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目前消費型數位相機的市場,應該是各家相機廠商持續進攻的目標!因為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DSLR,但幾乎每個人都買得起DC,而且低中高價位可選擇的範圍也相當的廣,相對來說門檻也較低,很輕易就可進入攝影的世界。而在影像數位化之後,日系群雄的併起,也使歐美系的相機或底片製造廠趨於保守,不過以KODAK這個來自美國的品牌最令小編印象深刻,因為他們家在銀鹽時代的黑白底片,其表現就讓我愛不釋手,想拍黑白照時都是挑TX100或TX400,算是便宜又大碗的選擇吧!但現在要提的應該是數位相機,抱歉小編心血來潮就離題了…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突然想起來KODAK可是全片幅數位單眼相機的先驅啊!在2002年時就曾推出DCS Pro 14n這款採用FF CMOS的DSLR,畫素高達1400萬,當初對應的是N家接環,而且KODAK還是成功研發第一台數位相機的廠商,但很難想像現在的KODAK對於影像事業的研發卻如此的保守與低調,,不過每季或固定的時程他們還是會出推出新款的數位相機,雖然說不是以性能著稱,但走的幾乎也都是平價樸實的風格,適合預算不高的但又想玩攝影的朋友們。而小編這篇要介紹的KODAK相機,就是定位為入門級消費型數位相機的M550,接著就讓各位直接看看開箱與規格介紹吧。


【開箱與初步規格介紹】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首先來看到外盒的部份,採用自家一貫的代表色,而整體包裝盒的尺寸也相當小,似乎也默默的為環保在盡力,以往那種大尺寸大包裝的設計似乎已漸漸消失了,許多3C商品的外包裝都可以察覺到這樣的改變。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外盒側面則標示了幾項M550的特性,分別為五倍的光學變焦、1230萬的有效畫素,採用1/2.3的CCD感光元件、2.7吋的液晶螢幕、智慧型自動拍攝模式;這類的入門機其實規格都大同小異,小編上網查過價錢,公司貨平均都在四張小朋友以下,就可以將M550帶回家了,所以想鞭的朋友請手下留情吧。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內裝所附贈的配件也十分簡單,但特別的是並未附贈軟體光碟,而是利用傳輸線連接機身與電腦後,透過網路自行下載程式,這樣不僅環保也可節省成本;而說明書好在有實體,不必下載後自己列印,否則這可就省太大啦!另外還有M550相機本體、相機手腕帶、USB傳輸線、充電盒及電壓轉接座、專用鋰電池。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在國外的官方網頁中M550一共有四款配色,分別為香檳金、霧灰、淡紫以及淺綠色,而廠商這回提供的是比較搶眼的香檳金色,M550的尺寸十分小巧,長寬高分別為9.8x 5.8x 2.2公分,比一般男性的手掌還要來的小,女性握持時應該也滿適合的;淨重也只來到125公克,攜帶時負擔也很輕。另外紅圈處特別標明的部份則是正面的收音孔,感覺很容易就被手掌稍大的男生遮蔽到,所以在錄影時須格外注意握持的位置。此外,大家有沒有留意到M550閃燈位置的造型很特別阿,很像賽亞人的眼睛,但嘴巴是豬嘴,算了我來亂的…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電源開啟時鏡頭便會自動伸出(廢話),由於並非高變焦的機種,鏡頭的口徑相對來說尺寸也較少。M550的外殼雖然是以塑膠的複合材質製成,不過卻使用了帶有金屬感的霧面烤漆,觸感完全不像是入門機,而且這種處理方式也不會下指紋,完全就是佛心來的,加上香檳金的配色也讓整體加分了不少。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目前消費型數位相機的光學變焦,由最早期的三倍提升為主流的五倍,而且幾乎都加入了基本廣角的需求,由鏡頭上的標示也可以得知M550的廣角端來到28mm,望遠端則來到140mm,不過有個令小編感到疑惑的地方,就是沒有標示最大光圈的數值,不但機上未標示,就連國外的原廠官網規格表中也未提供,真的是很誇張…以小編拍攝的EXIF看來,最大光圈值約是F/3.5,而廣角端最近的對焦距離為10公分,放大率實在是有待加強。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的字樣採用立體浮雕的方式呈現,而下方多出的那個金屬飾條,原以為是單純作為裝飾之用,沒想到它另外可以增加握持的穩定度,可利用手指前端來扣住。接著可以看到機殼上的貼紙,也代表著M550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將照片分享至Youtube、facebook、flickr、以及Kodak專用的網路相本,稍後會在跟各位介紹這方變得功能,設定完成後只要一指就可以搞定唷,對於時下喜愛分享照片的年輕人來說相當實用。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M550在小細節的處理真的有它獨到的地方,例如這機頂的線條處理也是刻意採用這種不協調的造型,提供了四顆按鍵於機頂處,且從機頂及左側均加上了鍍烙材質做裝飾,與柔美的配色與線條達到平衡點。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機頂的按鍵配置分別為電源開關、閃燈開關、拍攝模式切換鍵與快門鍵,一致性的並列造型使得簡約氣息也更為明顯,不過按壓的回饋感偏死硬,並非溫和的反饋力道。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只要是開機時,電源的燈號便會自動開啟,在暗處時亦能提醒使用者目前相機的開關機狀態,當閒置太久未操作時,光源便會開始閃爍來提醒用戶即將進入休眠狀態。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接著要介紹機背的部分,M550歸類為入門機,這樣的價位當然也僅提供基本的螢幕規格,尺寸並未迎合主流的需求,反而是以2.7吋的大小來表現,畫素也只來到23萬,不過在放大檢視影像時,其表現卻又沒有實際規格來的差,還在小編可容忍的範圍之內;不過可視角度的劣勢就無法避免了,與觀看視角達到30度左右即無法順利檢視螢幕上的畫面,在高、低角度拍攝時會比較辛苦。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M550在機背上所有的按鍵都集中在螢幕右側,與螢幕平行的那四顆按鍵雖然整合的很漂亮,不過在握持機身時總會不小心觸壓到某一功能鍵;在握把端的上方給予了小尺寸的變焦桿,中間則是五向控制鍵,但很可惜的是方向鍵在拍攝時並未合併其他設定功能有些可惜;下方的Share鍵則可用來即時上傳影片與影像。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標籤上的字實在是小到一個不行,我近視已經夠深了,不要再害我了…上頭寫著日本設計、大陸製造。另外在這右側面可以看到上方的USB傳輸孔,就僅支援資料傳輸,而且原廠也只提供這部分的傳輸線,並未見到視訊輸出(AV OUT)的設計,所以小編這次的選單部分又要慢慢翻拍了…(殘念)。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左側可以看到下方的出聲孔設計。而這張圖主要想表現的是最廣角端,與最望遠端鏡頭長度的差距,其實鏡頭最短時等效焦段是落在47mm;而在執行光學變焦時,所產生的噪音十分大,算是很機械的作動方式,且不論是Zoom In或Zoom Out所耗費的時間都需要兩秒左右,這部份的反應有點遲鈍。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M550在右側處設計了一個金屬吊飾孔,刻意選擇往內挖取空間而非向外加裝孔位,一方面可讓機身的線條更俐落,在收納時也更為便利。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機底的配色與機身相同,左邊位開啟的艙蓋為電池及記憶卡槽,不過在這裡M550配給的腳架孔為塑膠材質,各位在安裝上雲台時,需格外留意滑牙的可能,因為小編自己就曾發生過類似的慘劇。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M550同時可吃SD與SDHC的記憶卡,當然這也是時下DC的基本規格,小編手上僅有8G的創見SDHC,測試過讀寫都沒有問題。鋰電池的型號為KLIC-7006,容量來到740mAh,小編在短時間內拍攝約一百張左右的影像,耗費的電力僅來到一格,由於官方並未提供M550在CIPA標準測試下之表現,故無法給予更可靠的數據。


【選單及功能介紹】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M550的拍攝模式動靜態加起來就只有基本的四種而已,分別是智慧拍攝、影片、程式、情境,需要透過機頂的功能鍵才可以進行切換,但這裡有個設計小瑕疵,就是不論你關機前是切換到哪種拍攝模式,只要重開機就會強制跳回智慧拍攝,對新手來說好處是不易選錯模式,但對於相機較熟悉的玩家而言,實在會很不方便,因為有人天生就是不愛用全自動來拍攝,有個程式拍攝模式的話,他寧願用它來作業,但遇到這種情況肯定被搞暈。右圖為工具設定介面,對應所有的拍攝模式,在此給各位參考。

▶智慧拍攝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智慧拍攝這種模式在日系的DC機種上,早已完全的普及化了,雖然說各家都在強調自己的系統最聰明、最優化,但小編覺得都大同小異,重點還是在於拍攝者本身的構圖技巧啦。而使用M550的智慧拍攝時,按下DISP鍵才會額外跳出右圖的顯示的自拍功能,同時可選擇連拍模式,不過單次最多只支援連拍三張,應該是迫於緩衝記憶體的容量限制;另外還有單快門分別倒數10秒拍攝兩張的功能,在拍攝團體照時應該滿好用的,間隔拍個兩張成功的機率也高的些。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此模式拍攝底下並沒有過多的參數可以調整,當然影像尺寸是可以指定的,除了有1200萬的4:3影像尺寸可選擇之外,另外還有900萬畫素的16:9大小可設定。在自動對焦方面,也提供了全時自動對焦的功能,不過DC上的這種功能還是少用的好,因為不適合套用在先對焦再構圖的拍攝手法上,所以小編都會自定為單次手動對焦。


▶影片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M550就只能記錄640x480 30fps的VGA尺寸影片,而且錄影途中還無法進行光學變焦,實在有點雞肋,但同價位等級的機型也幾乎都是這樣的規格,所以想入手的朋友可能就只好把M550的影片模式當做單純的動態紀錄了。


▶程式拍攝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在程式拍攝的快捷介面底下,增加了曝光直補償及自定對焦距離的功能,一樣透過DISP鍵來進入。可惜M550不但未提供直方圖的顯示,在任何作業模式或畫面檢視底下均不會顯示光圈及快門值,雖然自動快門的範圍為1/8~1/1400,但還是很難避免手震的發生,更因為拍攝資訊不會同步顯示,更讓拍攝者防不勝防。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為了彌補M550沒有快門先決的遺憾,還特別提供了自定快門的選項,範圍從0.5秒~8秒之間。


▶各級感光度實測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高ISO低雜訊一直不是KODAK的強項,但KODAK開發感光元件的實力還是不容小覷啊,在M550身上其最低感光度為ISO64,最高感光度則來到ISO1000,一共分為六個等級,由下圖直接來看測試畫面吧!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由裁切的影像中,小編能接受的感光值只來到ISO100,因為ISO200不論在亮部及暗部區域,均以出現明顯的雜點,破壞了原有的畫質。至於ISO1000時,那種暴力雜訊真讓人懷疑是不是加了什麼特效才得到的結果,實在太過誇張了些。


▶色彩模式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程式拍攝及情境模式底下,均可調控色彩模式,共有五種色調可以調控,小編個人是偏好高彩模式囉!其他還有低彩、自然色、黑白以及深褐色可以選擇,可從下面的動態圖檢視各別的差異。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情境拍攝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情境拍攝模式當然也是入門機種的必備選項,在M550身上共計有22項情境模式供挑選,分別為人像、全景拍攝、減少模糊、運動、遠景、特寫、夜間人像、夜景、雪景、海攀、文字、煙火、花卉、靜音/博物館、自拍人像、高ISO、孩童、背光、追蹤攝影、燭光、夕陽,除了智慧拍攝與程式拍攝之外,有興趣的朋友也可針對場景的需求來套用。


▶PERFECT TOUCH技術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其實這就是快速修影影像的功能,能將畫面中反差過大的部份,進行數位方式來做修正,修正完畢後更可選擇另存新黨或覆蓋計有的舊檔案。由下圖即可看出這項功能的確有效給予了曝光不足的部分修正。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分享設定步驟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由於M550盒裝本身就未附贈光碟,所以一切的設定必須透過USB傳輸線才能開始,與電腦連結後後,作業系統便會自動跳出『執行KODAK_Software_Downloader.exe』的選項,按下後就開始偵測網路的連線狀態是否正常,卻要自動分享照片的話就立即安裝吧!接著就會進行下載並且安裝,再來連續按下一步即可完成程式的安裝,並進入設定的視窗。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完成安裝後,設定的視窗會跳出最主要的幾個網路社群及相本,分別為YouTube、facebook、flickr、以及KODAK自家的網路相本,另外還可傳送到電子郵件地址以及特定型號的數位相框,上圖可以看到小編完成設定前後,視窗內的文字差異;之後想要上傳影像或影片,只需將傳輸線連結後,再單鍵執行機背上的SHARE即可與好友分享囉。


【使用心得及優缺點評比】
M550最大的吸引力我想還是在外型,似乎交由日本設計的確有了更長足的進步,質感也比以往的KODAK機型提昇許多;價格雖然非常的平實,但與同級的入門DC相較之下,還是有很大的空間可以進步,例如說變焦的速度、高感光度的實用性、又或是按鍵的位置設計,希望後代的機型能朝這部份去改善。M550的鏡頭似乎為KODAK自行生產製造,並未依照往例使用信乃達的鏡片,所以在成像品質上還有待加強,例如紫邊出現的情形普遍、28mm廣角端的球狀變形明顯,使用時需要一些小技巧去克服;另外可以活用僅有的程式攝影模式,適當的增減曝光值還是能拍出一些賞心悅目的照片。其實以KODAK的經驗與技術,在數位時代裡應該還是擁有捲土重來、推出大作的實力,期待原廠能更用心的經營KODAK這塊招牌,不要讓一些底片時代的愛好者苦苦等待啊,最後以下提供M550的實拍圖給各位參考,請笑納。

【KODAK M550實拍原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KODAK M550 入門級DC‧上傳影像單鍵就搞定
【按下檢視原始大圖】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2010-05-14 10:09 發佈
頭香耶!

會拍的人, 取景構圖好看,
好像用 DC 或 DSLR 就不是那麼重要了!
這ISO還真驚人啊

最近好多550的型號
國民DC本來就應該發揚光大一下
就一般生活使用,這相機是夠了
只是不知它的感光元件是Kodak自己的還是用別家的?!

最近看到一款Rollei FL200
似乎也不錯,而且價格也夠低,不知樓主什麼時候會有測試文啊^^
http://tw.myblog.yahoo.com/sanjing-sobar
我記得KODAK的DC不是都已經全部外包了設計生產了...
所以進幾年的KODAK DC的確跟以往的風格不太一樣~~
吉姆林 wrote:
可惜M550不但未提供直方圖的顯示,在任何作業模式或畫面檢視底下均不會顯示光圈及快門值...(恕刪)

我用m1093的經驗,在review照片時,
選五向鍵上鍵,就可以皆換- 一般 - 無訊息 - 詳細訊息,
到詳細訊息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光圈快門和直方圖了~

不知道m550是否有保留?

ps.樓主拍的圖真不錯,小dc能拍成這樣...
LensHuey wrote:
國民DC本來就應該發...(恕刪)

Rollei的DC還沒玩過說,有機會再來借借看好了。

julien wrote:
我記得KODAK的D...(恕刪)

我也不是很清楚說,不過這次的M550的確擺脫了傳統柯達DC方方正正的造型。

303ycp wrote:
我用m1093的經...(恕刪)

我印象我試了好多次,拍攝時~上下左右鍵都沒有任何附加功能在....
✍ɪɢ|https://www.instagram.com/jml888.photography/
以入門級DC而言看起來是個好選擇,另外樓主把照片拍得很好看。
不是你可以成為甚麼,而是你想要成為甚麼 。
吉姆林 wrote:
拍攝時~上下左右鍵都沒有任何附加功能在...

我是指~review模式下(瀏覽照片),不是在拍攝的模式下喔~
如果是連review模式下都沒有,那可能就真的沒了吧~~
(我去查了一下m550的說明書,也都沒提到...有histogram...那應該是拿掉了)

現在這一代新出的相機,聽說有人臉辨識分類的功能,
就是說經過相機臉部辨識後,可設定這個臉是誰,
之後有拍到這個人時候,他就會自動辨別並分類,
不知道有沒有玩到這個功能?或是介紹一下呢?
功能依入門來說不錯
kodak本來就是大廠
但外型就...
設計部實在應該整頓一下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