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nm process 將達到現在 製程極限
Samueli在接受EETimes采访时谈到了现在的半导体工艺状态,28nm及之后的工艺虽然会继续提升芯片的性能、降低功耗,但在成本上已经不能继续受益,未来有必要考虑新的选择
目前业界对半导体工艺的研究已经到了10nm以下,Intel就准备在2017年后开始使用7nm工艺,但在Samueli看来7nm之后半导体工艺很快就会达到物理极限,5nm工艺时晶体管就只有10个原子大小,接近物理极限了
=> 不知道還須要幾年??
現在已朝3D發展。業界已經發現物理極限,早早就已經切入3D發展。
Whistle Blow wrote:
要看軟體處理的事情本質,這世上可多得是計算工作是sequential本質、無法平行化的。
若要談軟體,對軟體的瞭解請再深入一些,別用腦補的。...(恕刪)
和資料是不是有 sequential 特性無關
以 JAVA 為例,可以把程式 threads 化,讓多筆資料同時下去跑,達到多工運算(類似平行運算)的效果。
當然單一筆資料,看不出效果,但如有成千上萬筆資料要處理的,threads 化 就可以用到 CPU 所有核心,同時去處理那些上萬筆的資料。而不是傳統的程序一筆接著一筆,只能單核心運行。
像我有時候在轉圖片製做電子書,就很奇怪為何轉圖軟體要一張圖片接著一張轉,結果CPU 使用率不到 20% 的,要等超久。如果轉圖軟體的作者把程式寫成可以多執行緒運行的,讓 CPU 全部核心都下去用,那就可以節省好幾倍的時間。
*********************************************
再說,積體電路就物理碰壁了,如果不朝多核心發展,難道還有別的出路。
一條線路僅有 10 個原子大小,再小下去分子式就不穩定了。
分子的結構是固定的,如果多一個原子、少一個原子什麼的,那就變成另一個東西,而不是半導體了,物理特性完全改變。
總不可能發明什麼質子、中子、夸克、光子的線路。以目前科技來說不現實。
多核心運算是未來處理器趨勢。2D 或 3D 只是方向不同,總之就是多核心。
而軟體若不能進化到多線程平行處理,那使用再多核心的處理器,速度也是原地踏步,這種軟體就必然遭到淘汰。不符未來需求。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