅度會高達35%
這是能媲美甚至超過amd從12nm跳到7nm的飛躍。原因:工藝提升的程度稍低於amd,但加上架構提升形成雙飛躍
之前有人說intel tigerlake 由於各種原因只能4核,根據可靠消息,intel明年會推出tigerlake-h,最高8核,打破了各種謬論。一旦推出8核 ,和amd head to head的較量, 單核優勢又會讓intel重新取得主導權。
以上,可見所有的這一切,真正的關鍵其實就是單核效能。誰握有單核效能優勢,誰就握有主導權。
amd現在可能就是高峰,未來2-3年還會餘溫蕩漾 然後逐漸回歸平凡 劇本恐怕已經寫好了


數據越來準確。
之前放出4核8線的tigerlake 打平 8核16線的4800u 顯然讓很多人不服。我也不確信,因為顯然不太可能,除非tigerlake 單核性能能領先amd 高達70%,後來證實那個是15w的4800u對28w的tigelake 3dmark 11的跑分/
但那一次的測試也包括tigerlake28w和一顆45w的4核8線10510h比較,分數超出了同為4核的45w的 intel14nm cometlake u 10%
最新放出的跑分越來越清晰 這次的跑分是3dmark time spy
以上,兩圖第一圖,tigerlake 打平了8核8線的4700u,8核8線可以看做為6核12線,核心數多50%,但由於相同功耗的限制,理論優勢應為30%,而這裡tigerlake 打平4700u,換句話說tigerlake相比amd 4000u單核優勢大約為30% 這就比較符合預期25-30%的推測
然後是和4800u,4900u的比較,4800u相比4700u又多出25%的優勢,這裡跑分也符合預期比tigerlake多25%
4900u為更高規格的8核16線 再多8%效能
然後gpu方面,可以看出xe核顯比起4700u領先幅度高達35%,比起4800u和4900u的vega 8 也有20%的領先優勢 和我另外一貼放出的intel 戰地5視頻吻合
游戏脑力 wrote:
更多最新的跑分流出數...(恕刪)
前提是單核效能及頻率沒有上限的時候,現在的問題就是以5G 為一個分界點,再高上去所要付出的能耗以及散熱太難解決,所以才有堆核的方式來提升效能,這不是誰對誰錯誰好誰不好,而是製程瓶頸就是在那,每間廠商怎麼去面對及解決問題的手法不同而已,我也不認為今天效能真的是以單核來判斷,如果你從小都是使用單手做事,那你單手做事的效率一定很好,今天換成要你雙手做事的時候,你反而不自在了,過去的30年來,CPU 一直都是以單核心開發,軟體廠商也都是使用單核去做軟體優化評估,那個年代沒人想過使用多核,所以其實不是單核效能好,而是沒人去以多核為前提下去開發優化軟體
游戏脑力 wrote:
更直觀的對比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81nXcydTXw
有人上傳更直觀的對比在youtube上面
之前說4800h可以戰地5 在1080p下可以跑60fps的是你嗎?
最好我有說過這句話
如果你找不到我說過這句話最好給個道歉來!
還有你怎不說說以前自己講那些啥麼鬼??
游戏脑力 wrote:
效能跟功耗成正比.爲什麽一堆人永遠都可以忽略功耗問題?
對於筆電,功耗的重要性甚至超過效能.
如何在有限的功耗限制下發揮最大效能才是最好的筆電.
這個i7 4c8t 4.1g加上gen11 才25w.
那顆2400g直接突破30w.怎麽比?
這顆的u比2400g那顆強了接近50%
事實上,這顆10nm i7出來后,25w tdp以内的筆電根本是無敵的存在.(可以去參考3500u,3700u 這兩顆,gpu已經被這顆gen11 吊打.你認爲gf 12nm 4g和3.7g能打的贏4.1g的英特爾10nm嗎?)
15w内,amd甚至連相關產品都不存在.
7w内,大概只有2年前高通出的那顆835版.等intel lakefield 出來也會把那顆消滅.
游戏脑力 wrote:
這次英特爾有加了一個dlboost的ai技術.
可以讓犧牲掉一些畫面的情況下讓效能提升30%.這個可以在intel内顯驅動中打開
到時候玩csgo 1080p下可以跑130fps.降低特效下可以跑apex 60幀左右.之前看有人把畫面調到720 用hd 630跑40fps.
這個gen11 64eu 打開dlboost下推算可以跑到可以跑1080p 60幀
游戏脑力 wrote:
這是基本常識
amd和amd粉最近這段越來越吹,利用一堆人見amd就捧但又沒常識來營造一種amd好棒棒的氛圍。脫離基本常識的吹。
如果amd 15w能贏intel 45w。那麼intel可以倒閉了。真有這種事,amd是找到外星科技了?
之前amd拿一個有利的跑分來比9980h
4800h比9980h,這個跑分對比肯定是在相同tdp下
結果一堆a吹就在那邊說什麼低功耗u打intel 高性能u都贏
真相極可能是4800h和9980h跑出差不多的分數 在相同tdp下,有利amd的跑分軟件下
而9980h是kabylake的。後來又出了wiskeylake,和cometlake
大家都說intel14nm ipc沒提升。
但其實,對筆電而言,每次在相同tdp下都有8-10%的提升。
比如9750h比10710h,相同tdp下,10710h 比9750h強14-15% 這個還是14nm的
而相同tpd下,1065g7比10510u 強大約6% 雖然不多。主要是初代功耗還是太高和主頻不高
這樣倒推,icelake大約比kabylake 強20% 。而amd的4000u zen2 用上台積電7nm才正式追上kabylake
還落後icelake20%
其實。不帶偏見對比。其實拿9900k和3700x對比一下就知道了,9900k就是kabylake。
9900k ipc 已經輸3700x 3-5% 。但相同頻率下9900k比較低。 差不多4.6ghz 打人家4.4ghz 打成平手 。而9900k4.6ghz和3700x 4.4ghz 功耗是差不多的
把這一整個關係搞清楚答案就很清楚了。就不會被吹文洗腦
游戏脑力 wrote:
蔥油餅大叔 wrote:
emm...我只想知(恕刪)
問題是amd不小心露餡 ,4000u比3700u 強了18%
其實是這樣啦。 前年底,3700u上市前的時候也是拿各種intel u來比,然後各種吹,秒intel 這個那個
拿出個各種“跑分” 。經過這一年下來,玩家實際到手的體驗和評測大概有了總結。
3700u就是輸 kabylake 20%左右的東西 輸 icelake 目前來看差不多40%
所以嘛。現在東西還沒正式上市,又是各種吹。出來後真實定位就是相同tdp,相同核心下輸icelake 20-25%左右
不出意外
然後4個月後 ,intel的tigerlake出來,差距又拉大回到40%以上
這些全都是你自己講過的不是??
到底誰在吹?
不都是你在吹還敢說的這麼大聲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