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推土機發佈之後,AMD就重新玩起來了高頻。
最新發佈的Richland APU(CPU架構為打樁機)
在經過了一系列的優化之後超頻能力完勝其前輩Trinity APU,
在前幾天狂飆到了8000.48MHz8000.48MHz的高頻,而且還是在四核全開的狀態下。
如果你以為這就是A10-6800K的極限能力那你就真的錯了,它的超頻空間依然比較大。
日前創造了上一個記錄的芬蘭玩家“The Stilt”將A10-6800K超到了8203.01MHz,依然是四核心全開,此時倍頻為63x(最高),外頻達到了130.21MHz,CPU-Z中顯示的電壓為1.968V,搭配的是華碩F2A85-V Pro主機板,記憶體頻率也被同步提升到了DDR3-2083MHz。
毫無疑問,這次超頻是在液氮的幫助下完成的,CPU溫度被降低到了-180度(負載),最低溫度為-186度(待機),而此時環境溫度則是25度。
在歷史CPU超頻榜上,這一成績高居第19名,在A10-6800K這款處理器中則排行第一名。值得一提的是排行前20的處理器中除了兩款LGA775介面的賽揚之外,其餘均是推土機/打樁機架構的產品。
參考資料http://news.mydrivers.com/1/270/270427.htm
APU換了打樁機架構後一整個就是很能超...@@"
早期 Intel Pentium 200,有人超頻到 220,爽的不得了,因為差好幾千元。
有一陣子,P2 還是 P3,300 的穩超到 450,非常流行。也是因為省好幾千元。
早期 CPU 很貴,一顆 3~5萬元的也有,超頻是最終極的省錢方法。研究哪一批 CPU 序號比較好超,加電壓要加多少,散熱怎麼增強....等等的。
不像現在差一個世代,才差幾千元。所以現在超頻漸漸不流行了。因為獲得的省錢效益沒有那麼高,反而要付出的高溫和耗電代價太高。
A10 狂超,當然還是打不過 I7。但別忘了,那只是一顆 4千多元的 CPU。打不過 I7,但打過 I5 應該是 OK 的。就省了1~2千元。
不過用到液態氮的,就沒參考價值了,那種的不是常態性的用法。
空冷的,或者水冷的,超頻極限,比較有參考價值。加致冷晶片也還在可接受範圍。
主要是不能有耗材,液態氮就是一種耗材。需要耗材才能超的,那就沒有意義,因為根本沒有省到錢。
貫徹「超頻精神」始終的,最高指導原則,就是:省錢。
違反省錢這一條,也就違反「超頻精神」了,本身那個行為就變沒有意義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