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年時 Intel 的 2GHz Tukwila 達到二十億顆電晶體數量
2011年 Poulson 的處理器 由四顆升級到八顆 由 65nm 變為 32nm;電晶體數量 升到約三十億顆。
看當年
當年 8086 cpu 電晶體數量 2.9萬個電晶體 工作時脈為4.77MHz
80486 包含 387 FPU => 1百萬 MOS ??
SEE
http://www.mynikko.com/CPU/8086.html
不過 Itanium 到底用在那???
intel 花如此多錢去推
taiwan2008 wrote:
2008 年時 In...(恕刪)
個人覺得Itanium 有點被Intel自家的Xeon打死,
畢竟價錢真的差太太遠, 今年初公司才向HP加買了2顆itanium,被收的錢嘛......
只能說: 可以組5台能玩全特效Crysis的電腦.
(反正下決策和出錢的都不是我, 所以對我沒所謂)
andersonshen wrote:
HP 快被Itanium 玩死了, 當年為了cost down, 降低研發費用, 將Alpha CPU 賣給Intel, 就產生了Itanium. 但市場一直起不來, 就只剩HP 在賣
...(恕刪)
HP自家的是PA-RISC處理器,Alpha是DEC的唷!聽過PA-RISC的,可能也不多了。
處理器架構也是趕流行的,當年DEC、HP、Sun、MIPS、IBM這五大RISC陣營認為Intel跟AMD這種CISC已死,而後來VLIW架構一度盛行時,Intel跟HP就不落人後共同搞了基於VLIW的Itanium,但到現在五大RISC架構卻大都凋零了、或被侷限在特定市場,VLIW架構的Itanium處境也很尷尬,反而是x86產品線部分,Intel跟AMD大量擷取了RISC設計理念、又維持了x86軟體的相容性,繼續走下來....
持續有眾多軟體支援的,才是王。
HP 將Alpha 晶片及研發團隊全賣給Intel, 並停產PA-RISC (PA-8900 1.1GHz dual core).當初Alpha 是最快的CPU 且Alpha 可安裝Windows NT, Intel 想研發一顆純64bit CPU, 不料AMD 出了x64/x86 相容的CPU, 從此造成Itanium 孤獨的命運, 也造就AMD 的崛起
就我所知, 目前台灣最大Aplha Server 使用者是友達, Itanium 與Xeon 有80%是相同的, 連HP Itanium Superdome 用的RAM, 也是x86 server 的, 但料號及價格不同. 在效能上Xeon 已超越Itanium, 現廠商只能說Itanium 的穩定性較好(RAS), 並不談效能(也不測TPC-C), 不像IBM 的Power 7一直攻效能這點(第一代Itanium Superdome其 TPC-C效能破百萬, 將IBM Power 5打趴在地上;現在Power 7都不知是六百還多少百萬了;台x電,廣x,鴻x及一些大公司都有用Itanium Superdome)
相信有一天Intel 會停產Itanium, 要不Oracle 不會停止支援此CPU (Oracle 的執行長是HP CEO跳過去的, 過去後才宣布不支援, 有無內情自行想像)
離開HX 公司剛滿一年人留 ! Superdome 從我手上規劃出去有13 座, 包含PA-RISC & Itanium
其它小server 不計其數
P.S. Itanium 不是RISC 也不是CICS架構, 是所謂的EPIC 新架構
詳見中文規格
http://www.intel.com/cd/products/services/apac/zht/server/processors/373621.htm
andersonshen wrote:
Compaq 併DEC, HP併 Compaq, 所以最後Aplhe 落在HP手上.
...(恕刪)
嘿!難得版上有真正碰過這幾顆的行家,以間接角度看,確實也算,雖然對於HP來說,已經有嫡系的PA-RISC跟Itanium,Alpha算是陪嫁過來的現成庶出,但HP在轉手就把Alpha的智財權賣斷後,畢竟還是有持續維護Alpha產品的既有客戶權益,讓基於相關處理器的產品壽命延續到進入到21世紀。
andersonshen wrote:
P.S. Itanium 不是RISC 也不是CICS架構, 是所謂的EPIC 新架構
詳見中文規格
http://www.intel.com/cd/products/services/apac/zht/server/processors/373621.htm
...(恕刪)
雖然Intel稱Itanium為EPIC架構,但理念承襲自VLIW架構,因此智慧型編譯器的角色非常重要,就如同SMT、或稱Simultaneous Multi-threading是從學術界開始、以及在某些量產處理器上已經實際使用好一陣子的名稱,但在Intel手上實作後,卻還是要賦予它一個自家特有名稱為Hyperthreading,所以EPIC跟VLIW這兩組縮寫,常常都會被連在一起討論介紹,除了在Intel自家網站上外。
andersonshen wrote:
Compaq 併DE...(恕刪)
AMD一直不甘區居於老二 ~ 但開發端的疲弱是事實,於是當 Digital Alpha DEC 這家當時最快
RISC CPU 公司宣布財務危機時,AMD先出手買下研發中的CPU Alpha-21264 研發團隊跟整個專利
(當時稿很大 .... 沒錢還亂搞XD),然後將整個21264改變加入高效轉譯器後續更將 EV6 移植成
HyperTranspor,推出K7-Athlon奠定後續與INTEL對打的本錢,Compaq後續接下其餘Digital的部分
,所以AMD不是"突然"神功大發,而是這著棋賭對了~
SO ... Compaq到底買到甚麼或打啥算盤 ? Who know ....
有興趣著可以看看 Alpha-21264 這顆架構,就知道 AMD 就算是現行架構也都是他的延伸,那群
開發團隊根本就是外星人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