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引數個消息來源表示,美國老牌相機公司伊士曼柯達(Eastman Kodak Co.)正在準備在未來數週內申請破產保護。消息傳開後,投資人紛紛拋售手中柯達的持股,造成柯達股價大跌。
這家有一百三十一年歷史的美國老牌企業也正在奮力做最後一搏,希望可以出售旗下約一千一百項的專利組合,但也開始進行若出售不成只有申請破產保護的準備。同時,它也正與數家銀行商談十億美元的融資,希望可以在進行申請破產的程序時,讓公司保持營運。
此外,根據華爾街日報的消息來源,柯達有可能在本月或二月初提出破產保護的申請,公司也會在破產保護下持續正常營運,到時重點將會是透過法院拍賣出售部分專利。
柯達發言人則表示對謠言或臆測不予置評。另一方面,準備尋求破產保護的消息一出,柯達股價馬上大跌18%,盤後交易繼續下跌。
去年十一月,柯達便曾經表示若無法出售專利,有可能在一年內出現現金匱乏的窘境。去年第三季柯達也傳出二億二千萬多美元的虧損,而且那是過去三年來第九季的虧損,當時柯達便表示儲備現金三個月內已經下滑至10%。
而根據boston.com網站的報導,雖然分析師估計這些專利售價可能可達二十億至三十億美元,但柯達自去年七月起開始尋找買家,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有買家出現,可能原因是想競標者擔心柯達會尋求破產保護。
根據華爾街日報,柯達全盛時期時是個吸引各方工程人才的企業,也花了大筆經費在開發研究上,像數位相機便是它1975年的發明,但柯達就是無法在這項新技術上獲利。柯達之前的老員工也曾自豪地表示,以前的柯達就如同現在的蘋果或谷歌。底片事業逐漸萎縮時,柯達也試圖在化工、浴室清潔用品、醫療測試裝置等尋求第二春,但都無法產生足以支付退休員工每年數百萬美元的退休金與健保支出的現金。
海外的競爭者於1980年代起開始侵蝕柯達的底片市占率,柯達的營運也開始出現問題,之後還得應付剛剛興起的數位攝影與智慧手機等新產品。柯達則在約十年前宣布不再對底片進行投資。
來源:WSJ、boston.com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