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上網查了一下i5-6400 i7-6700都是65W
想請問一下,這是表示從開電腦,一直到關電腦的耗電量兩顆都是維持在65W,只是i7-6700的處理效能較好。還是說,會依據使用的狀況,CPU的耗電量會改變?就像看網頁或是遊戲時,會不同,只是在效能全滿時,耗電量是65W?
再請教一個疑問,就是如果開一個遊戲,把遊戲的條件都設定成一樣,其他硬體設備也都相同,那i5-6400和i7-6700誰會比較耗電?
擷取自wiki的一段:
TDP是要求CPU的散熱系統必須能夠驅散的最小總熱量。
也就是說,這棵CPU建議散熱器的散熱能力。
對於真正的耗電量,也只是參考看看。
回到樓主的問題
I5-6400 2.7~3.3G時脈
I7-6700 3.4~4.0G時脈
顯然I7-6700有更好的性能,但高時脈...必定給予的電壓(VID)也較高。
這代表著耗電量: 高時脈+高電壓 > 低時脈+低電壓
而大部分的遊戲,都是以全速來運作,需要大量的即時運算能力。
也就是說I7-6700此時耗電量是較高的,但卻提供了更高的效能,以及流暢的遊戲畫面體驗。
主要也是看樓主的需求,如果不要求高解析,高畫質,FPS超過60。
玩的也不是3D大作。
I5-6400應該就能滿足目前線上遊戲的需求,也會比較省電。
就像一件事情要請學徒來做,或者老師傅?
學徒便宜,老師傅很貴。
如果只要求60分及格,學徒就能做好。
何必請貴吱吱的老師傅來施工,即使它能做到100分。
能滿足使用需求下,I5-6400是比較省電的。
要是...遊戲跑不順,這就不是耗不耗電的問題了。
只能硬著頭皮,買I7-6700。
gregji121 wrote:
65W是最高效能,燒機的時候才有可能到65W
待機的話應該只有10w,整台電腦都待機狀態下才約40w
至於省電,肯定I7比較省,因為跑同一個程式,i7使用率會比較低
自然耗電量少,加上用比較新的技術
65W是最高效能,燒機的時候才有可能到65W
65W指的是TDP,它的定義~~~並非如你所言
根據Intel的官方白皮書
Measuring Processor Power TDP vs. ACP
TDP (Thermal Design Power)熱設計功耗
Intel defines TDP as follows:
The upper point of the thermal profile consists of the Thermal Design Power (TDP) and the associated Tcase value.
Thermal Design Power (TDP) should be used for processor thermal solution design targets.
TDP is not the maximum power that the processor can dissipate.
TDP is measured at maximum TCASE.
...............
The processor thermal solution should be designed to accommodate thermal design power (TDP) at Tcase,max.
TDP is not the maximum power of the processor
TDP定義根本就不是CPU的最大功耗
而是根據Tcase量測出來,建議使用的散熱器解決方案
wiki上也是如此說法
TDP在wiki的解釋
待機的話應該只有10w,整台電腦都待機狀態下才約40w
以朋友的I7-6700K TDP 91W為例。
請他重新開機,上skype,開監控軟體HWmonitor。
線上閒聊幾分鐘後,再截圖過來。

放大

左至右,三個欄位分別為~
左:目前數值
中:數據紀錄期間"最低數值"
右:數據紀錄期間"最高數值"
除一般的背景程式外,另有"Skype+監控軟體"執行中。
耗電量會比"純待機"還多一些。
這種情況下能測到最低8.43W的數值
那麼純待機,會再低一些。
手上有一台Ivybridge架構的I7-3770
重開機待機30分鐘,可以測到最低僅有5.84W。

還有一台miniPC,採用的是I5-5350U,最新的14奈米工藝製程。
最低測到0.37W。

從I7-6700K再到幾年前的I7-3770,最後I5-5350U。
以上3款,沒有一台待機超過10W的。
連I7-6700K都僅有8.43W。
那更低階的I3、Pentium、Celeron耗電只會更低。
待機只有10W的說法,從哪來的?
至於整台電腦待機狀態下的功耗?.........那就接著測吧。
使用"變電家"Power Monitor,量測整台電腦運作時的耗電量。
I7-3770待機情況下,30秒影片。
32.7W~33.3W之間浮動。
I5-5350U待機,40秒影片。
4.8W~8.8W之間浮動。
最耗電的I7-3770,待機情況下整機也才33瓦左右。
同理,低階的一定會更低。
可以參考,幾年前版上有人發一篇
G1610一般工作耗電簡測&舊機殼再利用
使用最低階Celeron G1610,B75晶片組版子。
同樣用"變電家"量測,待機功耗僅有20W。
----------------------------------------------------------------
"至於省電,肯定I7比較省"
奇怪,量測結果怎麼I7比較耗電?
----------------------------------------------------------------
以上,我手上2台PC,待機都是低於40W,加上之前網友測的,也都不到40W
這............?????
只能說,你這說法太篤定了!!!
但....也不能完全說你錯。
畢竟"整機"功耗有太多其他硬體因素影響。
CPU?
超頻?
降壓?
晶片組?
主機板供電相數?
獨立顯卡(等級、多張卡?)?
電源能源轉換效率(80puls)?
使用的電源瓦數是否恰當?
記憶體多寡以及低壓版(DDR3、DDR3L)?
HD?
SSD?
..................等等,還有其他未列出的因素。
這些都會影響整機功耗。
大部分的使用者,以購買的新機來說,還是以整機待機2X~5X瓦之間的硬體居多。
(中低階的PC占市場多數)
整機待機耗電只有40瓦,這麼肯定的說法,實在有欠考量。
至於省電,肯定I7比較省,因為跑同一個程式,i7使用率會比較低
自然耗電量少,加上用比較新的技術
I5與I7,最大的差別,不就I7時脈高,快取從6MB增加為8MB,且多了HT(Hyper-Threading,超執行緒)技術。
HT算是新技術???
HT最早出現是...
2002年,130奈米的Xeon發布〔本版本核心為Prestonia〕。它支援英特爾的超線程技術,擁有512KB的L2。
應用在消費級產品則是...
同年11月發布Northwood核心的Pentium 4,3.06G這款才開始有HT技術。
(以上來自wiki)
2002年出現HT技術的CPU,到現在2016年,已有約14年的歷史。
所以14年前的就有的HT技術,就是所謂的"新技術"?
當然不可否認,這些年來HT都有在進步,但...光只是如此
要說I7比I5多了HT,這是"新技術",牽強了些吧。
再來...
"至於省電,肯定I7比較省,因為跑同一個程式,i7使用率會比較低"
I7使用率低,所以省電? ......邏輯上有很大的錯誤。
CPU的頻率基本上與效能成正比,2倍頻率的時候,效能也近乎2倍。
這表示某特定程式(影像轉檔),在2倍頻率的時候,僅需要一半的時間,就能處理完畢。
而有些程式執行時,僅需要達成特定目標即可。
譬如數據紀錄,每0.1秒紀錄一次,之類的軟體。
這類軟體運作時僅需達成目標,其他資源則閒置。
所以當CPU效能提高,就會有CPU使用率降低的狀況發生。
以遊戲來說,CPU在滿足遊戲的需求下,CPU資源就會產生部份閒置。
也就是使用率低於100%。
而CPU頻率降低,效能降低
為了滿足遊戲需求,使用率就會提高。
以這觀點來看,"i7使用率會比較低,會比較省電"
........似乎也有點道理。
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論到實際耗電...這可複雜多了。
懶得去倉庫找不知道丟去哪的原文書。
直接引用網路上找到比較簡單的公式...用比較簡單的方式來論訴。
多核心運算平台的節能設計
由於處理器功率(p)=介電常數(c)x工作電壓(V)的平方x工作頻率,也就是處理器設計功率(廢熱)跟工作頻率、工作電壓的平方值成正比。
重點在於,功耗與頻率、電壓平方,成正比。
(以下數字僅是舉例)
當頻率提高為2倍,效能跟著變2倍,CPU使用率也降低為原本的1/2(特定程式)。
此時使用率降為1/2,功耗也就降為原本的1/2(...所以省電?)
別忘了...頻率變為2倍時,功耗也會跟著變為2倍
一來一回之間,實際功耗又回到了原地,根本沒有省電。
再者,還有電壓的影響。
頻率提高,所需的操作電壓也會跟著提高。
而功耗是與電壓平方成正比。
假設頻率提高為2倍,所需的電壓提高50%
那麼此時的功耗是原本的2*(1.5)^2倍
也就是4.5倍
得到2倍效能,卻要付出4.5倍功耗的代價。
(所以玩極限超頻的時候,CPU就變身成火熱的吃電怪物了)
由此公式可以得知,頻率增加,換來的是效能提升。
但付出更多的是..." 功耗 "。
I7頻率高於I5,操作電壓也會高於I5,所以I7理論上來說是比較耗電的。
( P=c*(v^2)*f )
"至於省電,肯定I7比較省,因為跑同一個程式,i7使用率會比較低 自然耗電量少,加上用比較新的技術"
這個說法,一整個就是有問題。
再來,就是以遊戲方式來驗證。
將I7-3770模擬成I7-6700,3.4G
將時脈指定在3.4G,進行線上3D射擊遊戲,戰車世界(WOT),以RP的方式呈現。4分15秒的影片。
功耗在74.6W~90.7W之間
再將I7-3770模擬成I5-6400,2.7G
時脈指定為2.7G,關閉HT。4分1秒的影片。
功耗在66.4W~75.2W之間
"3.4G"耗電量在74.6W~90.7W之間,大部分時間約80W。
"2.7G"耗電量在66.4W~75.2W之間,大部分時間約70W。
另注意影片裡的工作管理員。
"關閉HT+降低頻率(2.7G)"之後,CPU效能下降
因此CPU使用率明顯較高。
但...整機耗電量,實際上卻反而降低。
由此可以得知,遊戲中(WOT),I7確實是比I5耗電。
以上,就理論來說,或者數據量測...
這句話~
"至於省電,肯定I7比較省,因為跑同一個程式,i7使用率會比較低 自然耗電量少"
根本就是錯的。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